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昨天  
冯唐  ·  明日小雪 | ... ·  1 周前  
洞见  ·  下班后,补充能量的6大方式 ·  1 周前  
周国平  ·  判断伴侣爱不爱你的1点,准到可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村上春树: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件事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2-29 21:11

正文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存在了许久、自己却说不出来的感受,一旦有人能把它精准地讲出来,你会一瞬间就爱上他。


村上春树就是这么吸粉的。

他总能一下子戳中你。

他总能用极其平静的文字,让你内心翻滚起波涛。


我高中时就读过村上春树。那时候,很多事情不懂,只能说还算读得下去,但比起琼瑶金庸,乐趣差太多。

而到三十五岁再读,一种迷途中偶遇实力向导的感觉油然而生。


对村上的文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初看似懂非懂,再看拍案叫绝。


比如,他说: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写出这样文字的村上,是怎样的人呢?


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于日本京都,现在已经67岁了。


时间倒回至1978年4月1日的下午。

29岁的“彼得猫”酒吧老板村上在神宫球场看棒球赛,晴朗的天空,鲜嫩的草坪,外加球棒的轻脆声……这个瞬间,他忽然生出了个念头:“来写小说看看”。于是,《且听风吟》不久后诞生。


——在此之前,他几乎没写过什么东西。


《且听风吟》在稿纸上写完,每页400字,写了200多页。然后寄往《群像》“新人奖”,连复印件都没有留。就像拿着硬币在许愿池许愿的人,也不介意硬币的去向,然而……



愿望实现了。

就像棒球一击即中。

实力和天分得到认同,村上春树开始坚持写作。


他每天经营酒吧,凌晨结束营业后回到家,在厨房的餐桌上写个不停。这样的日子,村上春树过了三年。因为勤奋,写的量并不少,但自己还是觉得:“采用如此零散的方式写作,即便能写出新颖有趣的东西,也写不出内容深刻、意味幽远的小说。既然将当小说家的机会给了我,我便想尽己所能,完成一本自己也满意的小说,一本就行。”


1981年,32岁的村上春树终于决定卖掉酒吧。那时他开店的收入其实远远高于写作收入。朋友也出主意:“店铺既然上了轨道,不如交给别人经营,你自己爱干嘛干嘛呗。”可性格别扭的他却说:“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



村上春树在日本的畅销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不日本”。对于本国精神上的刻意远离,最终变成了现实中的出走。1986年,“远方的鼓声”催促他上路,由此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国际性漫游。


说是什么远方的鼓声,其实不如说源自内心的焦虑。之前的一本《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让他精疲力尽,很长时间内只能写短篇小说。他遥望40岁,深感如果一直待在日本,很可能在稀里糊涂地应付日常生活中徒然增加了年纪。


这种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几乎贯彻了村上春树的一生,所以他的成功也可以算作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他希望自己在40岁之前,写那种40岁之后很可能写不了的小说。于是他跟夫人收拾行囊,将自家公寓出租,打包了一切,奔向了孤立无援的异国生活。



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他只管埋头大写特写。1987年4月,他跟夫人带着九百张稿纸回到日本。9月份他们回到罗马时,这本小说刚刚在日本上市。谁都没有意识到:日本文学史上罕见的纯文学畅销书由此诞生。


这就是《挪威的森林》。此书至今在全球卖出了多少本?确切的数字恐怕已经难以统计,总之是很多很多很多。


《挪威的森林》的疯狂畅销,几乎令村上感到困惑和恼怒。除了写作本身,事实上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取悦他。到了这个年纪,夫妇二人已经彻底放弃了生孩子的想法,对写作的执著令他对此一直无怨无悔。




村上说:“在我而言,写小说就是向险峻的高山挑战,是攀登悬崖峭壁,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搏斗之后,终于踏上顶峰的营生——或是战胜自己,或是败给自己,二者必居其一。我始终牢记这种意象,来从事长篇小说的写作。”“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每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使之被光芒照耀。”


村上29岁才出道,作为作家,这算比较晚的。

而从他写第一篇小说开始,已经过去了快四十年。这些年中,他自愿将自己拘禁于一张书桌旁,如僧侣一样苦修生活。除了写作本身,事实上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取悦他。他的所有选择,皆为了写作而进行:跑步、戒烟、吃健康食品、晚上9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


让我们来默想一下:凌晨4点,村上春树在一片安然静谧的薄薄黑暗中,喝着热乎乎的咖啡,写下一行行的文字。黎明将要到来,新的一天要开始,并且又会很快过去。拼命地写吧,就像是跟时间对抗,并以这种对抗的方式,而获得某种不朽。


为了做好一件事,不断挑战自我,终于做到极致,还坚持了很多很多年,影响了很多很多人,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该向村上致敬。




村上春树在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写了一位名字叫“青”的雷克萨斯销售员,并借由青的话,讲到:“我自己一直用雷克萨斯,它是优秀的车。安静,也不会出故障。试跑时试着开到了200公里一小时,方向盘丝毫都不摇晃。刹车也很紧。称得上是件好东西啊。”


一款好车与一本好书,都是一个精妙的世界,背后也都有高明的智慧和卓越的匠心。



坚持、坚守、谦恭、入魂、传承……“匠”作为一种文化与精神,已成为雷克萨斯的品牌核心理念,沉心静气、毫不妥协、追求完美的精神也为每一位雷克萨斯用户提供了妙不可言的美好体验。



连续两年,雷克萨斯携手《经济观察报》推动“领读中国”项目,围绕“思•享”、“领•读”、等创意,营造积极多元的阅读环境,为作者与书友搭建近距离沟通桥梁,并发布季度十大好书榜榜单、年度读书报告。



作为独家合作伙伴,雷克萨斯希望通过打造更广泛、更持续的阅读平台,与更多有识之士分享品质与匠心的内涵。


其实人类出产的所有好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特质:精准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这世上每个灵魂都孤独。有些人习惯了,有些到死都不习惯。

而村上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一本好书能缓解灵魂的孤独,一辆充满匠心精神的好车亦能。

读好书,开好车,让灵魂充盈丰盛,不孤独,不失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