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被这种重庆完全震撼 ·  8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龙梅绽放报春来 ·  昨天  
青岛日报  ·  刚刚,四川突发!成都简阳市发生2.8级地震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贸易战之下 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机遇在哪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3-27 08:43

正文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场贸易战还包括限制中国对美技术投资与并购,美国同时还计划将一项贸易争端诉诸WTO。

同一天的上午7点,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中美贸易战开始。当天,全球股市大跌。

这两天各种解读满天飞,怎么回事儿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这场贸易战中,中美双方都涉及哪些领域?见下图

一系列动作下来,大致可以描绘出:

美国要干什么?

通过贸易政策干预,以影响和减少中国国内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限制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投资、技术转让,压制中国的技术进步;通过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来抑制中国相关行业发展。

美国想要什么?

服务业出口进一步放宽,如金融服务、影像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农产品市场开放,减少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限制;主动去过剩产能。

再来看看中国的应对

中国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

其中加征关税的农产品主要为干、鲜果和猪肉及猪肉制品。

怎么有农产品?

美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2016年,中国更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而且中部农场主是特朗普当选的票仓,选择以农产品还击,基本可以说是拳拳到肉了。

而这明显提振了市场对于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在23日双方宣布各自措施后,全球股市普跌,一片飘绿中,农业、黄金板块逆势上涨。农业板块当中,又以种植、生猪养殖、禽养殖板块涨幅居前。

作为中国农业从业者,机遇在哪?

国际贸易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比较优势,一些品类的农产品能够达到庞大的进口数量,并不意味着该类农产品在国内出现供给短缺,而是仅仅因为在某些方面有优势。

举两个例子:

价格优势

美国2017年1月至11月的猪肉出口量为223万吨,价值59亿美元。美国能够有如此多的猪肉进入中国市场,依靠的是成熟的养殖技术拉低了成本,带来价格上的优势。这次磨刀霍霍向猪肉,措施一旦实施,中国猪肉市场将迎来新的机会。

进口猪肉一部分直接流向国民餐桌,一部分则进入肉类食品加工厂。加大征税力度之后,进口猪肉价格优势减弱,国内猪肉市场竞争会更加强烈。伴随着国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费能力也有所提升,民众更向往品质生活。如今25-50岁之间的这部分主力消费群体在购买选择时逐渐倾向首要考虑品质,而非价格。不论是猪肉供应商还是肉类食品加工厂,应该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找出自身特色,瞄准定位,趁此次市场格局变化之际,抢占一部分份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