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研究里,重组蛋白的真核高效表达和生产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众多用来生产重组蛋白的 “小工厂”—— 宿主系统中,毕赤酵母,也有人叫它甲醇酵母,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蛋白质表达领域站稳了脚跟。
真核表达系统中,毕赤酵母的地位不容小觑。它能像高等真核生物那样,给蛋白质进行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而且,它生长速度快,成本还比较低。不过,它也有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在转化的时候,需要用到大量的质粒 DNA;它对甲醇浓度特别敏感,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能用的选择性标记也不多;表达培养基还容易被污染,里面的蛋白酶会把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目标蛋白降解掉。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这些难题也在慢慢被攻克,像是改进启动子、让细胞更稳定、找到新的选择标记,还有培育出蛋白酶活性低的菌株等。
一、毕赤酵母蛋白表达系统的特点
(一)优点多多
-
基因表达效率高
:毕赤酵母有个 “得力助手”—— 强启动子,像常用的 AOX1(酒精氧化酶 1 基因启动子),只要遇到甲醇这种外源诱导剂,就会被迅速激活,然后使劲儿驱动目标基因表达,让目标蛋白大量产生。而且,通过调整甲醇的添加量等培养条件,就能灵活控制目标蛋白的产量。
-
擅长翻译后修饰
:和大肠杆菌这些原核系统不同,毕赤酵母进行 N - 连接糖基化修饰的方式更接近哺乳动物细胞。这对一些治疗性蛋白来说可太重要了,只有经过这样的修饰,它们才能正常发挥作用。除了糖基化,毕赤酵母还能给蛋白进行磷酸化等其他修饰,让蛋白的质量更好,功能也更强大。
-
操作简单还省钱
:比起哺乳动物细胞系,毕赤酵母繁殖速度快得惊人,短时间内就能让细胞数量变得很多。它不挑吃的,在简单的合成或半合成培养基上就能长得很好,这样一来,生产成本降低了,后续处理也更简单。
-
适用范围广泛
:毕赤酵母有各种各样的质粒载体可以选择,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基因,都能找到合适的载体 “住进去”。而且,不管是在实验室小规模试试,还是用大规模发酵罐进行生产,它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二)存在的缺点
-
转化需要大量质粒 DNA
:毕赤酵母在转化的时候比较 “贪心”,它的感受态细胞需要大量(μg 水平)的质粒 DNA 才能完成转化。相比之下,大肠杆菌每微克 DNA 能转化出的菌体数量可比它多多了。
-
依赖甲醇且浓度要求苛刻
:毕赤酵母生产蛋白质全靠消耗甲醇。实验发现,至少得有 0.5% 浓度的甲醇,才能启动重组蛋白的表达。但要是甲醇浓度超过 5%,就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严重的话生产过程都得被迫停止。
-
选择性标记有限
:毕赤酵母转化时能用的选择性标记不多,主要也就是 his4、arg4 和 Shble(用来抗 Zeocin 抗生素)这几种。
-
容易污染和降解蛋白
:毕赤酵母的表达培养基很容易被腐生细菌和真菌盯上,这些 “不速之客” 分泌的蛋白酶会把目标蛋白降解掉,影响蛋白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有时候宿主细胞自己的蛋白酶也会 “捣乱”,破坏产生的蛋白质。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新办法,像 SMD1163、SMD1165 等新菌株,通过敲除编码蛋白酶 A(pep4)和蛋白酶 B(prb1)的基因,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
启动子可持续性有问题
:虽然 PGAP 和 PAOX1 启动子有不少优点,可它们在持续表达方面存在缺陷。
二、毕赤酵母蛋白表达系统实验方法
整个实验过程主要分三个大阶段:基因克隆、载体插入和表达筛选。做好这几步,才能高效地生产出想要的蛋白质。
(一)基因克隆
-
构建表达载体
:要想成功表达蛋白质,构建一个好的表达载体是关键的第一步。一个理想的表达载体得有这几个重要部分:5′端要有启动子序列,最常用的就是 AOX1,它能在甲醇的诱导下被激活;3′端得有转录终止序列,这对 mRNA 的加工和多聚腺苷酸化很重要;还得有单或多克隆位点,方便把目标基因准确地插进去。另外,载体最好能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这两种不同宿主里都能复制。为了筛选方便,载体上一般还会带上抗性标记基因,像 Kan(遗传霉素)、Shble(Zeocin)这些。
图1 毕赤酵母基因组中的交叉互换重组现象
表2:用于生产分泌蛋白的常见 Pichia pastoris 表达载体
-
克隆目标基因
:选好目标基因后,就要把它克隆到之前构建好的表达载体里。这一步包括扩增目标基因片段,检查它是否正确,然后把它插入到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为了让后续整合更顺利,克隆后的载体要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比如 Sac I、PmeI 这些进行线性化处理。
(二)转化
-
制备感受态细胞并电穿孔
:线性化后的载体要进入感受态的毕赤酵母细胞里,这通常会用电穿孔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电脉冲在细胞膜上 “开个小口子”,让外源 DNA 趁机溜进去。
-
基因组整合
:载体进入细胞后,会发生同源重组现象,外源 DNA 序列就会整合到毕赤酵母的染色体上。这个重组一般发生在载体的 5′PAOX1 区域和宿主细胞 AOX1 基因的同源序列之间。大多数时候,只会发生一次交叉事件,但也有 1% - 10% 的情况,会出现多次插入。
(三)表达筛选
-
测试不同菌株
:完成整合后,要对不同的转化子进行初步测试,看看哪个菌株最适合表达目标基因。这时候可以通过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判断各个候选菌株的表现。
-
优化表达条件
:找到最适合的菌株后,接下来就要优化表达条件。这包括调整培养基成分、温度、pH 值等,其中甲醇浓度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激活 AOX1 启动子的诱导剂。精确控制甲醇的供给速率才能保证高水平表达。生产重组蛋白至少需要 0.5% 浓度的甲醇,想要蛋白完全表达,浓度得控制在 2 - 2.5%(wt/vol)。甲醇浓度要是超过 5%,对细胞有毒,会让甲醛和过氧化氢积累,最后细胞就死了。要是甲醇浓度太低,又会导致异源蛋白质被蛋白酶降解,产量也就降低了。另外,毕赤酵母生长的适宜温度是 28 - 30°C,超过 32°C,就可能对蛋白质表达诱导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话细胞也会死亡。
表3:适合毕赤酵母作为一种来生产重组生物分子的宿主
-
选择表达方式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择让目标蛋白分泌到培养基里,或者留在细胞内部。如果是分泌型表达,可能还得优化信号肽序列,这样能提高分泌效率,减少蛋白在细胞内聚集。要是胞内表达,就要多想想怎么把目标蛋白高效地回收和纯化出来。
-
评估表达产物质量
:可以用 SDS - PAGE、Western blotting 这些常见方法,检测目标蛋白的分子量和纯度。同时,结合功能测试,比如测测酶活性,来看看它的生物学活性怎么样。
总的来说,毕赤酵母是个很不错的真核表达系统。它基因表达能力强,翻译后修饰机制完善,操作简单还省钱,在蛋白质表达领域潜力巨大。通过精心设计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改进分泌途径,研究人员已经能用它大规模生产多种复杂蛋白质,而且质量还很高。另外,毕赤酵母遗传稳定性好,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能长期稳定地工作。
不过,毕赤酵母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特定蛋白质可能没办法正确折叠或者成熟,这就限制了产量。对于那些特别依赖复杂 O - 型糖基化等特殊修饰的蛋白质,毕赤酵母的表现就不如哺乳动物细胞了。所以,未来还得继续研究,想办法提升毕赤酵母的表达性能,尤其是在改善蛋白质折叠环境、增强翻译后修饰能力这些方面取得突破。
三、毕赤酵母蛋白表达系统展望
未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学不断发展,毕赤酵母有望变成更智能、更个性化的蛋白表达 “超级工厂”。
-
开发新型调控元件
:利用像 CRISPR/Cas9 这样厉害的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创造出更多不同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这样就能更精准地调控基因表达。还能引入人工合成的响应元件,让毕赤酵母在遇到特定刺激时,能自动启动或关闭目标基因的表达,变得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
强化翻译后修饰能力
:通过引入新的修饰酶,或者改造现有的修饰路径,毕赤酵母就能更好地模仿哺乳动物细胞的复杂修饰过程,适用范围也会更广。另外,利用代谢工程调整细胞内的代谢流,也能间接影响蛋白质的修饰,让最终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
推动工业化应用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给生物医药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材料。同时,加强和其他生物技术平台合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让科研成果更快地变成实际生产力。
毕赤酵母作为成熟的蛋白表达系统,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相信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它以后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