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01月01日
赣州果农和工人们正在采摘脐橙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大难题,如何让农民吃饱饭、赚到钱牵动着全民的心。
一家熟知的饮料龙头企业——农夫山泉被央视、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频频报道,其扎根赣南18年的深耕细作备受瞩目。
农夫山泉在赣南与当地果农合作建立了超20万亩的果园,引入了现代化技术和合作模式。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约40000名农民家庭的收入,上下游还惠及了约10万人口。赣南深处,原本靠天吃饭的脐橙果农们,在农夫山泉的帮助下,从应对极端气候、虫害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成为了更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工人。通过签署合同、价格契约、黄龙病防治等,困扰行业许久的种植难题得以解决,推动了整个赣南脐橙产业的升级。
这一切的背后,是农夫山泉、地方政府和果农近18年来默默耕耘的结晶,共同铺就了一条农夫的共同富裕之路。
从卖不出去,到去年换了新皮卡。
2024年11月14日,江西赣南,20多位农户满怀期盼地等待在蓝队长门口。
果农罗书洋就是其中一家。罗家1500余棵脐橙树、年产七八万斤脐橙的果园,凝聚着两鬓霜白的他和老伴、儿媳3人一年来的心血。节气 “小雪”将至,他和老伴焦灼不已:如若遭遇霜冻,一家人辛苦一年很可能颗粒无收。
罗书洋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眼前的农夫山泉采购员肖虎身上。
肖虎站在果农们之间。他是信丰本地人,在赣南做脐橙采购已有四五个年头。这个留着平头、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手握合同,提醒果农们细心看清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填写处,同时嘱咐他们注重宣传单上的抗虫害药物,避免因使用禁用的农药杀虫剂导致农残不达标,最终被拒之门外。
农夫山泉采购员肖虎(中)正在和果农们签订定果合同
要帮助果农的生计,同时确保公司提升采购的质量,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心中只一个念头,“不能让老表亏钱。”
肖虎2019年来到农夫山泉脐橙基地。他了解到由于赣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愿意从外地前来收购脐橙的果商不多。有果商还会因高昂的道路运输等成本、霜冻等自然灾害等,对脐橙进行压价。
还记得去年霜冻最严重的时候,他一度不敢穿工服到田间地头。因为大批脐橙滞销,农夫山泉返场再收购的消息传遍了山野。果农们看到穿着“农夫山泉”工作服的肖虎,仿佛见到救星一般,会拦下他,恳请他可以收走自家的脐橙。但肖虎坦言,自己的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收完全部老表的橙子。每念及此,他总是忘不掉老表们期盼的目光。“能帮到一户,就是一户”,这样的信念在肖虎的心中更加坚定。
肖虎与果农在果园里挑选脐橙,准备检测
果农们信任地喊他“肖经理”。罗书洋仍记得,2023年赣南脐橙迎来丰产年。可他很快转喜为悲,12月14号到16号,气温骤然从26度降到0度以下,眼见霜冻侵袭下的脐橙失去光泽,他忧心这批脐橙卖不出去。听闻农夫山泉派出卡车人力帮助果农抢收,对于签约农户的脐橙一律应收尽收,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肖虎与果农们测定脐橙糖度
种了近二十年脐橙的邓温福,也是农夫山泉这批收购的受益者。霜冻降临后,肖虎在自家果园中通知能够收果,他的心情从“要亏掉”转换到“能赚钱”的雀跃。收成入账后,邓温福立刻换掉了家中使用经年、四处叮当响的旧皮卡,换了辆新皮卡。
2024年深秋,农夫山泉对赣南滞销脐橙的帮扶与支持的故事,仍在大山中延续。这是个体果农们从逐渐借助现代化的工业系统华丽转身,成为更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工人的故事。
一场霜冻,丰年不丰收。
果农邓同兰与黄斌回忆起去年深秋,至今仍感觉到一阵寒意。
2023年,果农们本等来一个丰产年。这一年风调雨顺,脐橙产量远大于往年。得知霜雪即将降临当晚,邓同兰一家人连夜采果,深山夜晚时有野猪出没,她“又冷又怕”地去捡拾柴禾,试图用火焰和浓烟的温度,阻挡霜冻冻坏脐橙。
果农邓同兰在自己的家中承包的果园里
邓同兰说自己是本地果农中“最年轻的脐橙阿姨”。此前她常年在深圳打工,孩子只能作为留守儿童长大。每次从离家出发去深圳,邓同兰 “坐在车里哭,孩子在车窗外哭”。当时她别无选择,家里的果园依仗年迈的老人打理,歉收时一年仅几千元收入。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时,为照料读书的孩子和日益老去的双亲,她回乡了。家乡农夫山泉产业园建立后果园发展向好,也为邓同兰留乡提供了契机。
今年脐橙依旧丰产,但比起去年,产量要少一些
一家人承包了50余亩果园,一年前的丰收季,还未在喜悦中沉浸太久,她就在几十年难遇的冻害前,如坠深渊一般。
还有更糟糕的消息。一些预订脐橙的收购商,看见霜冻后脐橙的市场行情不好,前来收购还要搭上交通成本费,宁愿毁约放弃定金。还有果商趁机压价,下订单时是两块多,霜雪后降到五六毛。天灾、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最终落在了抗风险能力最差的个体果农身上。
那是赣南脐橙和果农们的至暗时刻。
史永辉在检查今年的脐橙长势
农夫山泉农产品事业部总工程师史永辉,仍对那场受灾历历在目。他和同事赶去果园,看见不少果园上空的白色防虫网被压塌,脐橙和果树一同深埋进大雪和泥土中,果农们欲哭无泪:假设一亩脐橙、50余棵果树成本为5000余元,有五六十亩果园的果农,瞬间损失5、60万。
是果农也是老村支书的黄斌了解到,脐橙滞销情况当天被上报到当地党务政府部门。当晚,史永辉接到农夫山泉创始人、董事长钟睒睒的电话,“要尽全力帮助农民渡过难关。”脐橙基地的工作人员迅速开展应对措施:几万台用来运输的皮卡开进果园,再开放车间储存采摘好的果子,只为将脐橙从大雪封冻中抢收回来。
工人们正在将收好的脐橙装车
但滞销的脐橙如何处理?
最终,政府与农夫山泉沟通协调,由农夫山泉出手收购滞销的脐橙。而在采摘前,农夫山泉就和果农约定,只要品质达标,一律按照合同价格应收尽收。黄斌记得,12月中旬,农夫山泉再次返回到各县,回收大部分果农剩下的脐橙,共计300万斤左右,极大地挽回果农的损失。
邓同兰激动不已:一年的心血保住了。她更没想到,农夫山泉的收购价比当时的市场价还高。“农夫山泉大公司、有保障,我们都想跟农夫山泉合作。”
据统计,2023年,农夫山泉在赣南的脐橙收购量达到18万吨,创历史新高。农夫山泉深知,如果只有少数人挣钱,脐橙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和农民结成联盟体,共同承担社会风险,利益才能最大化。
农夫山泉“人好钱多”,建厂收果,价格稳定市场
果农们的难关,远不止一场霜冻或大旱。
2014年前后,柑橘黄龙病在赣州地区肆虐,80%的柑橘树都出现黄龙病。黄斌自家的果园也遭遇了黄龙病侵袭,染上黄龙病的脐橙初期能正常结果,但几年后果树会逐渐枯萎、死亡,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树木。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的癌症”,是世界上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也是从2014年开始,全球柑橘价格指数上升,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黄龙病导致的严重减产。截至2015年,美国佛罗里达几乎100%的商业柑橘树都感染过,而在巴西,约有1亿棵柑橘树因黄龙病被砍。
没有更好的手段控制疫情时,砍掉生病的脐橙,阻止病毒蔓延是最好的办法。当黄龙病在赣南肆虐时,农夫山泉工作人员结合政府建议,推动果农们砍掉病树。最终赣南80%的脐橙果树被砍光,果农们陷入新一轮迷茫。
2014年前后,赣南地区遭遇黄龙病,大批果树被砍
尽管黄斌知道,脐橙树得了黄龙病基本“没救了”。可他也心疼。砍掉果树,“新种一棵果树需要三年,到第四年才开始挂果。”3年没有任何收入。怎么办?
农夫山泉又一次站了出来。对果农每棵砍掉的果树补贴50余元,这个金额是当时补贴政策的十倍之多。此外,减少黄龙病传播进一步传播,农夫山泉自费帮助许多果农安上防虫网,总补贴面积达数千亩,费用数千万。史永辉说,“只要农民主动提出打网,我们工程队就给打赏,买材料、搭建。”
2016年,农夫山泉在信丰建厂,现今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柑橘加工厂
如史永辉而言,守护赣南脐橙产业,是为保证农夫山泉脐橙产业基地良性发展,也关乎着800万赣南农民的生计。最初在赣南建立脐橙基地,是钟睒睒赴当地进行柑橘考察。作为老革命基地的赣南多为山地,气候适宜种植脐橙。不适宜种水稻,种植茶油产量不高,是脐橙果园哺育了当地许多农民二代、三代长大。2007年,农夫山泉来到江西赣州,先后在安远、信丰建立了两座柑橘加工基地。
农夫山泉信丰工厂内部,工作人员正在监测作业流水线
创业时种过蘑菇、当过泥瓦匠,常和农民打交道的钟睒睒,拥有素朴的农民情怀加迎难而上的个性,钟睒睒团队曾前往巴西、美国、欧洲等多个橙子主产国,拜访一所所大学寻求技术援助战胜黄龙病。
钟睒睒带领团队全世界取经,跑遍世界上主要橙产区和柑橘研究机构
彼时,攻克黄龙病是世界级的农业难题,连史永辉都觉得:“老板人好钱多”。“花大价钱去克服黄龙病,我都觉得这事悬。”
事实证明,攻克黄龙病是一条曲折的试错之路。史永辉知道,解决黄龙病的根本办法是培育无毒苗木。那两年,史永辉和农夫山泉的另外3位技术人员走遍赣南18县2市绵延18万亩的果园,终于寻找到一棵产量高、品质佳、抗病能力强、适宜进行培育的果树。
农夫山泉培育出来的脱毒苗木,这些苗木经过再繁殖,将免费提供给果农们
同时,为对抗黄龙病,在赣州已有一家工厂且产能富裕情况下,农夫山泉毅然决定追加投资超7亿,建立新工厂,和赣南果农站在一起。2016年11月,农夫山泉信丰工厂正式投产,也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柑橘加工厂。
此外,农夫山泉开逐渐提高橙子的收购价,脐橙市场价格从几毛钱抬高到了2元以上,通过价格稳定市场,让农民有钱可赚,恢复产业信心。
无毒苗的繁育过程耗时耗力。技术团队建造实验用的玻璃大棚,严格确保实验室培菌环境,终于,2023年10月,史永辉团队研发出了赣南首棵脐橙无毒苗——“原原种”。
脱毒苗种出的果树不仅抗病力更强,结出的果实品质也会更高。在去年的果农大会上,很多没与农夫山泉合作的果农、苗木繁育基地的人都来参加,提出想花钱买脱毒穗。史永辉告诉他们,脱毒穗可以免费提供。
在近期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中国行》栏目中,钟睒睒提到:“并不是说我们自己不会算账,没有一个企业家是不算账的。但是他就算的是啥的账,是农民的账,还是社会效益的账,你必须一个产业,同时要对农民,对自己的工人、工厂、社会,这四个(方面)都有价值,这是完美的工程,完美的工业化”。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中国行》栏目中钟睒睒在信丰工厂与主持人讲述企业理念
“农夫山泉看到的是产业”,钟睒睒的态度非常明确,农夫山泉是要发展产业,让所有果农有饭吃,而不是从苗木上挣农民的钱。只有脐橙产业良性发展,与果农同为命运共同体的农夫山泉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截止2023年底,黄龙病在赣南地区的发病率大致控制在3-5%,脐橙有效种植面积比黄龙病最严重时期增加近50%,达到194万亩,是世界范围内少数控制住黄龙病的柑橘产区。
如今,家家户户的果农又开始种上橙子了。
“全年3次检测加飞检,守护产品质量生命线”
90后年轻人曾纪强,在赣南负责操作无人机喷农药已经一年。脐橙果园广阔,遇见年龄大不识字的果农,曾纪强热心帮助讲解无人机打农药的知识、帮老农填资料。
曾纪强正在操作农业无人机
但曾纪强也守护着农夫山泉清晰严格的农残标准。他知道这是农夫山泉产品的生命线,会告诉果农,“不允许用农药残留较大的肥药。一旦抽查农场时检测出,会直接取消合作。”
一年前,来自赣州的曾纪强返乡到崇义种脐橙。来到崇义第一年,曾纪强目睹霜冻后脐橙无人来收的危机。还好农夫山泉最后又收了一波,“果农起码一年的辛苦能得到回报”。
农夫山泉对果农们的帮扶、愿意为果农兜底的企业责任心,激励曾纪强第二年也留了下来。之前,曾纪强在城里随工程公司开挖机、干过工程,他需要随工程队四处飘荡,干活时总是不安,“怕结不到钱”。
曾纪强正在帮助果农们用手机填写合同等相关资料
日日踩在土地上的坚实感,这个粗粝的男人每天看着果子“像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给送出去”,他觉得工作充满了奔头。
而对于农夫山泉的严苛质检,不止一次, 史永辉听到过果农们抱怨的声音:“农夫山泉事儿太多!你花钱,我卖果就完了呗!”
当地的选果队工人正在果园初步挑选摘下的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