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阅读第一
“阅读第一”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是一群爱阅读、关注国际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持续学习、分享和成长的高知家长群体。我们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术”至“道”,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国imaginist  ·  直播预告|任剑涛教授空降,现场亲签 ·  3 天前  
理想国imaginist  ·  直播预告|任剑涛教授空降,现场亲签 ·  3 天前  
微行动联盟  ·  关于中考计分科目的调整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阅读第一

让孩子过早懂事,是种残忍的教养

阅读第一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10-15 21:30

正文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阅读第一已授权转载,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当父母的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省心越好,“懂事”当然是一个褒义词。


然而,还未能分辨谦让与委屈、宽容与自责时,孩子懂事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规规矩矩生活,却常常活不出自我。


其实,懂事是一种残忍。


哪个孩子甘愿在委屈中懂事?


“小时候家里很穷,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有一次我父亲和别人聊天,说我不讲吃,不讲穿,一心学习。我当时就在旁边听着,除了辛酸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总不能任性地去要这要那,除了懂事我别无选择。”


这是读者留言讲述的故事。

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甘愿在委屈中懂事呢?

跟爸爸妈妈去商场,明明对玩具爱不释手,只要父母说一句太贵了,就温顺地点点头走开。

同学要求帮忙写作业带外卖,就算心里很不愿意,但总是和气地答应。

老板布置的任务,任凭繁复无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



成长是一去不复返的,许多大人都忘记,世界上除了成熟懂事,还有“委屈”和“不快乐”。

作家张悦然在《樱桃之远》中指出:


“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他们只能伸着冰凉的小手小脚, 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总是想,孩子是可怜又可敬的

在还未能分辨谦让与委屈、宽容与自责时,孩子懂事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 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失去了孩子应有的放肆和任性。

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你要懂事,要听话”

要求一个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懂事”作为一个褒义词也好像从未被质疑过。

《爸爸去哪儿》让我们认识了两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一个是多多,一个是夏天,但网友们几乎清一色地更喜欢夏天。喜欢多多乖巧的大有人在,只是聚焦在多多身上的争议更大。

想来也是有原因的。

多多想要养一条狗,战战兢兢怕妈妈不同意。后来妈妈以要好好练琴,好好写作业作为条件,才答应了多多的养狗要求。


多多和小狗乖乖


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时,黄磊都教育多多, 要以姐姐的身份爱护弟弟妹妹,有什么矛盾,也要先让步。

面对问题,多多有点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夏天呢,喜欢诺一,就开心地跑去找他玩,大声地说出来。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拿走了,就会嚎啕大哭;前一秒还和小伙伴闹矛盾,下一秒就开心地抱在一起。


有人将此总结为: 夏天是一种幸福的优秀,而多多呈现出一种优秀的幸福。


夏天身上那种最宝贵的纯真气,是多多缺少的。

知乎网友@我就叫觉觉为多多这种“懂事”下了个定义:过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忽视了自身意愿,从而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


这类懂事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么几种表现:

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

有读者留言说了她的故事:

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回来陪她几天。

所以她从不敢在他们面前像别的孩子一样撒娇、哭闹。

6岁那年春节,妈妈带她去亲戚家串门,买了一个布娃娃给远房表妹。她也非常想要那个漂亮的娃娃,可是她不敢张口让妈妈再买一个。

到了亲戚家她强忍着内心的渴望和不舍,把布娃娃给了表妹。

可还是很难把自己的情绪掩饰得完美。回去的路上,妈妈问她怎么了。

她犹豫了半天突然哭出来:“我想爸爸了!”

她最后也没敢说,想要一个布娃娃。

要个布娃娃从不过分,可却要隐忍得像个大人。

2、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

《放开我北鼻》里有一期,噗噗到餐厅吃晚饭,发现没有自己的凳子,就小声问了一句:“有没有小椅子”,可是当时没人理他。等大人叫他回来,给他加了一把椅子后,他却突然哭了。


委屈的噗噗强忍泪水


于小彤这时粗暴地斥责:“别吃了,罚站去,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

噗噗哭着说:“没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会儿再吃。”

于小彤说:“那你哭吧,我走了。”

噗噗急忙说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眼泪。

于小彤生气地说:“你又哭,走吧,我带你出去哭。”

噗噗强忍着:“我不要去外面,我愿意罚站。”

此时节目组出现这样一行字幕——“难过却又懂事”。

噗噗讨好于小彤,他内心有委屈,但更怕大人生气。强忍泪水的懂事,让人心疼。


不幸福的孩子,大都超出常人的懂事

“你可知道对我做过什么最残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

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 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被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

懂事,是因为遇到了难以承受的事。


我们总会有某一刻认识到必须要跟从前的自己的告别:


当意识到家境贫困时;

当目睹了至亲离去时;

当被告知父母离婚时;

当经历了高考落榜时;

当学会珍惜某个人时;

当明白自己不可以再撒娇任性时……

人不是慢慢长大,而是可以瞬间长大的。


“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


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孩子可以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停止惩罚和训斥。这似乎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孩子将内心深处的委屈藏起来。

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当不好的事情来临,他们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样的模式被内化后,会因恐惧而内疚,从而变得懂事、顺从。



一位知乎网友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这样写道:

我满满的善意之下隐藏着我深深的自卑。

我厌烦吵架所以吃什么都行,我体贴父母所以我从不索求,我独立甚至把男朋友处成了朋友,我尊师重道所以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我主动让座不是因为我不累,是因为老人站在那里我难受,还不如自己站起来。

我不是道德高尚,我是怕别人唾弃我。

懂事的背后,满是恐惧与压力。

这样的孩子,总是 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身上,因为别人的认可而快乐,因为别人的否定而难过,因此会更容易感到抑郁。

我们都是通过不断地经历“坏事”而长大的,不断变得懂事、谦虚、顺从、体谅他人,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独立自我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讲, 习惯性地自责往往会演化为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否定。

而这种被迫懂事的过程,无论是在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或多或少都有负面的影响。



懂事的孩子缺乏做自己的勇气


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 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懂事的孩子就是缺乏这种做自己的勇气,如同成年人般的成熟与稳重让他们牺牲了任性一次的权利,泯灭了一颗天真的童心。

作家刘继荣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她女儿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老师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一件让她有些尴尬的事情:她女儿吃饭的时候总是不控制食量,即使吃到胃痛还是要添饭。

刘继荣听说了这件事后,虽然在老师面前强颜欢笑,但心里却万分暴躁,想着一定要回去好好训斥女儿。

结果后来她从另一位同学家长的口中得知,女儿拼命吃饭不是因为贪吃,而是因为 她觉得妈妈工作很辛苦,她要是吃得饱饱的就不会再生病,会很快长高长大,会给妈妈做饭,会帮妈妈拖地,不再让妈妈烦她

得知真相的刘继荣心中充满了愧疚。



其实,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们向大人示好的表现:从来不说喜欢,从来不说渴望;不争不吵不闹,把难过和委屈习惯性埋藏心底。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总是戴着面具,即使是最亲近的人面前。

冰心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对于懂事的孩子来说,这微笑里总会带着些沉重。

因为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苦涩的泪水、强忍的委屈、疲倦的迁就。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假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为令他人失望,自我价值感便降到极低。

懂事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假自我”。在做事时总会束手束脚,听从大人的指挥,不敢逾越既定的规则,这将导致他们做事刻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是,一些家长却把孩子的“懂事”看得理所当然,将成功控制孩子当成一件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的事情。

娇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没糖吃。


太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太快乐

他们用尽心思让身边的人高兴,希望以此来避免一切麻烦,却往往没有勇气表达真正的自己。 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成“老好人”,他们的“好”并非全部来自于爱,而是出于恐惧。

这些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难以真正幸福。

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公主裙,长大后再拥有早已没了当初的心境;

小时候垂涎三尺的蛋糕糖果,长大后也早已丢失了原有的甜蜜;

小时候特别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长大后就会变成一种执念。

低自尊,是那些过早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难以逃脱的现实。懂事已经成为他们讨好别人的方式。

一位网友给小妹留言:

有天我男票突然问我,“你为什么从来都不对我撒娇,不会对我表现出特别想要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