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激流·家》自演出以来,无数观众表示被本次舞美设计所震撼与惊艳,设计在体现了经典之韵的同时展现了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前卫思考。这部作品的舞美设计充满中式美学的诗意,并用空间赋予了对剧中人物新的诠释。将四川传统建筑解构,极具当代美术质感,在压抑与浪漫的共存中,让经典焕发新生。本次有幸邀请到《激流·家》的舞美和空间设计郭爱伦,为大家共同揭秘“新中式梦核”沉浸式戏剧空间的神秘面纱。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儿艺创作室舞美设计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和导演双专业联合培养硕士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
受邀参加第14届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PQ2019);受邀参加第五届第比利斯国际舞台设计双年展中国展。
舞台设计作品种类包含音乐剧、话剧、儿童剧、晚会庆典、展览装置等。
近年主要作品有:音乐剧《理想之城》《金风玉露》《我的榆林小曲》《山桃花开》《Seussical》等;话剧《侦察》《裁决》《蝴蝶是自由的》《人生》独角戏《竹林中》沉浸式戏剧《7》等;小舞剧《黄蝴蝶》;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长安在哪里》《甲骨文学校》《博物馆奇幻之旅》《永远永远爱你》等。
用空间美学和假定性构建三层世界。一层是高家大院。一层是巴金、曹禺的文学世界。这前两层世界的交叠构成了第三层——导演对于《家》的当代解读:激流——家。
“为什么要赋予高家“牢笼”的概念,
如何通过舞美设计表现?”
如觉新所说“真正阻隔我们的,是制度,礼教,迷信。”舞美做的面子是“高家”,里子是“制度”,这种制度是一个无形的牢笼,把在里面的人都困住、遏住。为了帮助角色塑造这种困境,同时符合整个剧的当代气质,解构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公馆的建筑结构,以锈迹斑斑的钢铁质感,形成破旧腐朽、压抑窒息的视觉效果,作为整个空间的美术气质,以此反映制度对个体的压制和禁锢。
“在空间分布上如何呈现
高家大院的复杂情感与命运?”
跟查导讨论剧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把戏的调度走了很多遍,因为一句台词:觉慧望着将被送入洞房的哥哥说“你们看,这像不像上法场?”于是有了从主舞台延伸出的一条狭长的路,这条路也在不同场景的处理中有了更多的语汇。
第二、我希望能够给剧中的三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建立不同的空间和色彩。
鸣凤死在水中,是蓝绿色的基调。鸣凤一步一步走向主舞台,伴随着写意的荷叶从天缓缓降下,这种意象的处理交代了鸣凤投湖,同时赋予了鸣凤之死凄美的、窒息的、绝望的气质。
给珏的空间是一张床, 这个人物的登场是新婚之夜坐在床上,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是从一张床开始,生命的终点也在一张床上。这个空间远看就像一张很高的架子床,把珏的一生困在了这里。
给梅的出场是望荷长廊的“月洞门”, 形如满月、以月为门,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是我对可怜的梅的祝愿吧。一枝梅花在身后,疏影横斜暗香浮,伴随着梅最后的定格:“我不会再带着任何痛苦离去,你们看,湖边的那片梅花又开了……”
还有一个空间是“书房”,这个空间是巴金和曹禺的书房,也是觉慧的书房。通过这一张书桌建立起巴金和曹禺的文学世界,这是整个剧的文学基础,也是《激流·家》与原著的一场对话。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有的空间都是多用的,是概念空间,人物的心理空间,而非制造场景。
可以多场景、多时空同时交叠。通常是电影中会使用的“蒙太奇”的手法,同时展示多个平行发展的事件,来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增加叙事的复杂性和冲突。最精彩的一场戏是:一边是在主舞台的“高家大堂”觉新和众人念着超度的符咒,叩首高老太爷的坟墓,歌队诵《安魂咒》,一边是后区“床空间”瑞珏在独自生产,她痛苦尖叫,两边的声音交替出现。这种处理只有在这样的大跨度的空间中实现才更具戏剧张力。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沉静,觉新听到,独自走向产房……满天灰雪下在他身上,迎面走来接生婆告知瑞珏难产,把整个人物心理的绝望与悲哀烘托到了极致。
“观众的“沉浸式体验”
是如何通过舞美设计实现的?”
本次将通过座椅样式、视角设计双重要素使观众参与到《家》的故事中。我们去除了剧场中原本的坐席,利用整个空间呈现高家大院的概念。观众入场口是高家大门,落座之后观众又成为了演出空间的一部分,不仅是观看者,更是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例如位于高家大堂的观众坐的是中式座椅,他们赋予的身份是高家的大长辈们,跟着歌队一起逼着觉新入洞房。同时沉浸式也无可避免有些区域位置视线不佳,像坐于望荷长廊的观众,我们会给这部分观众设计彩蛋,近距离看到觉慧鸣凤恋爱的精彩表演,把原本视角劣势的观众区转化为了优势。
“作为设计师,您认为《激流·家》的舞美
对观众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本次改编版本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当代气质的视觉语言和空间设计,使经典文本在当代观众中产生新的共鸣。设计将着重体现封建制度对个体的压迫及其对人性的摧残,同时也强调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独立与勇敢,让年轻一代观众能够感受到《家》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警示。
对于这样一部名家名著
舞台设计通过空间美学
为文学经典找到新的表达
郭爱伦用空间概念和诗化的处理
表达了原著中的困境与抗争
同时做了新的解读
让每一位观众在演出空间中
感受到青春激流的力量
而全景的沉浸式体验
更使得观众在这一版本的《激流·家》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共鸣
新中式梦核沉浸戏剧《激流·家》改编自小说家巴金的原著与剧作家曹禺创作的剧本。故事发生于百年前的四川成都,高家宅院中,觉新、瑞珏、梅的命运纠葛,觉慧与鸣凤的爱情悲剧,青年与父辈,理想与现实,追寻与妥协……年轻一代在旧式家庭中历经痛苦、挣扎和成长,最终义无反顾地迈入时代的“激流”。
《激流·家》基于传世经典文学,以“梦境”视角介入,守正创新,深挖作品当代性,突破常规剧场空间,融入多种“川味特色”,缔造出一部独一无二的沉浸式戏剧《激流·家》。
大幕将启,这一次,沉睡,还是醒来?在这个剧场,梦是一面镜子,映出记忆中“家”温柔又陌生的倒影……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文字:张润嫣、滕晋逸、孙凤羽(实习)
摄影:雨林、李文婷、查查、老蜀、李小飞、查文浩、艾伦
责编:张丽佳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