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多地气温超25℃!气温火箭式飙升!迎春、红梅 ... ·  21 小时前  
最爱大北京  ·  北京一男子独自登山失联8天!遗体被找到→ ·  21 小时前  
北京本地宝  ·  北京领证结婚指南和免费福利! ·  2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知名专家修波,突遇交通意外去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新都一楼盘最高售价1.9万\/平,还说自己是“第四代建筑”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8-07-19 16:13

正文

昨天,成都第一个号称“第四代建筑”的项目取得了预售证。从置业顾问处我们得知,这个位于新都的项目,预售价格从1万出头到1.9万不等,均价约在1.2万,户型125平米起步,除了花园部分为精装,其他都是清水。关于这个项目,楼市大嘴巴在今年年初就做过一次“解密”。这个自诩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第四代建筑背后,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轰然出现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去年某一个时间段,一种名为“第四代住房”的新型建筑(姑且这么说)突然在网络爆发,形成一波热度,视频和图文解说同时上线,热情洋溢又饱含真诚地痛陈人们自原始社会至今都生活在恶劣的居住环境里,并称在“第四代住房”出现之前,人们实际上都住的是“鸟笼式”房屋。



视频显示,“第四代住房”通过将院落、停车场、道路全部移到空中,以达到“车辆在空中穿行”、“每层楼就是一座四合院”、“每户客厅外都有一座私家院子”、“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建造“人类最终的理想住房”——“第四代住房”是如此和谐、自然、富有想象力和诗意,以至于在视频中直接被解说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但伴随这一极富创新色彩理念而来的并非鲜花与掌声,几乎是在当时,立刻就有许多业内人士对这个新概念提出诸多质疑,看法消极。


从建筑专业角度出发,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纯粹的建筑界“民科”,“炒概念”,而它极富煽动性却又缺乏说服力的性质,很容易就使人们立刻想到了“巴铁”,有网友略微刻薄地表示,二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巴铁”有“样车”,而“第四代住房”不仅没有“样房”,也迟迟没有落地迹象。


原因可能很简单,在很多人眼里,那根本不可实现,或者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注定无法量产。就像那台拥有强大自动系统的,“奥迪Aicon”。


2018年,“第四代住房”在网络上渐趋沉默之时,成都的传统三圈层区域新都却似乎有了动静——如无意外,一个名为“七一国际广场”的项目将在春节后摇号开盘——从新疆而来的七一置业宣称,这将是首个落地成都的“第四代住房”。


但联想到这个概念上一次被热议时的消极导向,这个项目可能仍将为那些曾对“第四代住房”不屑一顾的人们提供新论据,从而更有力地证明他们的观点——“第四代住房”从诞生之初就充满暧昧,游走在模糊甚至玩弄概念的边缘。


而我们也发现,这背后并非什么天才建筑师或被埋没的隐世巨匠,而是一个热衷发明创造的开发商所做的一次“新发明”,并试图将这个“新发明”卖给更多别的开发商。



2、清华大学的回复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几乎所有网络宣传“第四代住房”的视频(其实都是同一个)和推广文章(其实也都是同一篇)里,都提到这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产品。


但这并非全部事实。


我们联系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营计划部的工作人员,对方回答,“第四代住房最开始是由专利人提出的一个大致概念,专利人后来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了论证和研发”。


也就是说,所谓的“第四代住房”已申请专利,并且属于个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清华大学,还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官方发声渠道都没有任何关于“第四代住房”的信息。因为“第四代住房”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并无特别强力的关联。


“第四代住房”的百度百科词条宣称其拥有多项专利,而它的拥有者名为郑大清。2017年7月27日,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举办的“第四代住房西南地区高峰论坛”上,第四代住房专利发明人终于正式走入公众视野——专利人郑大清在会上作了“谈第四代住房的全球独创性,以及它给政府、开发商和住户三者所带来的利益关系”的主题发言。


郑大清并非专职科研人员,他的另一个更有现实意义的身份是新疆天地集团的董事长,“七一国际广场”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新疆天地集团董事长的郑大清发明了“第四代住房”,并将它运用在其开发的项目之上——一个房地产开发业内堪称前无古人的操作,有问题吗?


▲图片正中的男士为第四代住房专利发明人郑大清先生/图据新浪乐居



3、孤独的炒作


问题可能出在“第四代住房”诞生的整条时间线上。


2016年1月23日,新都区金光路南侧的89亩新城区地块,被隶属于新疆七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都七一置业有限公司以321.67万元/亩的价格收入囊中。


6个月后,七一国际广场项目的开工奠基仪式在该地块上举行,成都百富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城市森林花园”以“城北商业新篇章开启”为题加以报道。


文中提到, “在住宅方面,七一国际广场采用了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理念……把生态绿地搬上了空中,让家家户户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花园。”


这个时候的七一国际广场还并未成为“第四代住房”的“天选之子”,只是以“城市森林花园”作为卖点——如果和后来“第四代住房”引爆网络的极高关注度相比,这篇文章的阅读数以及那背后代表的关注人群,只能说是寥寥。


▲图据微信号:城市森林花园


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16年10月,成都百富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微信号“城市森林花园”,推送了原创文章《成都新都·诞生第四代住房》称, “七一国际广场住房区,将成为全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的明星样板”


此时,七一国际广场住房区(即七一城市森林花园)终于以“第四代住房”的名头闪亮登场,早先提出的“城市森林花园”设计理念在这时被换成了“第四代住房”,但此时的“第四代住房”还没有提出惊天动地的“空中停车”。


经过定向搜索,我们发现,2017年以前,网络上和“第四代住房”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约等于没有。而到了2017年2月,和“第四代住房”相关的信息突然爆发,一篇“100万亿大产业爆发前夜,你准备好了吗?”的微信推送,直接提出“第四代住房”:“庭院房、空中城市森林花园”,再加上“空中停车”这一极具争议性的概念,终于引发了业界关注和讨论。



至此,我们发现,“第四代住房”的火爆纯属人为操作,可以被认为是一次炒作。但如果仅仅认为这种炒作是为了推广七一国际广场,难免狭隘,不仅低估了郑大清先生,也实在缺乏一些想象力,而后者,可能是阻碍大多数人成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巨大障碍。



4、郑大清是谁?


从公开信息看,郑大清是一个热爱发明的人,剥离他的社会属性——一个成功企业家,会发现他经商之外的经历同样非比寻常,其中之一就是拥有多项专利发明,如果再结合他的受教育程度,初中毕业,以及建筑工人的起点,就不得不认为这一切实在令人称奇。


在新疆天地集团官网上的集团简介中写到, “集团成立于1995年……2006年成功转型高科技研发企业,迄今已获得几百项各类发明专利,其中一百多项核心技术已获得中国、欧盟、美国等国的专利保护……”


譬如,天地集团旗下的英普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在2010年研发出内置伸缩耳机模块, “使用耳机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耳机的应用弊端,开创了耳机使用的差异化先河” 。而这项专利的专利人正是郑大清。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的专利。


最有意思的是,2005年时,由于长期需要使用热水袋暖胃,郑大清还公开表示很希望发明一种发热内衣,并真的在试制成功后申请了四项相关发明专利, “是一个由手机电池、发热模片、普通内衣组成的专利产品”


他甚至为此准备好了三年时间,举集团之力来打造一个发热内衣王国,目标锁定长江以北的6亿人群,设想如果这其中产生5%现实购买,就是3000万套。从目前的情形看,这样一个估值150亿元的大型发热内衣王国最终没能建成。


但这一件事已足够为郑大清本人作注。


开头仅仅始于个人的细微需求,但他能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尖端之上构想出一个商业王国,这其中还包括亲手建设。


早在郑大清还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钻研,设计图、专业书籍,全都看,加上动手能力,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成为商人,那也会是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民间发明爱好者。而郑大清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将自己的专利转化并量产。


真是一个幸福的发明家。



5、郑大清的期待


郑大清所拥有的《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2015)专利,实际上就是上文“城市森林花园”和“第四代住房”理念的基础。在这项专利中,他提出一种通过将奇偶数楼层错层式排列的方式,以实现“空中庭院”的设想。


其中,每个奇数楼层户型所对应的外墙面均设置一个向上两层楼高的室外空中绿化平台;每个偶数楼层户型所对应的外墙面均设置一个向上两层楼高的室外空中绿化平台;所述奇数楼层的户型与之垂直对应的偶数楼层的户型,它们的室外空中绿化平台均错开设置或不在同一个方向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专利的主权项只涉及外立面和楼层,也就是建筑整体布局,并未提到“第四代住房”中描述的空中停车场这样激进的内容。而如果抛开了那些炫目的概念部分内容,这一专利的核心,实际上是早已有落地项目的“垂直森林”或“立体绿化”理念。


和之前多项“小打小闹”的专利相比,城市森林花园这一专利对郑大清产生了什么程度的影响,或者说,郑大清对这一专利抱有怎样的期待,从微信公众号“城市森林花园”可以略知一二。


“城市森林花园”的未认证账号主体是新疆天地集团的子公司“成都百富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观察,这是专门推广“第四代住房”概念、以及提供加盟信息的平台。其上不厌其烦地介绍“第四代住房”,不同的标题,同样的内容反复轮播。



最近的几次推送甚至公开了这种设计理念下的财务分析报告 (依然是重复的内容) ——这是因为更早些的时候,通威 (我们并不确定是哪个通威) 曾对这种模式提出各种疑问,而“城市森林花园”则对这些疑问一一作了答辩。


在这份财务分析报告的结尾,“城市森林花园”这样说: “——是的,不用惊讶!这就是创新发明所带来的神奇力量。” 因为按照这份财务分析报告的测算,使用这种专利后,利润将不降反升,蔚为可观。


但真实情况如何,还需留待真实数据的检验。


除此之外,早在2016年,新疆天地集团就和另一资本专门成立了公司,以期推进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的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其经营范围还包括,专利合作、授权使用及收费;科技建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咨询。但目前两方已于去年7月分手。


当时,这个公司还同清华大学建筑研究设计院组建了研发推广中心,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称,目前确实已经有几个由研究院设计并正在施工的“第四代住房”项目,而这些项目在使用专利时,都需要向专利人付专利使用费。



6、故事正在发生


2017年12月23日,新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园售楼部正式对外开放,据说当天就登记了3806组客户,现场销售人员表示, “比别墅还好的房子,肯定大家都要抢嘛”。


值得一提的是,七一国际广场项目并非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而由本土一个知名建筑公司操刀。


在建中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园”已修建到20多层, “春节前主体就将封顶” 。但站在这栋“第四代住房”之前,我们发现最终呈现的产品,和2017年3月网上爆款视频“第四代住房”中所描述的,实际上已有所不同。


视频中“第四代住房”宣称不建地下停车库,通过载车电梯,直接驾车上到相应楼层,“开启空中停车时代”。但实际上,七一城市森林花园的业主未来仍然需要将车停入B2和B3的地下停车场。


和视频相符的部分是空中花园,一个种有绿植的庭院,从44平米到118平米不等,“全面积、全精装、全赠送”,这和《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专利描述相符。



“三面环景”,最小44平米起的空中庭院,再加上0.6-1.1米的土层和花草乔灌木,如何克服承重、浇灌、排水等问题?置业顾问的回应是,在设计时就采用了牛腿斜柱挑梁结构和刚性防护层等技术,且 “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多年精心研究打造的产品,不用担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