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初试的时候,我的成绩是第四名,排在前面的是一个男生。
复试有两轮,上午笔试,下午面试,按初试成绩先后进办公室跟老师们交流。
前面的男生进去前胸有成竹,也跟我们有说有笑,但出来的时候却换了模样,沉默寡言,一蹶不振。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只说:“完了”。
我也顾不上多说什么,下一个就是我。
晚上几个人约好去中大小北门吃饭,那个男生终于说了经过。
原来在面试时,刚开始聊的挺开心的,就比较放松。老师问:“你的研究生阶段规划是什么呢?”他很直接地回答:“啊,研一的时候好好学习,研二的时候去找实习。”
这话可把老师激怒了,马上被怼回去,大意是:那不如直接去找工作,心不在焉还怎么搞学术?
虽然之后他努力解释,但都无济于事。
最终的结果,他面试成绩最后一名,失去了资格。
之后的工作阶段,接触到一个词,叫做「关键时刻」。
大意是,在我们工作生活的大多数时候,错误的代价仅仅是丢个面子或损失点小财;但有一些场合却容不得半点散失,否则就会让人生发生转折。
这话看起来很大道理,但随着经历不断地丰富,发现它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
比如有个朋友在一家策划公司,本来事业一帆风顺,但某天突然跟我说他想跳槽。我当时纳闷,觉得他不应该放弃现在这么好的发展前景。
他说他也不想,只是某天在给领导准备一份材料时,因为真的太累了,就草草了事。结果没想到,这份材料关系到他领导的职业升迁,结果领导被更大的 BOSS 骂了一顿,而他,便被「打入冷宫」。
所以,判断关键时刻,是保命或者鲤鱼跳龙门的第一要义。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他人的观察,个人认为判断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是「重要性」。这个不言而喻,具体来说就是,判断做不好的代价。
比如上文中两个例子,前者失败是考研努力前功尽弃,后者失败是职业发展受阻。
第二是「一劳永逸性」。这个比较有意思,其实它反映的是这件事做好的效果。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花精力,都是从一次性的角度上来思考,结果很容易就有「不值得做」的困扰。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可能会不一样。
比如写一份材料,如果我们判断接下来两年或三年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工作要做,那么这一次是否就会更认真地去思考逻辑,准备素材,这些内容来年可以换身衣服又是一次出街,想想都觉得值。
插句题外话,这个逻辑就是传统的「胡萝卜」(对应一劳永逸性)加「大棒」(对应重要性),直白点,就是激励和约束。
3 月末的时候,我在「一块听听」上做了一个分享,准备阶段,便先从这两个角度上,判定它是自己的「关键时刻」。
从重要性的角度上看,如果没分享好:
那么可能会让一直关注的朋友产生「这不就是骗钱吗」的感受。结果自然好感全无,怒而取关。
从一劳永逸上看,如果做好了这次分享:
粉丝层面。一方面它可以强化既有粉丝的粘性,毕竟谁都更愿意关注一个强大的人;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更多不熟悉曹将的人路转粉。
自我层面。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重新梳理,毕竟公众号很久没写 PPT 相关的文章了,是时候证明曹将在这个领域还是有发言权的。再说一句题外话,虽然我很少写,但平时做的真的不少,不过大多数不方便发布。
所以有了认知层面的认同,接下来就是对时间的重新安排。那段时间公众号的写作适当延缓,周末的休息也放弃,重新梳理逻辑架构,每一页幻灯片按照海报级别来制作,在正式分享前把文稿读到接近背诵的程度,在测试平台上全程试讲一遍。
最后的结果,很高兴,有 8000 多的朋友参加,增加了 2000 多个关注,自己也比较满意,除了因为太熟,结果语速过快,下次注意。
↑ 大家的反馈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下次在完成任务前,先按照「重要性」和「一劳永逸性」,判断一下它是否属于自己的「关键时刻」。
我是尾巴
可能是最近太累了,脱发比较严重,看来要好好调理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