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投资
搭建专业的产业链研究社群。通过汇集产业专家、行业分析师、PE/VC、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和职业投资人,一起进行深入、全面、前瞻性的产业链研究,发掘股权、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专业咨询请联系i投资(itouzi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饕餮海投资  ·  高开迎金蛇? ·  昨天  
何夕  ·  垃圾电影终于开分了 —— ... ·  2 天前  
硅谷王川  ·  “雨洗山色青,鹿隐草间静。” (作者 ... ·  3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讲清三大造富浪潮,读懂中国财富流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投资

比毒品成瘾更可怕的,是垃圾快乐成瘾

i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2-15 17:40

正文

来源:国馆文化(ID:guoguanwenhua)


昨天,在高铁上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无论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在刷抖音,一个个都是边刷边笑,还时不时拿给旁边的人,逗得对方哈哈大笑。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同学阿成,他特别喜欢刷抖音,只要一有时间就刷,上班的时候偷偷刷、下班的时候躺着刷、聚会的时候边喝酒边刷……


别人问他,怎么那么喜欢抖音,他说,生活太操蛋了,只有抖音能让人开心。


沉迷于抖音后,阿成确实是快乐了,总是能看见他咧个嘴傻笑,但他也把工作给刷没了。


因为上班时间刷抖音,被老板逮了个正着,就直接把他给裁了。


结果,阿成倒好,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卸载抖音,反而还刷得更厉害了,有好几次都是刷通宵。


女朋友劝他也不听,还骂人家要求太高,说自己只是在缓解压力罢了。


确实,抖音能给中国人快乐,笑点足够密集,几秒钟就能让人哈哈大笑,一泡尿的功夫就已经笑了好几茬了。


可是,刷抖音真得能解压快乐吗?恐怕这只是痴人做梦罢了!




越快乐的东西,越要警惕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有个高赞的答案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发现,有一样东西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难以戒除。


它们是一切娱乐产品——游戏、八卦、直播等等


这些产品背后有强大专业的团队,他们会根据大众的心理,设计出一环扣一环的产品,它能不断刺激你的神经,让你感到快乐、欲罢不能。


而这些产品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


就像阿成一样,他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很难去做一些“无聊”的事情,比如:工作、学习、锻炼。


《美丽新世界》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个未来:


为了能够安抚好公民,政府用一种叫“唆麻”的毒品,来让普通老百姓感到快乐。


如果有什么大规模的骚动,根本无需担心,只用把唆麻变成蒸汽吸剂,人们很快就变得飘飘欲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


“一克唆麻,忧郁不见!”


因为有了唆麻,所有人都懒得进步、懒得思考、懒得好好看看大自然的风景。


多么可怕,即使现在还没有什么唆麻,但抖音、快手、游戏等等娱乐方式,已经变得跟唆麻一样,你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见缝插针地吸一吸,让自己爽一爽。


爽一爽没错,可是你不知道,这样爽下去的结果是什么。


它会让你快乐的阈值变高,你没法习惯长时间的付出,来换取一些快乐,除了这些让你爽的“电子毒品”,你实在无法再对其他东西感到快乐。


这就像那些靠吸毒来逃避生活的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寻求快乐的方式

正在拉开阶层的差距


快乐是人类的追求,不过追求快乐的方式,正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原因。


社会学家芭芭拉,在底层卧底8年后,发现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肥皂剧、毒品、电子游戏。


越是处于高层次的人,越是会用一种补充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跑步、阅读、学习。


这跟著名的“奶头乐理论”很相似。


1995年,这些精英们就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就是批量生产出大量的娱乐产品,通过这些娱乐产品,让大众都能够沉迷于肤浅的快乐中,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就像是给啼哭的孩子一个奶嘴。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世界上20%的人拥有世界上80%的财富,要想让精英们继续高枕无忧,让大众们不争夺、不反抗,那么就用各种肤浅的娱乐产品,哄得他们开心就好。


当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投入少、快感足的“奶头”时,看上去你是收获了快乐,实际上却是在加剧阶层的固化,加剧你这一代的固化,加剧下一代的固化。


在BBC纪录片《56ups》,花了56年的跟拍,得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结论——精英的孩子会成为精英,底层的孩子依旧在底层。


除非底层的孩子能跟精英的孩子一样,从小都以读书、学习为快乐,而不是在不断吸允“奶头”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管是抖音还是游戏,现在市场上各种充斥着,让你爽、让你快乐的娱乐方式,正在一步步加速阶层之间的固化。


你在嘻嘻哈哈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精英们却又实现了突破,登上了人生巅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此被拉开了。


中国人的不快乐

源于你在熬生活


为什么,抖音能在中国迅速火起来?


我很赞同,作家北野的说法,因为中国人太不快乐了。


强子是我见过,最有资格不快乐,最有资格靠刷抖音度日的人了。


强子是个汽车修理工,每天在车底下钻来钻去,全身上下弄得黑乎乎、油腻腻的。


本来靠着勤劳的双手,日子过得也还不错,买了车、买了房。


原本一切都在变好的时候,强子的女儿查出了白血病,为了治好女儿,强子的家底都掏空了,还欠了不少钱。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强子身上的重担真是大,如果他沉迷于抖音中、每天紧皱眉头,是没有人会责怪他的。


但是强子却不,每天都是乐呵呵的,时常还会说一些搞笑的段子。


别人问他,怎么都这么辛苦了,还这么乐呵?强子笑着说,“快乐得自己找啊,越熬越心酸。”


《新周刊》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中国人最缺的就是快乐,在中流砥柱的80后中,感到快乐的人只有可怜兮兮的0.91%。


正如白岩松所说:


“现在,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确实,生活对谁都不仁慈,它总是想着法会刁难你。


如果,你在被刁难的时候,只是刷着抖音、捧着综艺,想在哈哈哈声中熬过这些艰难时刻,到最后你会发现,越熬越心酸。


生活不是用来熬的,生活是用来过得!


当你用"熬"来定义生活时,不好意思,你怎么可能过得快乐?


人生不易

别靠惯性活着


前段时间,外卖小哥雷海为了刷爆朋友圈,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中,他击败了北大硕士夺得冠军。


对手评价说,他就像《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只要一出手,就能震惊整个江湖。


在没有出名前,雷海为是一个外卖小哥,看上去跟平日里遇到的小哥没什么差别,都是骑个送餐车风里来、雨里去,在大城市里赚点辛苦钱。


跟其他外卖小哥不一样的地方,是雷海为喜欢古诗词,每天在等餐时、送餐路上、等红灯的时候,他都见缝插针地背诗。


下班后,其他同事都是躺着床上玩手机,只有雷海为一个人看书背诗,因为他觉得,这是无奈生活中的乐趣。


在没有成名前,有不少人觉得,雷海为就是瞎找不痛快,一个送外卖的,背那么多的古诗词有什么用?


其实,很多人都像极了雷海为身边的人,每天都是靠着惯性生活,吃差不多的饭菜、做差不多的工作、过差不多的生活,没有一点波澜不惊。


很多人的不快乐,都是因为在不断重复着昨日的生活,靠着惯性过活。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孩子之所以能有更多的快乐,完全是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样。


他们总是愿意去探索一些未知,在不断扩大舒适圈中寻找到快乐。


而大人则不一样,大人更习惯的是活在舒适圈里,能把一年过成一天。


如果一个成年人,要想跟小孩子一般,拥有更多的快乐,那么就得有敢于走出舒适圈的勇气,有不依靠惯性活着的决心。


也许,是逼着自己爬出温暖的被窝,去冷清的街道跑上10公里,但是在做得时候,运动带给你的多巴胺远比游戏、抖音保持地更久。


也许,是逼着自己卸载直播、吃鸡,去啃一本大部头,但是当你读完后,你会发现,这种清醒的幸福感,是直播、吃鸡永远给不了的。



要想快乐

先会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这是微信界最好用的说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