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当我突发奇想查了下自己姓氏的甲骨文……被抽象住了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2-28 11: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甲骨文中姓氏的相关内容,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猜测并解释了多个姓氏的甲骨文字形,如孙、吴、王、郑、卫、齐、曹等,并探讨了这些字形的演变和背后的故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汉字特点

甲骨文是象形、读音和字义的结合体,展现了汉字的复杂性。

关键观点2: 姓氏字形解读

通过甲骨文介绍多个姓氏的来源和演变,如孙字是子嗣和维系的美好愿望,吴字和跑步无关,王字和斧钺有关等。

关键观点3: 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给出解释和背景,最后给出参考资料,结构清晰。


正文



本 文 约 4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钟


自诞生之初,汉字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字,它将象形、读音和字义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典型的音义结合体。这一点在甲骨文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画风写实,甚至有些字长得实在“抽象”,例如之前风靡全网的“鼎”字,令网友们大呼:“你这鼎怎么猫里猫气的?”



么你是否想过,你的姓氏用甲骨文该怎么写?欢迎来到“看图说话”环节,看看下面这些甲骨文图片,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姓氏吗?


你们这些“人”“子”怎么到处乱跑?


甲骨文中什么元素最多?和“人”有关的元素当仁不让。甲骨文中不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人”:躺着的(如“病”字)、坐着的(如“尸”字)、对坐吃饭的(如“既”字)……


姓氏中,和人有关的元素同样无处不在。先来看看这个字,第一眼看过去像哪个姓?



你就说像不像吧!奇怪,老祖宗怎么还写阿拉伯数字呢?难道在几千年前,学生们也需要上“早8”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左右两个图案的确是两个字,但当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同一个字的两个偏旁。先来看看左边这个字,上面一个大头,下面是躯干和两只手,是不是很像一个人?这就是甲骨文的“子”。而右边的字,看上去像数字“8”,但其实是两条交缠的丝线,是一个“糸”。一个“子”加一个“糸”,合起来就成了“孫”,也就是“孙”的繁体字。


难怪老孙家人这么好学,名人辈出,原来是天选“早八圣体”!



当然,以上都是玩笑话。“子”代表子嗣,而“糸”代表维系和延续,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蕴含着家族子嗣延绵的美好愿望。因此,家里新出生的小辈就被称为“孙”,意味着家族后继有人,千秋万代。


看完了“孙”,我们来看下一张图片。这个字是上下结构,有了刚刚的经验,不难认出站在下面的“子”。可是,站在它头上的又是个什么字呢?



嘶……是不是很像雪花图案?


但这并不是雪花,而是一个“木”。中间笔直的一竖是树干,上面两笔朝上的笔画是树枝,而下面两笔朝下的则是树根。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子李”。


这样的设计让人忍不住吐槽:树长在人头上真的没有问题吗?仿佛都能听到下面的“子”在抱怨:头好痒,要长脑子了。



那么,为什么要在“子”的头上种“木”呢?这是因为“李”是一个形声字,“木”是它的形旁,暗示这个字和树木有关;而“子”则是它的声旁,意味着“李”的读音和“子”相近,可以推测在先秦时期,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差不会太大。


除了以上两位,还有两个“人”也格外可爱。先来看看第一个字,此人挥舞双手,同时施展“飞毛腿”,似乎在奔走呼告,又像是在跳舞。这个字的甲骨文形态与今天的简体字已经很相近了,就是“吴”字。



那么问题来了,“吴”字和跑步又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老吴家人天生神力,健步如飞?来看看《说文解字》怎么说:


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


也就是说,“吴”字的偏旁并不是“天”和“口”,而是“夨(cè)”和“口”。“夨”就是一个人偏着头,引申为“倾斜、不正”,再加上一个代表说话的“口”字,就成了“大言”,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讲道理,大喊大叫。《诗经》中有“不吴不敖(既不喧哗也不傲慢)”“不吴不扬(既不喧哗也不张扬)”等句,用的正是这个字的本义。


不过作为姓氏,吴姓发源于地名,和“吴”字的本义关联不大。如果一个人姓吴,并不意味着蛮横不讲理,咱们老吴家人也是很有素质的!


滑板和罐子?放肆,不敬先祖!


不好意思,前面滑滑板的那位,请快停下!行驶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熟人——老王。没错,这个字正是甲骨文中的“王”字。


难道……老王家天生会滑滑板?



但其实,这不是滑板的意思,而是斧头的意思,这上面的一横,是和斧柄相连的部分。


下面的扇形,就是斧身。


所谓的“滑板”就是斧刃。


演变为金文后,人们又在最上面加了一横,目的是让这个字看上去更像斧头。


在古代,斧钺是力量和杀伐的象征,那时的人们认为,手握斧钺的人理应站在权力最高点,被人们尊为“王”。这便是这个字的由来。


不过,王氏的来源众多,既有姬姓王氏(姬姓王氏还包括许多不同的分支)、子姓王氏和妫姓王氏等从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古老氏族,也有后来部分少数民族汉化后改姓王,繁衍出新的王氏家族。


除了代表王权的斧头,还有一样东西与三代时期的统治息息相关,那就是祭祀用的礼器。在那个神权仍然举足轻重的时代,祭祀是头等大事,为了描述和记录祭祀的一应事宜,许多与之相关的甲骨文字被创造出来。在这些文字中,就有一个很常见的姓氏。


单看图像很容易认出来,就是一个罐子放在地面上。可这是个什么字呢?上半部分的罐子其实是“酉”字,酒器之一。将酒器放在地上,这是古人祭奠鬼神和先人的仪式。到后来,人们不仅将酒器放在地上,还将酒器放在案几上,因此下面的一横就多了两只小脚。



再看这张图,是不是就有些眼熟了?是的,就是“奠”字。可问题又来了:有谁姓“奠”呢?


想不出来?确实不容易想到,因为这个字还少了一个部件。在字形发展过程中,“奠”右边出现了一个“阝”,由此衍生出“鄭”,也就是“郑”的繁体字。对于这个变化过程,《说文解字》是这样记载的:


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从阜,奠声。


也就是说,“郑”是一个形声字,读音和“奠”相近,而字义是“邑”,也就是城邦。从“郑”字的小篆字形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阝”从何而来:“奠”旁边多了一个“邑”。因此,最初的“鄭”字其实是“奠邑”的合字,意思是名叫“奠”的城邦。到后来,“邑”字不断简化,就成了我们今天写的“阝”。


既然提到了城邦,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姓氏。在出土文献中,这个字的甲骨文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彼此间差异很大,但表达的意思一致。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很怪,再看一眼,这个字怎么长得乱七八糟的?这还不算完,这个字的金文写法同样奇特。


知道老祖宗是写实派,没想到这么写实,四只脚将一个方块团团围住,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著名的“秦王绕柱走”,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一句:“王负剑!王负剑!”


根据金文文字可以看出,两只脚也就是“止”(即“趾”),象征着两个人。而被围在中间的那个区域,就代表着城邦。人们将城邦团团围住,以保护城邦的安全,这就是一个“卫”字。


什么,你说看上去不像?如果带入繁体字“衛”,再看看甲骨文的第三种写法,是不是就有点像了?


无论“止”还是“人”,代表的都是士兵,可四周的折线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将它们单独拎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图案:


嘶,竟然是一个井字符,这个符号在今天有“生气”的意思。为什么古人要在“卫”字里画一个这样的符号?难道是因为站岗太无聊了,越想越气,所以生闷气让后人猜?


当然不是,其实这也是一个甲骨文字——“行”,描绘的是十字路口的样貌。老祖宗将“行”字画在“卫”字之外,同时在四个路口都画上一个“止”,意指城邦四通八达,而卫兵们就在要塞处站岗,护卫城邦居民和往来行人的安全。


所以,老卫家人可以骄傲地拍着胸脯说:“交给我们吧,我们生来就是保护大家的!”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在古代,农耕是头等大事,人们对农业的重视也表现在造字里。下面这个字就和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什么东西?布灵布灵的。


如果只是观察字形,很难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倒是很像三颗亮闪闪的星星,让人想起《诗经》中的一句诗:“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据此合理联想,难道这是个“晶”字?


思路似乎很合理,但得出的结果有些离谱。对于这个字的字形字义,《说文解字》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


这就是“齐”字的本义:谷穗长得很整齐,长势喜人。后来“齐”字的字义扩大,这才变成了“整齐”的意思。到战国时期,一些地区的战国文字在谷子底部加了两道横线,代表地面,后来就演变为繁体字“齊”底下的两横。


粮食丰收后,人们兴高采烈,纷纷拿口袋来盛装。如果将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摆在一起,下面再加一张笑开口的嘴巴,那么画风就是这样的——


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让人乐了。这是哪里来的“大眼萌妹”?不过这话可不能大声说,如果让曹操听到了,他一定会出言反驳:孤英明神武,怎么成了“萌妹”?毕竟这个字就是“曹”字的甲骨文。从古至今,它的字形变化不大,即使和简体字对比着看,两者仍然很相似。


在诞生之初,“曹”字并没有最下面的一张“口”,而只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袋子,含有“相对,对偶”的意思,后来才引申出“同类,同辈”“官吏”等字义。流传至今的曹姓中,就有一部分是古代曹官的后代,他们以官名为氏,逐渐繁衍壮大。


收好了粮食,扎好了口袋,下一步就是将它们堆放在仓库里。接下来这个字就与房屋有关。


一个“木”(咱们上文学过的)站得笔直,头上顶着一个尖顶的盖儿,很明显,这就是一个“宋”字。在今天,“宋”字的本义基本已经失落,只能根据甲骨文字形来推测,它指的应该是某种房屋,中间用高大的木梁支撑,顶端用倾斜的屋顶排水防涝。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安全感顿时拉满。毕竟,家中有“顶梁柱”,生活就有了主心骨。


干完所有活儿后,终于能坐下来吃一顿饭。两人对坐,中间放一个食器,这就是“卿”字的本义。“卿”字与“飨”字最初是同一个字,都是指两个人对坐而食,后来才脱离了本义,专门用于官名。卿姓的来源就是官名,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虞卿。


有趣的是,还有几个字的甲骨文和“卿”字很像。来看看下面两个字。



在第一个字中,人坐在食器边蠢蠢欲动,身体靠近食器,只待一声令下,就能就地开饭。而在第二个字中,这个“人”的头上却多了一个方框,代表人的嘴巴。食器放在左边,方框却朝右边开口,象征着这个人已经吃饱,所以将头转开,嘴巴朝外,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上。


这两个字是反义词,第一个是“即”,指的是人准备吃饭,引申出“靠近”的字义;第二个则是“既”,指的是人已经吃饱了,引申出“完成”的字义。



遗憾的是,由于甲骨文付诸使用的年代较早,而一些字诞生较晚,再加上大量考古文献还有待发掘,一部分姓氏的甲骨文字形仍然是谜团。根据六书等造字法推测,我们或许能猜出这些文字的大致模样。你的姓氏是什么呢?在甲骨文中,它又是什么样?



参考资料:

1、[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汉]扬雄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清]朱骏声撰.说文通训定声[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思归乐
‍‍‍‍‍‍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吴倩雨(实习)
校对 | 火炬‍‍‍‍‍‍‍




国历好物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