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见
关注能源之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vol.447 ... ·  昨天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昨天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能见

新能源vs消纳红线,究竟是“敌”还是“友”?

能见  · 公众号  ·  · 2024-03-14 19:54

正文

文 | 狮子
在资本市场,沉寂许久新能源板块近来“ 峰回路转 ”。
3月8日以来,风、光板块多次爆发,涨幅居前。3月11日,A股新能源赛道更是出现细分板块集体拉升,概念股全面飘红的盛况。
细究上涨原因,则与一份机构未知的调研报告密切相关。 该报告透露, 在如今大力度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电网公司大概率将放开95%的消纳红线,以接入更多的新能源。
对此消息,市场普遍欢欣鼓舞,认为 在放宽指标的前提下,新能源产业链预计迎来新一轮的利好。天风证券在其新能源消纳考核线上分享会称,在 放宽指标的情形下, 今年新能源装机预计增加10%,风光新增装机约可达340GW。
诚然,相对于传统燃煤发电的精准可控,具备间歇性、波动性发电特性的风、光因预测难度大, 发电出力不确定性强的原因, 消纳始终是横亘在其大比例替代煤电道路上的拦路虎。
值得思考的是,放开95%的消纳红线后,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吗?放松消纳指标对于如今的新能源发展而言,真的是完全的利好吗?
实际上, 新能源消纳红线的划定原本就是为了解决 “源随荷动”的 传统电力系统与难于预测的新能源并网之音矛盾而出现的。

2010年之后,随着风电率先步入规模化发展,弃风问题随之出现。 “十三五”时期,不断壮大的风、光装机使得 弃风弃光现象愈加严重,为解决这边要补贴,那边限制发电的矛盾状况, 国家 能源局最早于2017年底发布了《关于建立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制引导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开始以全国不同省份按照建设充裕度及投资条件差异划分 红色、黄 色、绿色区域。

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到2020年,确保全 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 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
此后, 国家开始以95%的消纳为标准 统筹、指导全国风、光建设。 体而言, 新能源利用率测算结果小于95%的地区划定为新增装机黄色区域,需要重点控制新能源装机规模和时序,避免出现新的弃电情况;红色预警区域则为新能源利用率小于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下发的年度考核指标,将暂停出具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意见, 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国网公司综合能源与电力数字化业务专家俞庆认为, 为新能源消纳设置红线,本质上是用计划手段解决电网线路阻塞的 问题。
然而, 目前,仅靠计划手段解决消纳问题已显得“捉襟见肘”。
一方面,由于 输电 通道( 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周期通常在1.5到2年 )与 新能源发电项 目的建设周期(风、光建设周期几乎不会超过1年)差距明 显,特高压与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节奏完全匹配的难度本就不小;另一方面,“双碳”以来,风、光项目的建设进入“超速模式”,2023年,仅光伏装机便新增2.2亿千瓦,相当于过去四年的装机总和。
这意味着,目前, 新能源的 装机速度已经远远超越 电网的接入能力。
在计划调控计无所出的情况下,以价格为导向,让市场去配置资源是业内共识的发展趋势。
对于新能源而言,行业真的做好加速进入市场的准备了吗?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对报价未中标电量不纳入弃风弃光电量考核; 2023年以来, 多省下发文件 要求一定规模以上 新能 全面 参与电力现 货市场交易
“作为风场运营方,我们目前参与现货交易肯定有压力,这直接影响我们的发电收益的。 ”陕西某风场运营方曾向「能见」表示。毕竟, 在此前 山东 、山西的现货交易试点中,新能源上网电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3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甚至出现一场持续22小时的“负电价”。
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 期间,因新能源的大发使得短期内出现电力供应过剩,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实时交易电价波动剧烈,波动区间约为1.05元/度至-0.085元/度,并多次出现负电价。
其中,自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实时现货交易负电价时段长达22个小时。刷新长周期现货试运行负电价的时长纪录。
史无前例“负电价”使新能源行业一片哗然, 发电同时率奇高的光伏行业尤甚。
彼时,由于 因为当时山东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比例较低,且电力现货交易规模不大,因此即使出现长时间的负电价,在最终结算时也几乎不受影响。然而,风、光 全面 参与电力现 货市场交易的未来已近在眼前,面对难以逃避的“供应过剩”,行业又该如何应对?
俞庆发文指出, 即便95%的消纳红线放开,但新能源的 消纳制约仍在。 产能过剩以后,整个系统的承载能力成为瓶颈,过去用计划限制,未来用市场价格信号制约。所以,95%的红线放开,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们的日子,照样难过,无非短期内有一批被限制的项目可以并网了。”
俞庆认为,消纳红线的计划管理放开后,新能源消纳 博弈焦点将从电网VS投资商,转变为市场化竞争VS发电商。但没有疑问的是,不论哪种博弈,要想赢在终局,难免经受一场“扒一层皮”考验。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