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牙签弩”在被媒体曝光后,各地执法部门纷纷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查缴行动。尽管目前市面上已难觅“牙签弩”的踪迹,但这类“危险玩具”难道就会从此消失吗?这些存有安全隐患的玩具,究竟是如何从生产、销售等一路绿灯,到孩子手中呢?我们的家长、政府职能部门,又应如何严格把关孩子手里的玩具?
今年儿童节刚过,一种名为“牙签弩”的“玩具”就在中小学生中流行开来。这种所谓的微型“玩具”,价格便宜但杀伤力巨大,经记者试验,其发射出来的牙签,能轻易穿透铝制饮料罐,威力可见一斑。假如小朋友拿它不小心射到眼睛等部位,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牙签弩”经媒体曝光后,广东中山、梅州等多地工商部门迅速反应,突击清查校园周边文具、玩具门店,防止“牙签弩”扩散。
尽管查缴及时,“牙签弩”暂未造成学生受伤事件发生,但事件也让许多人反思,为什么这种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危险玩具”,会如此顺利地流入到小朋友的手中?
“按照新的国家标准,玩具不仅是指设计给儿童玩耍的成品玩具,也包括并非设计给儿童玩。但具有玩耍功能的材料,换言之 ,只要小孩能拿在手里可供玩耍的物品,基本上都可视为是玩具。”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宗,14岁以下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或致残的事件发生。其中,因儿童玩具及用品等导致的意外伤害的约占5%。一款安全的玩具,除了要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做成,具有边缘光滑,耐摔打、耐重击、耐咀嚼等特性,还要不会因正常使用或可预见的滥用,导致幼儿窒息、割伤、吞食或重金属中毒等。
除了玩具生产厂商要严把质量关之外,有专家更提醒,家长应从小引导孩子如何安全使用玩具,并且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孩子的危险玩闹行为。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有家长认为这就是孩子调皮,如果孩子受委屈、惊吓或者愤怒等负性情绪时,孩子会用行为来表达。因此 ,家长一定要及时觉察孩子背后的心理原因。”
还有学者认为,“牙签弩”事件为政府在儿童玩具监管方面敲响了警钟,有关部门应依法依规追究生产、销售此类“危险玩具”主体的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作警示。
“像质检部门,流通领域的工商部门都有很多的信息来源,在发现问题苗头时,我们能不能主动出击。”
本微信为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唯一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欢迎各位通过微信报料,报料时请务必留下您的联系电话!
长按二维码关注,马上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