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质化研究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aperWeekly  ·  科研实习 | ... ·  3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寒假论文写作训练营》:从论文拆解、AI仿写 ... ·  2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如何通过顶刊仿写,发表第一篇期刊论文?我的2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湖北大学/浙大/大化所合作,Natur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质化研究

青年本质研究综述

质化研究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6-23 21:51

正文

青年本质研究综述

作者:黄冬霞  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摘 要:青年的本质是青年学这一学科的“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关系着青年学存在的“合法性”,直接影响着青年工作的实效。目前,理论界对青年本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中把本质与属性相互混淆,把青年本质和人的本质相互混淆,研究视野片面化。应该反思不足,总结经验,深化青年本质的研究,进而推进青年学的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关键词:青年 本质 综述


青年的本质问题,不仅决定着青年学研究的内涵、范畴、内容、任务、目标、价值和功能,还规约着青年工作的实效。随着青年学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国内已出版相关著作近二十本。在CNKI数字资源平台进行检索,以“青年本质”为主题,搜索到期刊论文89 篇,博硕士毕业论文7篇;以“青年”、“本质”为双重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搜索到期刊论文24篇。这些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促进了青年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推进了青年学的学科化发展,为提高青年工作的实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在理论层面上,研究青年的本质是深化青年学基础理论的需要


“青年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围绕‘青年是什么’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对概念、范畴、规律及理论体系架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由此可见,青年本质理论是青年学基础理论的元理论。沿着这条思路出发,青年本质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什么是青年”这一问题的答案,决定着青年学的内涵、范畴、目标、任务、内容、价值、规律,反映着青年学的特殊性,是青年学之所以是自身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终解答。作为青年发生发展的元理论,青年本质的研究,是丰富青年学基础理论、完善青年学科体系的前提,为正确地把握青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奠定基础,是青年学学科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青年本质研究虽如此重要,但它却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难点,至今理论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化解争论、凝聚共识,就有必要抓住青年学研究的“元问题”,正本清源,从根源上厘清青年是什么,从而推进青年学研究的纵深化发展。[2]


(二)在实践层面上,研究青年的本质是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的要求


青年本质,关系到对“青年学科何以存在”、“青年学科何以可能”等问题的认识。青年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少人对青年学存在的必要性、可能性产生了质疑,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去明晰。同时,如何认识青年的本质,也决定着青年工作者对于青年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途径、规律等的把握,影响着青年对于自我发展、社会要求的认知与感受,直接制约着青年工作的成败和效果。一方面,就青年个体而言,青年需要一种理论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因为青年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了解现实存在与未来前景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把握未来。另一方面,就青年工作而言,它需要有专业的理论指导。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首先表现为青年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可见,认识青年本质,了解青年发生发展规律,是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学界对青年本质研究的主要观点


“青年本质实际上就是要研究青年之所以叫青年的规定性,研究青年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特别是和少年、中年、老年的区别性,以及青年这一事物本身内部的独特的规定性。”[3]关于青年本质研究的旨归,理论界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是就青年的本质是什么而言,理论界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一元论


持一元论的学者们认为,青年的基本属性有多个,但它的本质只有一个,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是年龄体像说。即从年龄、生理特征来认识青年的本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侧重于从生理学上探讨青年的本质,他们把青年界定为十五、六岁到二十五、六岁的那部分人,认为生理特征,特别是其中的性特征,是青年最本质的特征。如有学者就指出“青年的最大特征是性成熟”。[4]


第二种观点是文化主体说。即从文化创造、传播、选择的过程来看青年的本质指向。对此,有学者指出:“青年本质在于青年的文化选择”。[5]也有学者以更为具体的考察方式,着眼于特定社会文化的创造、传播、改造、演进,关照人的文化属性,指出“青年本质在整体上也只可能存在一种总体解释,这种对青年本质唯一真正合理的总体解释只有从社会文化体系的角度才能得到理解”,[6]为此,把“特定社会文化的创造主体”、“既定社会文化的必然接受者和传播”、“特定的亚文化主体群”、“社会文化特定过渡阶段的负荷者”视为青年本质的具体规定性。[7]


第三种观点是发展阶段说。即认为青年是由青春期向成熟期转变的时期。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吴鲁平、谷迎春等。吴鲁平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通过对青年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解读,得出“青年本质为青年是身心逐渐成熟,开始能动地建立和完善自我独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以及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的结论。[8]谷迎春则从青年的在青春期的特殊需求的角度出发,指出“以性成熟平均年龄为起点的一个人类生命阶段,它是以其特殊的需求和作用而表现为最具能动性的社会群体,它以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相平衡为中止点”。[9]张进辅认为,青年的本质是同青年的心理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完成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成熟的阶段”。[10]


第四种观点是功能说。即认为青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力量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最少保守思想。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从青年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立足青年的社会作用,指出“青年是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有生机、最少保守思想的一支社会力量”。[11]


第五种观点是生活操劳说。即认为青年在生活世界的操劳活动中实现自我认知。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方俊、肖峰。他们认为青年本质的探究最终要回溯到青年期的生活之上,而现象学对方法上“明见性”的追求和对生活世界的关注,正好满足了回溯青年期生活的要求。为此,他们从现象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遵循“从显现的东西那里如它自己本身所是的那样去观察事物”的研究思路,关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把青年看成是自行实践、表达自我的能动性存在,在操劳的居住在世界之中不断地与周围世界打交道,实现自我认知,从而得出“青年的本质规定性是在生活中寻视地操劳”的结论。[12]


第六种观点是特点说,即认为青年的某一显著特点是青年的本质。对此,有学者指出“创造本质是青年质的规定性,也是区别于少年和成人的根本标志”。[13]他认为,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青年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目的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最根本的特性,构成青年的本质。


(二)二元论


持二元论的学者们认为,青年的本质不是唯一的,而是具有“二重性”。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青年本质是精神发展与身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此,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青年本质,实际上是青年人的灵与肉的有机结合”。[14]这里的灵其实质是指精神的发展,肉指身体机能的成熟。


第二种观点认为,青年本质是“目的取向性”和“社会-时间的两重性”的辩证统一。罗马尼亚学者F.马赫列尔在《青年问题和青年学》中指出:“青年是在把过去-现在-未来联结起来的连续轨道上产生、存在和发展的。”[15]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青年的本质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取向”;二是“社会—时间”的二重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青年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体。陆象淦认为,所谓“青年本质”可以理解为青年的自然属性与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是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产物以及客观世界的改造者和历史创造者的存在和意识诸因素的总和。[16]


第四种观点认为,青年本质是不平衡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张荆从“青年本质是指由青年内部矛盾构成”这一逻辑基点出发,立足于青年学的一系列范畴,得出了青年的两大本质特征:“青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是青年的本质特征之一”,“最大限度地向未来开放是青年的本质特征之二”。[17]


第五种观点认为,青年本质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中的青年的外在特征,得出青年本质是“指青年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向社会发展要求靠近,以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并逐步成为社会主体”的结论。[18]


第六种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是社会教化青年和青年反作用社会相统一。有学者认为探讨青年的本质应该从青年的社会属性入手,关照人的生存与发展,并强调不仅要看到社会对青年的规定性,也要看到青年在社会化过程的能动作用。如,陆建华认为“青年,作为一个超级社会的群体,它的本质首先和最终都

是它的社会本质,而不是社会心理本质或生理本质。从青年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并确定青年的本质,是我们的基本方法”。[19]对此,刘维群从“人的主体性结构”和“与处于相邻阶段的人的比较”两个方面对青年本质进行更为具体的考察,得出了“只有其社会性方面的特征才能成为青年的本质的特有属性”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青年的本质表现为社会教化青年和青年反作用于社会这两种因素相对均等的特点”。[20]


第七种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文献良着眼于青年所处的发展阶段,对青年的本质进行了考察,认为“‘青年’是处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社会群体和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锋”,进一步指出“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青年的本质特征”。[21]夏林在《青年学》一书中也认为持同样的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是“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先锋”。[22]对此,有学者认为,青年的本质应该从社会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去揭示,但是探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年人和老年人同样具备,不是青年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年的本质是“有选择地接受传统社会规范,并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的一支最有生气的社会群体”的观点。[23]


(三)多元论


多元论认为青年的本质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多维的、立体的。认识青年的本质问题应该运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进行多角度阐释。


第一种观点,从自然-社会-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共建,认为“急剧变化的自然属性,日趋成熟的社会属性,逐步完善的实践属性”三方面属性总和构成青年的本质。[24]持这一观点的还有邹学荣、涂娅琴、黄蓉生等。邹学荣认为青年的本质就是“‘急剧变化’的自然性,‘日益拓展’的实践性,‘日趋成熟’的社会性的统一”。[25]涂娅琴认为“身心急剧变化而使其自然属性发生变化”、“日趋成熟的社会性”“逐步延展的实践性”共同构成青年的本质。[26]黄蓉生在《青年学研究》中也从自然属性、实践活动、社会属性三维关系解读了青年本质,即“青年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开始介入实践活动中的辩证统一,是青年自我与社会逐步协调统一并成为社会主体过程的诸因素的总和”,[27]并进一步指出青年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急剧变化的自然性”、“日趋成熟的社会性”、“逐步完善的实践性”三个方面,对三个方面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解读。其中,“急剧变化的自然性”是反映青年整体存在的固有特性;“日趋成熟的社会性”是青年本质最根本的特性;而逐步完善的实践性则是青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的能动性,三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在动态发展中从不平衡达到平衡,构成了青年特殊质的规定性。[28]


第二种观点,认为对青年本质的解读既要回到青年的生命缘起与成长过程,又要考虑到青年的未来发展走向,为此从青年的生命缘起、成长特点、未来发展三个层面考察青年本质,重点考察青年生物成熟与社会成熟、自我与社会、现实存在与未来情景之间的关系,并指出:“青年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成熟,青年的自我与社会,青年的现实存在与未来前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过程展现了青年生命本质的全部内容,也是青年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方向。”[29]


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体维度、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是解读青年本质的四个维度,指出“青年是智力机能高度发展,参与意向强烈而社会化正趋于完成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群体”。[30]从个体维度来讲,青年正处于智力技能高度发展的阶段,是其他年龄阶段所没有的;从政治维度来讲,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从社会维度来讲,青年的社会化过程正趋于完成。


第四种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应该从青年社会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来解读,重点探讨了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三个阶段的属性,并指出“步入社会的过渡性、适应社会的继承性、改造社会的开拓性,即为青年的本质特征”。[31]


第五种观点,从青年与儿童少年老年的关系、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青年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来看青年的本质,青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既具有全人类共有的本质根源,又由于年龄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而表现出某种独特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矛盾性、突变性、边缘性、可塑性。[32]


第六种观点,从自然、社会、实践、文化的角度来看青年本质的构造,认为“青年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内在有机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与社会发生各种关系,通过社会关系,青年获得文化,形成青年本质。青年通过实践活动,在与社会的文化关系中进行本质构造”。[33]从青年与文化关系中探寻青年本质的构造,无疑为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青年本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三、简要评述


理论界对青年本质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其研究的视域不断扩展、研究的方法也日益科学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质与属性相互混淆。在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中,都缺少对“青年的本质”这一基本概念的界定,对本质和属性并没有严格区分,致使出现了用青年的属性、特性来代替青年本质的现象,造成了“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之间的争端。例如,把青年的本质归结为矛盾性、突变性、边缘性、可塑性、创造性等,原因就在于把青年的属性或特性与青年的本质等同起来,没有弄清楚本质和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决定性因素,它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决定,是相对稳定的,而属性是事物的性质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统称,它由事物内部一般矛盾决定的,是不稳定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根本的属性才是本质。青年的本质,则是青年成其为青年而与儿童、少年、老年相区别的最根本的属性。因此,笔者认为,青年的属性有多个,但其本质却只有一个,它是“一元”的。


第二,青年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相互混淆。青年本质研究的是青年成为青年而与儿童、少年、老年相区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该来自比较。纵观理论界对青年本质的研究,不难发现,多数学者强调从马克思主人的本质理论出发,从青年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其本质。这看到了青年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相通性,但是容易忽略青年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不同之处:人的本质强调的是与动物的区别,青年的本质强调的是与其他年龄群体的区别,由此造青年本质的不完整。


第三,研究视野片面化。青年本质研究的是青年成为青年而与儿童、少年、老年相区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该来自比较。纵观理论界对青年本质的研究,不难发现,多数学者都是从单角度研究青年本质,缺乏跨学科视野、跨国际视野的比较分析,致使最后得出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如,有的从生理学角度、有的从社会学角度、有的从心理学角度、有的从教育学角度,等等,如此得出的观点不可避免的具有片面性,无法揭示青年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只有从整体上来研究青年的本质,多维共建,才能把握青年本质的全部内涵,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整合,从哪些维度来共建,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青年本质的研究应该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打破单角度研究的局限,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从准确定位“本质”和“属性”的概念入手,多维度审视青年的本质,推进青年本质研究的纵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伟光:《“马克思主义青年学”学科建设构想》,《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年第3 期。

[2]洪守义:《青年学: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兴学科》,《当代青年研究》,2007 年第10 期.

[3][25]邹学荣:《青年学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38、55 页。

[4](日)大乔正夫编:《教育心理学》,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年版,第28 页。

[5]吴端、陆小亚:《青年观的发展与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87 年第4 期。

[6][7]张志祥:《青年本质的文化阐释》,《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年第3 期。

[8]吴鲁平:《试析青年本质的规定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 年第3 期。

[9]谷迎春等:《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87-88 页。

[10]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2 年版,第11 页。

[11]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载《青年研究》,1999 年第10 期。

[12]方俊、肖峰:《现象学与青年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 年第2 期。

[13]邱伟光:《青年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74-84 页。

[14]樊新民:《青年本质探讨》,《青年研究》,1988 年第12 期。

[15](罗)F.马赫列尔著,《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陆象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年版,第132 页。

[16]陆象淦:《青年学---一门正在形成的交叉学科》,《青年研究》,1986 年第1 期。

[17]张荆:《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青年研究》,1987 年第4 期。

[18]范春婷:《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青年本质解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 年第10 期。

[19]陆建华:《论青年的本质》,《当代青年研究》,1987 年第4 期。

[20]刘维群:《青年概念与青年本质之研究》,《青年研究》,1988 年第12 期。

[21]文献良:《青年概念试析》,《社会科学研究》,1984 年第5 期。

[22]夏林:《青年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2 页。

[23]《青年学研讨会发言摘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 年第1 期。

[24]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青年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第59—60 页。

[26]涂娅琴:《关于青年本质与青年文化的哲学思考》,《青年探索》,1997 年第1 期。

[27][28]黄蓉生:《青年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76 页。

[29]金国华:《现代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年版,第86 页。

[30]崔建中:《论青年的本质特征》,《青年研究》,1987 年第5 期。

[31]黄志坚:《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年版,第66 页。

[32]熊建生:《青年学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63-76 页。

[33]魏则胜:《当代青年本质的文化构造》,《青年研究》,2002 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