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村大牛  ·  陈小群:不想举牌,让利市场 ·  12 小时前  
牛村大牛  ·  陈小群:不想举牌,让利市场 ·  12 小时前  
证券时报  ·  10:30!A股,突然拉升!DeepSeek ... ·  19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最新利好来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最近基民关心的六个问题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4-03-02 21:44

正文

大家周六晚上好,表舅一直强调,写点东西,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神乎其神的,超越大众的认知,你们能耐心听我絮絮叨叨,就已经是莫大的打赏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民,今晚谈谈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最关心的一些问题。 ‍‍‍‍‍‍‍‍

包括但不限于:

债券 什么时候崩?

红利 什么时候崩?

美股 什么时候崩?

微盘 还会不会再崩一次?

A股 到底买什么板块方向能赚钱?

主动权益 基金怎么还在亏钱?

......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处于或大或小的信息茧房中, 即使如特朗普这样,号称没有人比我更懂XXX的懂王。

而从投资基金、股票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信息茧房,往往和他的自选基金、自选股票高度相关,也即,我关心的就是我准备投的,我投的一定是我关心的。

这一点,做电商的小伙伴,可能更加心有戚戚焉,电商运营的很大一项工作,或者说运营目标,就是让平台上的用户,把自家准备推的基金,纳入自选基金里,特别是通过发红包、体验金的形式,让客户买个10元,只有这样,客户才有兴趣去追踪,并完成追加投资的动作。 ‍‍‍‍‍

表舅给大家看下,截至今天,我自己的 自选标的情况 ,我会根据最近自己关心的优先级,不时调整顺序,以下就是最新截的屏幕第一页,这其中,可能也是手机屏幕前,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我逐一简单讲讲。 ‍‍‍‍‍‍‍

先看图。

好,按照图片的顺序,开始。

......

第一个问题,债券什么时候崩?

也是我自选里置顶的一条。

疯涨的债券,让散户加速涌入的同时,也勾起了,大多数人,对22年11月到12月上旬的,堪称史上最剧烈的债灾的惨痛记忆,尤其是周五当天,30年国债暴跌,更加剧了大家的焦虑,所以, 回撤、踩踏、找央妈救命 ,这样的一键三连组合,何时会来?

我也不知道。

债券牛市这个东西,很像和男朋友出去旅游,希望他来,又不希望他乱来,但也不希望他不来的那种。

但我觉得,焦虑比不焦虑要好,考虑比不考虑要好,有common sense比欢呼yyds要好 ,有看空的声音,证明市场多空还是交织的,证明22年的血泪,没有白流。

说点实在的,如果我是一个理财经理,当下,对于固收产品,我会这么推荐我的客户。

其一 ,季末月,利率,特别是短端利率往往大概率上行,叠加two meeting这样对债券资产有巨大不确定的因素扰动,购买现金理财,吃资产收益率上行过程中的迭代,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当然,要剔除那些,为了卷入渠道、拼排名,故意释放收益,拉高7日年化收益,然后吸引了资金之后万份收益暴跌的,现金理财刺客。

其二 ,如果你有基金销量、保有、销售积分的考核要求,基金品种里,存单指数基金是相对最好的选择,今年虽然利率债、地方债发行不足,但截至2月底,存单发了4.4万亿,同比涨了25%,供给的充足,叠加需求端,银行资本新规施行后,银行、货币基金这两个对存单配置需求最大的主体,需求下降,导致存单收益率相对处于高位,配置的性价比很高(相对的)。

其三 ,除非你有特别好的标的,否则短债基金,赎回的必要性也不大,你要考虑交易的摩擦和时间成本,因为,流动性依然宽松,理财产品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幅提升,引发22年底类似情况的概率很低。

其四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建议你购买任何长久期的利率债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长利率为噱头的中长期纯债基金,3-5年、7-10年、30年国债相关的场外和场内基金,并不是表舅看空债市,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表舅一直看多债市,但这些品种,不适合散户参与,因为波动太大,你拿不住,很多时候,默念六个字: 可以,但没必要

其五 ,建议少参与三个月以上封闭期、持有期的固收产品,你要记住,投资任何品种,向上的收益需要和向下的风险对称,你获得的收益和你损失的流动性也需要对称。

......

第二个问题,红利什么时候崩?

这是我自选里,置顶里排第二的。 ‍‍‍

红利到底啥时候能上车?

年初以来,红利相关的基金业绩遥遥领先,但是我问了一圈几个管理人,规模确实也在涨,但是参与的,更多的是保险、理财子等机构资金, 散户涌入的资金没有这么夸张 ,特别是和赛道基金、微盘基金等相比。 ‍‍

很多散户,目前可能都是下面这个状态。

红利什么时候崩?

我也不知道。

上周一、周二调整了2天,大家以为调整来了,但是最后看周线,也就跌了不到0.6%,啥也不是。 ‍‍‍‍‍‍‍‍‍‍‍‍‍‍

表舅自己是继续 看好红利 的,今年很可能的局面是,相信的先吃肉、后信的还能喝口汤、等上车的最后加价补票。 ‍‍‍‍‍‍

本质上,红利股票,和债券,是经济基本面的一体两面,基本面疲软的情况下,两者都会比较好。

而这两年,高股息、红利股票出现的一个新情况在于,也是东北证券付鹏老师上周的论坛上说的,即所谓的“公司治理改革”,23年国资委提出的“一利五率”改革,大家一定要重视,其本质是要求央国企负责人,重视市值管理,抬高央国企的估值中枢,从而未来通过减持国资持股,补充社保、丰盈财政,而资本市场肯给你高估值,在于你企业负责人重视ROE,重视我投资你之后的资本回报率,重视我投资你之后你给我的现金分红回报,等等,这会抬高企业整体的内生价值,大家自己也是打工人,股东考核的导向,会不会影响公司治理质量,从而影响经营效率,显而易见。

这也是剔除高股息之外,红利股票自身的投资价值内核所在,所以在全社会风险偏好压低的情况下,优质的红利股票,特别是央国企,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从相关性看,红利和10年中国国债是负相关,也就是10年国债下行,红利股票上涨,所以,如果你继续相信债券牛市的逻辑还在,那红利的逻辑也依然在,只不过各自看会不会有个小调整,找到更便宜的上车机会。 ‍‍‍‍‍‍‍

而红利和美债又是正相关的关系,美债收益率上行,中国红利股票也上行,因为美债收益率,会压制全球成长股的估值,从而使得资金反过来涌向成长股的对立面,红利,这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明显,那么如果 美国通胀的粘性 ,美债利率长期处于高位,按洪灏今天的说法,形成了新冠撒钱的后遗症 —— “长新冠效应”,那至少现在还不用,在美联储降息开始之前,去猜红利的拐点。

具体的,一些机构客户对红利产品的投资逻辑,下周一或周二再展开和大家聊聊吧。

......

第三个问题,美股什么时候崩?

我采用最上面图片里的,TAMAMA科技指数,进行美股的跟踪。

TAMAMA科技指数,表舅提了很多次了,包括美股的M7,七巨头, Tesla、Amazon、Microsoft、Apple、Meta(facebook)、Alphabet(Google)、以及英伟达,今年涨了11.5%。

某种程度而言,讨论美股就是讨论M7,讨论M7就是讨论美股,因为类似纳指100这样的指数,是按市值加权,也就是谁市值大、谁涨的快,谁在指数中的比例就会节节高。

而M7的上涨驱动因素,实际又在于 AI革命 ,M7的内部分化也很明显,AI发展顺利的英伟达、脸书、亚马逊、微软,股价涨的好,相关性差的特斯拉、苹果、谷歌,股价依次跌了18%、6%、2%,这也是苹果解散汽车团队,发力AI的一个市场表达,在《 谁在卖出特斯拉 》中,表舅也讲过这块。 ‍‍‍‍‍‍‍‍‍‍‍

至于美股什么时候崩?

这好像更加无法预测。

美国经济依然强劲,大型科技股的估值静态看不低,但人工智能革命的业绩提升更快、更大,同时,随着降息周期“虽迟但终会到”,美股市场的机会也会逐步从大型科技股、成长股扩散到中型股和其他行业,如医疗保健、生命科学、Fintech等领域。

美股,现在走的是盈利,是分子端的逻辑。

比如我今天看了一篇摩根大通私行的报告,认为美股的核心在于盈利还在改善,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在提升,但云相关的软件收益也在加快增加,所以 预测标普500还会持续创新高

摩根大通私行的这个观点,和表舅之前提到过的国富全球科技的基金经理狄星华,路演提到的观点,很接近,如果想要追求超额,大家可以关注一些科技、生物科技相关的,美股qdii主动管理产品。 ‍‍‍‍‍

表舅1月开始跟投的一个海外投顾组合,我也在跟踪组合最近的配置思路,准备后续成熟了之后,有机会具体展开介绍一下。 ‍‍

我和大家一样,也想等一个美股的调整再加仓啊~啊~啊~啊~

......

第四个问题,微盘和小盘基金还能否反弹?李蓓老师还能否佛渡有缘人?

也就是图片里跟踪的,万得微盘股指数、中证2000。 ‍‍‍‍

表舅的观点里,和李蓓老师的火场理论相左的是,我认为中期来看, 微盘和小盘股的超额还会有 ,这是历史的样本回溯,根据招商证券的报告分析,只要DR007较低,也就是流动性宽松,微小盘就能持续跑赢大盘,全球皆是如此,因为流动性宽松,借钱便宜,小公司就愿意借钱创新,就能更大概率诞生有成长性的小公司,而个别小公司的弹性,就能大幅提高指数的表现。

但表舅和李蓓老师观点相同的一点是,未来,中证2000,是散户、机构参与小盘股、微盘股的最佳标的,万得微盘股指数,依然是个好的交易工具,但很难成为主流的投资品种,很多机构从微盘出来之后, 很难再回去了 ,核心和债券投资一样,向上的收益和向下的风险不匹配,黑天鹅事件的风险,是很多机构无法承受的。

与此同时,此次风波中,机构投资者出现了明显的趋同交易行为,集中赎回,而散户的赎回动作其实非常钝化(问了几家,基本都是5%之内),所以,预计后续很多量化公募产品,也会 严控机构投资者的比例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

这是一种双向的克制。

另外,昨晚,表舅看了一篇量化基金经理的路演纪要,里面还提到,要规避4月季报发布期间,微盘股,业绩暴雷产生的风险,这属于机构端基金经理的博弈思维,这也是大家可以考虑的一点。 ‍‍‍‍‍‍‍‍‍‍‍‍‍‍‍‍‍‍‍‍‍‍‍‍

当然,表舅之前和大家推荐中证2000ETF的逻辑,是基于小票修复的过程中,ETF还有2个多的折价,属于送钱,目前来看,折价全部回来了,参与的人,应该也都赚到钱了。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折价都适合参与。

表舅的朋友,资深互联网民工,ETF包邮区剁手,今晚写了一篇 ETF折价套利 的文章,深入浅出,非常好,大家可以好好收藏读下,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如果有好的折价投资机会,再提示大家。

这次折价不一样 》。

......

第五个问题,A股当下最好的板块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这里,表舅关注了四个指数:

Sora指数、游戏、光模块(CPO)、机器人。 ‍‍‍‍‍‍‍‍‍‍‍‍‍‍‍‍‍‍

今年A股的投资机会,大概率依然是哑铃型的,一头是红利,一头是AI相关的产业,包括表舅明天会帮大家分析下,今年1-2月,基金公司布局的指数产品,也集中在红利、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等。 ‍‍‍

Open AI发布了Sora模型后,国内的Sora概念股也一路飞涨,其实都是美国的AI大郎涨了,国内的AI二郎们,也可以炒作预期了。 ‍‍‍‍‍‍

包括,游戏、光模块、机器人,其实都是AI相关的二级、三级行业,最近涨势凶猛。

具体,之前表舅一直给大家推的 阿指导 ,写过三篇行业深度了,大家可以温故而知新,继续跟踪一下他每周日的深度行业分析,AI这块,大家有事可以关注后问他,他之前在一家央企通信公司干过研发和投资,是有产业思维的。 ‍‍‍‍

第一回,《 光模块
第二回,《 机器人
第三回,《 游戏

......

第六个问题,公募的主动权益到底还能不能买?

一个严峻的问题是,1月份,公募的混合型基金,也就是主动权益这块,掉了 1500亿 的份额,而整个国家队持有的ETF,也就4100亿(瑞银的测算,结构不一定准确),也就是说,这块资金的流失,是比较大的。 ‍‍‍‍‍‍
问题在于,公募的主动权益,到底还能不能买?
表舅关注了两个指数。
一是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也就是全市场主动权益的平均收益水平。
二是 基金重仓指数 ,这是公募基金重仓个股(季报的前十大)加权后的指数。
帮大家分析一个小点。
2022年、2023年,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幅是-21%、-13.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