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要点(赶时间?只看要点就够了!):
1、虽然鱼腥草含有抗菌消炎成分“鱼腥草素”,但不代表它有抗菌消炎功能。
2、在实践中,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即使如今恢复了小剂量注射液的生产和使用,大家也需要谨慎看待。毕竟,天然提取物中的那些“尚不明确”的成分,很可能会带来“尚不明确”的风险。
3、鱼腥草中含有可能致癌伤肾的成分马兜铃内酰胺,目前并没有马兜铃内酰胺的“安全摄入量”数据。指望鱼腥草去治病,从风险与收益的权衡来说,实在是不值得。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鱼腥草是一种很别致的植物。在西南地区,它是一种喜闻乐见的野菜,以致于农民开始“家养”,比常规蔬菜好卖得多。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它的怪味是难以接受的。不过,鱼腥草之所以超越其他的野菜而走红,是因为它的“药效”。非典期间,不知道哪位专家说鱼腥草煮水喝能抗非典,它立时身价倍增。平常喂猪都不吃的老茎老叶,到了市场上都能迅速被买走。而在国家卫生部门提供的“防非典特效药物”里,真的有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的各种吃法,也随着变成了“防非典菜肴”。
(图片来自于网络)
鱼腥草,真的有那些神效吗?
虽然鱼腥草含有一些抗菌消炎成分,但不代表它有抗菌消炎功能
鱼腥草中有种物质叫做“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在药理实验中,它展示了抗菌消炎的功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细菌是生活中常见的致病细菌,人体感染之后会导致发烧、咳嗽等症状。
不过,一种食物“含有XX成分”,跟这种食物“有XX功能”并非一回事。一方面,功效成分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足够的功效,我们也很难知道吃多少鱼腥草才有这些功效;另一方面,鱼腥草素并不稳定,容易氧化分解。
简而言之,鱼腥草含有一些抗菌消炎的成分,如果只是当做野菜吃一吃,那么这种功效也就“聊胜于无”。但如果真的病了,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找到了许多功效明确的处理方案,依靠鱼腥草来解决问题,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多,大家需要谨慎对待
把中药做成注射液,是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独创。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准则,这种成分复杂的东西,安全性难以确认,是无法通过审批用于注射的。不过因为鱼腥草是古已有之“食药同源”的东西,人们也就对它网开一面。
在实践中,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1988年到2003年之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现了272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其中严重的有52例,包括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和窒息死亡等等。考虑到鱼腥草注射液的实际使用量,这个病例数已经不容忽视。不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只是发出通报,提醒用药单位“在使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严格使用范围”。
之后到2006年初,又收到222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在病例统计中,被报告的案例总是只占实际案例的一小部分,实际的病例数远比报告的要多。不管是52例还是222例,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状况了。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国家药监局终于决定从2006年6月1日宣布“暂停使用和审批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7个注射剂”。
几年之后,据说医药专家们“搞清楚”了那些不良反应的原因,是注射量过大和注射液中的溶剂所致,于是恢复了小剂量注射液的生产和使用。
不过,医药专家们的信心是否能够保障安全,大家也还是需要谨慎看待。毕竟,天然提取物中的那些“尚不明确”的成分,是不是会带来“尚不明确”的风险,依靠“信则灵”是无法保证的。
鱼腥草中含有可能致癌伤肾的成分,目前没有安全摄入量数据
网上有不少“鱼腥草伤肾致癌”的科普文章,然后有关机构把它作为“流传甚广、经专家确认”的谣言,认定它“逻辑推演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不过,“有失慎重”并没有否定鱼腥草中存在致癌伤肾的成分。这种成分叫做马兜铃内酰胺,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马兜铃酸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天然毒物,可以导致肾衰竭以及癌症。有研究显示,马兜铃内酰胺在人体内的作用类似马兜铃酸,毒性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目前,科学界并没有马兜铃酸或者马兜铃内酰胺的“安全摄入量”数据。也就是说,科学数据只是告诉我们:鱼腥草含有伤肾成分,吃得多危害就大,吃得少危害就小——至于“吃多少就是安全的”,科学家们也不知道。
总结一下,鱼腥草含有能够抗菌消炎的鱼腥草素,但是“吃多少”与“有多大功效”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其中也含有可能伤肾甚至致癌的马兜铃内酰胺,“吃多少”与“有多大危害”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只是喜欢它的风味,偶尔吃一些,可能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要指望它去治病,从风险与收益的权衡来说,实在是不值得。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还有别的问题求较真?
请在后台留言#我爱问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