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项目来说
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是:
运气
、
前期基础
和
本子质量
。
从这两年粉丝反馈来看,
运气成分占比越来越大
,体现在
前期基础(相同领域)
上就是:
2篇1
0分以上文章
的基础依然
不能获得资助
(
有坑要填
),而前期基础并不是特别好的依然能获得资助。
除了单纯的运气成分外,
本子好坏的确是青年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关键原因
,毕竟青年项目的人为因素还是少很多,所以大家
不要一味迷信“打招呼”和“大文章”,有很多时候
本子好好用心打磨
就够了(青年项目)
。
下面我们说青年项目最重要的部分:
这个部分是最重要,但也是很多同学忽视的地方。
随着项目申请越来越卷,大家需要站在
更长远的时间线
看“选题”,而不仅是一个青年项目,我们在“
前期基础篇——我有8篇SCI文章,为什么申请青年都没中?
”中提到一个概念:
科研标签。
所以在选题时,
要慎重考虑的是:
选题的方向是否具有持续性?
也就是说,如果项目获得资助,且
3年结题
后再报
面上项目
的时候,
这个选题是否还能继续做
?因为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不同,很
看重前期的基础积累
,而且很看重在某个领域的
深耕细作
。
所以,
青年项目
选题的时候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
创新性及本子背后体现的科学素养是重点
;但如果都到
面上项目
了,就尽量不要在选题上纠结了,
代表作就是你的科研标签
,延续性的申请就行了。
(当然如果你说,我不考虑那么多,有个青年项目就可以躺平了,那当我白说。)
我们再回过来看题目中的问题:
什么样的热点比较适合青年项目申请?
综合下来至少有这么两点:
1
)
3年后还可以继续做
,也就是说
你的确看好这个领域或者对这个方向感兴趣
,而不是单纯追热点的心态,因为热点每年都在变;
2)你选题做的热点
不是大家都挤破头在关注的
,原因见:“
科研内卷形势下,意识到这个重要性将大大提升中标概率!
”。
标准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最后给大家一些
具体建议
:
1.选好研究的
临床问题
(
这里又有坑
);
2.把近两年
好的期刊
(为了打开思路,多看看国外的研究)上
发的文章做梳理
;
3.先把公众号上
宣传最猛的热点
相关的文章
排除掉
;
4.看看你发过的文章能与哪项研究
比较相关
,并思考如果就这个方向做
5年深入
研究
的话,能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做进一步的筛选
。
END
基金申请与课题思路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