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107年的某一天,位于北京某学院内的一间教室,教授正在讲授的内容是《运营的起源与灭亡》,而刚刚放过的这段资料正是课题的前半段。
“90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行业叫做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职业就和这个行业有很紧密的关系”,教授介绍说,“但是因为某种未知原因,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仍然是一片空白。我们今天将请大家各自举证,尝试推导出这个职业当年是如何走向的灭亡”。
“教授,我这里有一本90多年以前的书籍,叫做《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一位戴眼镜的学生举手示意,在得到允许后开始了他的分享,“这本书的作者叫舒扬,我也找到了当年他的一些观点。他提到了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这个名词,认为在流量红利消失环境下,运营这个岗位的工作难度会增加很多。如果在产品缺乏竞争力小公司中的运营人员可能会感觉尤为吃力。”
“所以你的结论是?”教授和蔼地看着他,鼓励他说下去。
“我认为运营的灭亡应该与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相关,特别是一些小公司的运营…”
“教授,我这边也有类似的素材!” 一位高个子学生等不及得到允许便着急说,“我这里是一本叫《运营之光》的书,作者名叫黄有璨。他也提到了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这个名词!”
“哦?那我们一起来先听下关于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这个事情吧”,教授一边说一边示意之前那位戴眼镜的同学先坐下听一听。
高个子同学接着说,“这位黄有璨同时也创建过一个名为三节课的机构。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运营面临着从粗放到精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体现在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并且也导致运营岗位的技术含量显著增加,需要向业务靠拢,理解行业格局和业务逻辑。”
“嗯,很好。还有谁也找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你也来说说吧”,教授示意一位举手的女同学。
“我这的资料来自一位名叫类类有话说的人,他在对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看法上和之前几位同学说的类似。不过他还认为,运营这个岗位的天职就是要在各种不利、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把产品、服务推出去,并获得用户认可。难题一直存在,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教室里经过短暂的安静之后,响起了一阵掌声,大家对这个观点表达了自己的认可。
“大家等一下,听听我发现的这份资料”,另一位同学起身向教授示意后继续说道,“我这有一本书籍叫《进化式运营》,作者是李少加。他有一些观点,比如说运营的职责就是向用户塑造及传递与众不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更是唯新不破,而不应该仅仅是哗众取宠。运营应当将追求短期利益、损害长期价值的策略,调整到为产品带来长期价值。否则,运营从业者甚至有可能面临年满30岁淘汰的境地。”
“为什么我这边找到材料和你们不一样,我这边发现了是一个名叫兑吧的公司,似乎是可以帮助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效果。”
“你发现的这个可能是个广告吧~大家还有补充内容吗”,教授环视四周,继续说,“时间快到了,那我来帮大家做个总结”。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如果从今天的视角看,90多年前的运营岗位,也包括其他一切岗位,和近130年前的纺织女工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无疑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职业角色变化而已。但我们今天探讨运营岗位的兴起和覆灭,是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取到一些启示。
对于这个距今将近100年的岗位来说,也许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这个大环境下,运营确实遭遇了很大挑战。但是,由于这段历史的缺失,我们并不能确定这直接导致了运营岗位的覆灭。
好的一面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有很多人都意识到了机遇与挑战的存在,就包括你们所提到的那些人们,和他们的观点。同时,也有能够提供运营服务的企业出现,去帮助提高运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对于运营来说这也许是一次灾难,但同时也可能是一次突破瓶颈的机遇。也许这个岗位当年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经历一次彻底的革新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