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因为监管这柄悬顶之剑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近两天整个创投圈被“ICO”三个大字疯狂刷屏,虎嗅网8月30日发布“山雨欲来?已有ICO平台宣布暂停服务”,31日依然还有“别让李笑来跑了”,31日钛媒体“ICO利润已超贩毒,究竟是革命还是骗局”,9月1日36氪“ICO,在监管的阴云下”,要知道这四篇文章都是放在头条的位置上,足见主流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关切程度。
不是贩毒就是骗局啥的,从标题你就可以大概感受大众是什么心态。
ICO最早有着捐赠的意味,有着idea的开发者留下自己的地址,感兴趣的人捐赠比特币以支持项目开发,而现在ICO更多的含义却是“急功近利”“人傻钱多”,背后更是笼罩着对崩盘和监管的深深恐惧。“我的项目正在ICO”,这句话不再让人激动,好像也很少人会觉得这是夸赞。
4月25日,以太坊上的预测市场项目Gnosis采用反荷兰式拍卖机制进行代币众售,10分钟出售不到总量5%的代币达成目标1250万美元;不久后JavaScript & 火狐创始人Brendan Eich打造的BAT,30秒内价值3500万美元的代币被销售一空……
于是接下来,在所有人哀叹上一个项目融资额巨大,为之翻出白眼张开嘴巴的时候,下一个项目会用事实狠狠地告诉他们:我们更大。
六月,ICO筹资金额超过5.5亿美元。高盛在分析报告中指出,这是ICO第一次超过了VC的天使和种子轮募集的资金(以下简称早期VC投资)。高盛援引CB Insights的数据指出,后者六月筹集的资金不到3亿美元。到了七月,通过ICO筹集的资金超过3亿美元,但早期VC募集的资金才刚刚超过2亿美元。(引自https://36kr.com/p/5087966.html)
不仅仅是ICO的融资金额远超VC,ICO的收益也让传统VC感到了深深地恶意。
PreAngel在2014年8月投入20万人民币,获得了200万枚NEO代币,0.1元/NEO;在2017年1月退出200万NEO代币,获得300万人民币,1.5元/NEO。在短短两年半内时间斩获15倍的收益,在VC行业算是不错的成绩。
但在8月份,NEO市值60亿美元,300元人民币/NEO,PreAngel与6亿人民币插肩而过。听说PreAngel 创始合伙人王利杰先生出了一本书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相信这本书会有很多干货。
然而遭遇了这种罕见且浮夸的牛市,也许王先生的书不会比另外一本更受人追捧,这本书上几乎都是空白,只写着斗大的三个字“ICO”。
“不要跟我讲什么庞氏、跑路,老夫玩虚拟币都是一把梭!”
“技术算个毛?老夫从来不看白皮书,两眼一闭随便选一个ICO,一把梭!”
“赚了会所嫩模,亏了下海干活!”
“不要怂,就是干!”
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的表情包上的文字,在各大微信群、QQ群,投资者们经常发送他的表情包来调侃,同群内大多数人聊天内容所反映的一样,这是投资者们心情激动的体现。
很多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上交易所?因为上线交易所就意味着卖出,就意味着可以把钱取出来继续投下一个项目。
每天铺天盖地的项目砸向投资者,质量优劣已经变得难以筛选,于是他们问:这个项目有谁站台的?找币圈KOL担任顾问,也成为项目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
几乎每一个项目方都会说自己将会是区块链项目里面最早落地的应用,几乎每一个项目方都在嘲笑其他项目在骗钱。他们甚至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供展示的测试版应用,只有一个白皮书,白皮书甚至都不严谨。他们会在电话里告诉别人:我们融得不多,也就一个亿人民币吧。
VC圈的朋友告诉笔者:近期的项目让我感觉跟不上节奏,不断质疑自己。如果它们没有区块链这个概念的话,估值三千万都不一定投,现在张口就是十亿估值起。现在就没有下亿的,我的妈呀!
一个炒币的人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体验股市一年的行情,由于全天24小时交易,很多人养成了熬夜看盘交易的习惯,在半夜两三点依然有人在微信群交流行情。
在币圈流传着一句话:“一千万才刚刚起步”,也就是说在币圈拥有一千万资产也是才刚刚起步,这简直是难以想象,近期出现了好几个十倍以上,甚至五十倍的项目,于是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其中有的人还在上大学。
于是多数投资者都变得急功近利,他们会说“三十倍也赚不到钱的!”“只要项目能赚钱,就是好的,反正我也不长线拿,开盘了就卖。“几乎是丧失理智,有投资者直接在ICO鼓吹倍数怂恿其他人参与:
日本第一个ICO:新经币 涨幅115倍
中国第一个ICO:NEO 涨幅688倍
加拿大第一个ICO:以太币 涨幅1400倍
XXX第一个ICO:XXX 涨幅未知 预计百倍!
你们看懂XXX的价值所在吗?
很多人都想着投了这个ICO项目之后,赶紧卖了然后再投下一个,于是他们开始找那些有币圈知名KOL站台的项目炒一把短线,更夸张地是有人直接在ICO前问团队创始人:你们会不会做市值管理?
笔者的朋友圈有一位比特币的OTC交易员,他前一段时间抱怨说:真是受够那些晒ICO成绩的了,成天炫耀自己赚了多少倍。
很多人都选择性地遗忘了加密资产极大的风险性,他们做好了暴涨暴富的准备,却没有做好暴跌归零的准备。于是在代币的价格下跌之后,有投资者问:虽然看到你们的Github上一直在更新,但这并没有什么用,你们的代币依然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拉盘?
当他获利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当时是如此的明智,那么请问,当你亏损的时候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反问:一把刀是好是坏。ICO作为工具是没有任何属性的,如果需要被定义则要看使用这个工具的人。
遗憾的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一切不容乐观,并不是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竞技、白酒、红酒、汽车、婚恋等等五花八门的ICO层出不穷。投资者也是看到了太多奇奇怪怪的项目要来才担心监管,因为部分项目摆明了就是来骗钱。
于是担心监管就可能真的来监管,就造成剩下的项目抓紧时间疯狂ICO,准备抢在监管条例出台前。无论是受限于最初目的不纯,还是项目商业模式的失败,抑或者面临的技术挑战太大,多数ICO项目都将是前景堪忧。
“现在的情况是,一锅老鼠屎里面有几颗粥”,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市场。
毫无疑问,尽管目前的市场有着巨大的泡沫,ICO依然还是极具颠覆性的创造,具有着巨大的价值,尽管现在被人玩坏了。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革新和突破将会是巨大的,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很难想象它是如何去服务中心化的团体或组织,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包括VC在内的一切都被颠覆了。
很难想象在有更高效的方案存在之后,创业团队还要煞费苦心地寻找VC。同时区块链应用本就是去中心化,渴望人人参与,ICO的普适性导致人人可以参与项目建设,尽管不可避免地是大众化导致了投资者要付出血的代价并得到教训。
而至于监管,政府最有效的方案只能是监管ICO平台和交易所,但是如果在以太坊上写一套智能合约呢?至于交易所,不要忘了有着众多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交易协议。
36氪昨天的另一篇文章是在讨论下一代社交是什么,然而说来说去还是中心化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降维打击成为可能。
在由中心化服务器支撑的微信出现大面积故障导致无法使用的时候,在你的隐私数据全部储存在腾讯的中心化数据库内的时候,Status告诉你,我们有Whisper和Swarm,我们可以保障你的隐私数据并确保你不会宕机。在你的微信公众号由于腾讯单方面制定的规定被封时,District0x说我们有注册表机制,代币持有人可以提出异议并开放投票,由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共同参与决策。
而这就是区块链和ICO所带来的一切。
尽管以太坊目前无法达到微信这种级别的网络规模和响应速度,但Vitalik Buterin在内的开发者正在不断推进以太坊区块链向前发展;
比特股创始人BM打造的EOS试图将区块链基础设施水平扩展到每秒数百万次的交易,并将区块链带入主流商业;
RSK旨在在比特币上实现智能合约功能,将提供全球金融行业所需要的扩展性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合约、即时支付以及更高的可扩展性,为比特币生态系统添砖加瓦。
......
在社区内依然有着极其多的贡献者默默付出,只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是为了推动区块链技术真正向前发展!
暴跌之后,依旧有人深信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革新,认可它将是未来十年最具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的领域。
而作为从业者,很多人也表达了对现状的担忧,他们也在以身作则地不断探索未来的道路,试图规范整个行业,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推动行业走向正轨。
与此同时,多数普通投资者在几轮暴跌之后也逐渐认识到巨大的风险,市场将随着时间逐渐冷静下来迈向成熟。
这一切需要的都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