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车教授  ·  教授说车 | 当电车司机遇上油车司机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明起,东台人的早饭建议调整一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书:《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6-06 16:50

正文

作者: 费正清 / 邓嗣禹 编著
出版社: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原作名: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译者: 陈少卿
出版年: 2019-6
页数: 376
定价: 7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汗青堂
ISBN: 9787513922470

内容简介

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

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文献汇编与评论的完美结合

◎ 编辑推荐

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回应”理论,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本书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冲击-回应”的理论框架下,将原本零散的史料整合起来,探讨了在西方挑战的刺激 下,中国长久稳定的意识形态和知识阶层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现代读史更多的是接受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如果可以直接接触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每个人又会看到怎样不同的历史面向呢?这本史料与评论的汇编是我们的尝试。

◎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名人推荐

如何认识西方是近代中国的思想主题。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对西方的认识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历史发展过程。本书为我们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基本文献和入门初阶。

——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非常重要的作品。我们甚至无法以三言两语概括本书所呈现史料的珍贵性。作者在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时对这部作品做了精彩勾勒,他们对近代中国思想家的评论极具启发性。

——《美国历史评论》

对于那些喜爱思想史的人来说、本书是对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思想领域的文献的汇编及评论的完美结合。作者将学界的研究成果精炼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模式。

——《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年鉴》

目录

1979 年版前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问题和背景
第1章 导 论
第2章 中国思想传统的若干因素
(一)几位清代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家
(二)耶稣会的早期影响
(三)清廷对西洋人的态度
第二部分 承认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839—1860
第3章 林则徐应对英国之策
第4章 抚夷之策
第5章 自强说的滥觞
(一)恭亲王与总理衙门
(二)冯桂芬其人其书
(三)太平天国对现代化的兴趣
第三部分 对西方技术的渴望 1861—1870
第6章 曾国藩对西洋人和西洋机器的态度
第7章 李鸿章与西式武器的应用
第8章 同文馆的创设
第9章 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
第四部分 自强运动 1871—1896
第10章 权力问题:人事与制度
(一)李鸿章及其僚属
(二)皇太后的声威
第11章 派遣留学生
(一)留美幼童
(二)留欧学生
第12章 外交使团
第13章 自强运动的问题
(一)“官督商办”制度
(二)铁路之争
第14章 积极外交政策的尝试
(一)建设现代海军
(二)自强的失败
(三)联俄
第五部分 1900 年开始的改革运动
第15章 维新派
(一)传教士的影响
(二)早期维新派
第16章 康有为及“康党”
第17章 张之洞的改革计划
第18章 1898 年的失败
(一)朝廷与皇帝
(二)反变法的保守思想
第19章 义和团
第六部分 改良与革命 1901—1912
第20章 保守主义的改革运动
(一)拳乱之后的新政
(二)教育改革
(三)立宪
(四)袁世凯与新军
第21章 经济发展
第22章 梁启超与民族主义
第23章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方略
第七部分 意识形态潮流与五四运动 1912—1923
第24章 寻找新主义
(一)异彩纷呈的新思想
(二)蔡元培与教育自由
第25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第26章 胡适与中国的实用主义
第27章 孙中山调整革命的方向
第28章 梁启超对中国进步的回顾
卷后语
出版后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