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一家公司要IPO上会,你觉得过会概率有多大?如果它让你投资,你敢投吗?
直接来看数据:
2014年-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29亿、6.49亿、7.48亿、3.12亿;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3.11万、2574.96万、3370.77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471.01万、494.73万、
-510.34万、-1083.95万
。
它的名字,叫中孚泰。
注意,业绩体量只能算一般,而且经营性现金流在持续暴跌,而且,最后一年一期居然还跌成了负数。
不仅现金流连续为负、持续下降,而且,最要命的是,它还存在两个更重要的问题:
1)对同业竞争做“去关联化”处理,2017年2月才转让股权,转让时间太迟;
2)销售费用率高于同业,同时招投标违规被行政处罚;
后续能否过会,大家拭目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证监会IPO审核的各种雷区,优塾投研团队在《
IPO雷区
》、《
财务炼金术
》中,都有最系统的梳理,建议大家仔细研读。
优塾原创,转载请后台回复“白名单”
— 1 —
现金流持续暴跌
账款恶化、还有同业竞争问题
▼
中孚泰,主要从事声学装饰工程,就是盖大剧院、音乐厅、礼堂等建筑。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海保利大剧院、深圳南山大剧院、哈尔滨大剧院等的声学工程,都由它来完成。
2014年-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29亿、6.49亿、7.48亿、3.12亿;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3.11万、2574.96万、3370.77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471.01万、494.73万、-510.34万、-1083.95万。
注意,虽然扣非归母净利润在上涨,但经营性现金流却在一路下跌。
现金流一路下跌的罪魁祸首,就是应收账款,2014-2016年,应收账款为3.64亿、4.69亿、6.31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93%、72.27%、84.36%,逐年提升。
账龄一年以内的账款占应收账款总数的比例为84.07%、83.41%、82.71%,逐年下降。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35、1.54、1.36,逐年下降。
这三个指标显示,中孚泰的应收账款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现金流也已经跌成了负数。
除了应收账款导致的现金流问题,本次IPO中,报告期内,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实控人嫂子的家族企业,四川万盖美式,从事与中孚泰类似的业务。
▼
为了解除同业竞争问题,2017年2月,实控人嫂子家族将该公司95%的股权作价2850万,转让给该公司的副总。
去关联化,是IPO中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典型处理方法。
那么,这个方法,究竟要做到什么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 2 —
去关联化
在审核中的关注要点
必须做到这一条,才能确保过会
▼
直接来看数据:
2017年截至目前,证监会第十六、十七两届发审委,在审核中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6家过会,2家被否,否决率为25%。
否决的2家为:
元盛电子——
被问及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去关联化,在2017年7月转让同业竞争企业60%股权,2017年8月9日被否。
普天铁心——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自身是子公司的唯一客户,2014年将子公司股权转让公司前监事,2017年11月1日被否。
过会的6家为:
河南交设院——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高速公路管理局将股权转让至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5日过会。
骏亚电子——
被问及同业竞争去关联化,清理相关业务及设备,2015年4月转让股权至无关联第三方,2017年7月18日过会。
东尼电子——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2015年9月转让关联方企业久鼎电子4%、6%股权,转让后对久鼎电子的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2017年5月23日过会。
志邦厨柜——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报告期前2013年,将五家全资子公司转让给管理人员,2017年5月5日过会。
弘信电子——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与孙公司发生关联采购,2015年12月转让孙公司后,仍存在大量采购,占全部采购的60%,2017年4月18日过会。
韦尔半导体——
被问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间分别转让三家关联方公司股权,2017年3月27日过会。
两个否决案例中,普天铁心还存在更严重的违规票据融资,因此不具可比性。
我们来对比过会和被否的案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非关联化的时间。
过会的6个案例中,不论非关联化是为了关联交易、还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都在2015年完成,即在申报期的最后一年之前,解决了非关联化问题。
案例中,河南交设院为新发审委审核案例,目前来看,新发审委在这个问题的审核口径并没有明显变化。
因此,通过非关联化来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在IPO中可行,但前提是,最好在报告期的最后一年之前清理完毕。
而本案,中孚泰,在报告期最后一期,才做了股权转让,去关联化。从处理的时间节点来看,过会有点悬。
— 3 —
高额销售费用,违规招投标
监管层密切关注
▼
除了上述问题外,在一处财务细节里,我们发现了重要信息。
2014年-2017上半年,中孚泰的销售费用为2273.46万、2596.39万、2900.2万、1686.95万,占营收的比例为3.12%、4%、3.88%、5.42%
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2%以下的平均值,并且,在2017年上半年,增长尤为明显。
▼
但这处小小的财务数据异常,和另一处联系起来,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在报告期内,中孚泰曾因互相串通投标,受过处罚。具体细节,可以仔细看下图。
▼
于是,监管层火眼金睛,直接质疑是否存在商业贿赂风险:
证监会反馈意见: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或其他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的情形。”
商业贿赂这件事,在IPO的审核中,提及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医药企业,可以说是逢医必问。而且,一旦被问到,就必须做详细披露,以打消监管层的顾虑。
作为研究控,我们仔细来剖析下这个大问题。
— 4 —
监管层审核关注焦点
踩红线的一个都不放过
▼
2017年至今,证监会第十六、十七届发审委在IPO上会审核中,问及24家企业商业贿赂问题,其中8家被否,16家过会,否决率为33.33%。
其中医药行业被问及商业贿赂最多,24家中有13家是医疗企业,其中否决4家,否决率为30.77%。
我们先看否决的8个案例:
威尔曼——
销售费用率为8.7%,低于可比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员工因商业贿赂被处罚,2017年10月24日被否。
致瑞传媒——
销售费用率为1.45%,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第一大客户为第一大供应商,商业逻辑被质疑商业贿赂,2017年9月8日被否。
爱威科技——
销售费用率为28.75%,接近可比上市公司,但交易中向对方单位附赠物品,违反《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2017年7月12日被否。
力合科技——
销售费用率为13.66%,接近可比上市公司,报告期内涉及商业贿赂案件,2017年7月11日被否。
润弘制药——
销售费用率为9.67%,高于可比上市公司,主要用于“学术推广费”,2017年6月19日被否。
普元信息——
销售费用率为30.95%,大幅高于可比上市公司,2017年5月24日被否。
圣华曦——
销售费用率为30%,大幅高于同业上市公司,2017年5月2日被否。
圣和药业——
销售费用率为59.63%,大幅高于同业上市公司,且总经理有受贿前科,存在大额市场拓展费,2017年3月27日被否。
总结一下,在否决案例中:
润弘制药、普元信息、圣华曦、圣和药业销售费用率高于同业上市公司。
威尔曼、爱威科技、力合科技、圣和药业自身或员工存在涉嫌涉及商业贿赂案件问题。
以致瑞传媒为特例,因第一大客户与第一大供应商重叠,供应商集中度与行业背离,商业模式不合理而被否。
我们接着看17家过会案例:
盘龙药业——
销售费用率高达30%,接近可比上市公司,其中90%为市场推广费,2017年9月26日过会。
京华激光——
销售费用率为3.66%,接近可比上市公司在报告末期中标项目大幅提升,被监管层质疑商业贿赂,2017年9月5日过会。
华森制药——
销售费用率为40%,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市场推广费,2017年9月5日过会。
春风动力——
销售费用率为11.1%,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监管层质疑业务招待费,2017年7月11日过会。
辰欣药业——
销售费用率为18%,接近可比上市公司,市场推广费前后两次申报不一致,2017年7月11日过会。
基蛋生物——
销售费用率为20%,接近可比上市公司,2017年6月13日过会。
三联药业——
销售费用率为17.45%,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大额学术推广费,2017年6月6日过会。
海特生物——
销售费用率高达65%,低于可比上市公司舒泰神,被质疑学术推广费,2017年6月1日过会。
长缆电工——
销售费用率为16.68%,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业务推广费,2017年4月26日过会。
华荣科技——
销售费用率为30.15%,长期存在大额应付业务费,倍质疑商业贿赂,2017年4月19日过会。
新天药业——
销售费用率为57.71%,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高学术推广费,2017年4月12日过会。
天圣制药——
销售费用率为8.61%,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市场推广费,2017年4月10日过会。
瑞斯康达——
销售费用率为20.81%,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技术服务费,市场推广费,2017年3月20日过会。
金溢科技——
销售费用率为10.04%,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质疑市场推广费,2017年3月15日过会。
世运电路——
销售费用率为3.89%,接近可比上市公司,被市场推广费,2017年2月27日过会。
普利制药——
销售费用率为26%,接近可比上市公司,2017年1月20日过会。
数据自己会说话:
一旦被问及“商业贿赂”问题时,两大关键雷区需要注意:
1)报告期内不能明确涉及商业贿赂法律案件,或有明确违法行为,一旦存在,否决概率直线飙升。
2)对销售费用的判断,不在于绝对值高低,而在于不能明显高于可比上市公司,一旦和同行可比公司费用率不一致,同时被质疑商业贿赂问题,否决概率也会飙升。
我们来细看16家过会案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销售费用率均接近可比上市公司。
其中,销售费用率占比最高的为海特生物,高达65%,其中95%为市场开拓和学术推广费,不过,由于费用率并未明显高于可比公司,所以顺利过会。
同时,舒泰神销售费用率占比66.7%,绝对值很高,但低于可比上市公司,仍然过会。
可见,销售费用占比绝对值高低并不影响过会,更关键的在于和同行业公司比较是否畸高。
所有这些案例中,最苦逼的是,爱威科技,销售费用率为28.75%,接近可比上市公司,但交易中向对方单位附赠物品,违反《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第八条:
“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 ”
于是,被否决。
可见,上述两条红线,都要百分百留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5 —
除了这个案例,你还需要学习
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
最经典的财务魔术
▼
案例已经看完,但更深入的研究还在继续。
作为IPO领域最佳投研机构,优塾投研团队认为,公司研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行业研判能力,是每一个金融人都必须终生研究的技艺,没有之一。无论你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这几大技能,都必须掌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
我们站在投资机构角度,像医生一样,解剖IPO、并购的每一个细节,将所有要点系统梳理,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我们是一群研究控,专注于极致的公司研究。
这四套攻略,浓缩了我们的研究精华,是优塾用户人手必备的指南,推荐给你阅读。
每日精进,必有收获
《财务炼金术》:识别财务造假的N种方法
《财务魔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N种手段
《
IPO避雷指南
》- PEVC、投行、IPO企业必读
《
并购之美
》- 资本市场从业人士必读
▲
左右滑动图片 识别二维码 立即购买
同时,欢迎加入我们的IPO企业讨论社群,和业内人士一起讨论。
【IPO研讨社群】
▼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