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平台
嘉宾:宋雷,唐宋大数据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出
席由经济逻辑主办的 2017 首届金融衍生品逻辑峰会发言内容 ,
由经济逻辑出品,转载联系微信lzc_0126,否则视为侵权处理。
首先,非常感谢经济逻辑的邀请,看到今天到会的多是业内非常资深的人士,很好的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行业到底有没有逻辑?我觉得我可以拿我的观点,或者拿我的预测来说明这个问题,拿历史复复盘。年初时候,认为单边向上,大家看我原来的文章,
3
到
4
个周期结束一个上涨大方向,每次涨跌幅回归价格在
50%
左右回归。第四个
30
度角,以价格定一个锚,往上走的过程中,上去一波往下回转,大家认为可能会穿破上次底部,当时我们认为不可能,所以我们认为价格锚,价格底提出这个观点。
今年年初发表了预测,今年总体行情可能是两个行情,两个周期,去年
3
到
4
个,今年是两个周期,今年价格回归点位在
15%
到
20%
。这两个大周期也不是单边结束,每个里面包括
3
到
4
个小周期。市场这种结果跟我们年初预测有一些不太一样,到
5
月份为止不太一样地方,主要是一个,就是节奏上跟我们预测有点不太一样。我们原来预测
4
月中下旬,拐头往下,有周期性反复,但是单边向下。然后这个周期提前了,基本两周左右,但是我个人有三个观点,我很坚定。
第一个,今年还是向下行情。
第二个,螺纹钢作为黑色系的核心品种,是个天然大空头,不是我本人是大空头,我本人是研究产业逻辑,我没有多,没有空,如果说资产配置黑色系是最适合的。多头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空头是一个永远现象,最起码十年之内是这样。
第三个,黑色现在参与度博弈主体越来越多,我们很难找到一条直线从这头看到那头
。比如我们以一个年度作为周期来看,可能看到单边向下或者向上,一定是不断的平反这种反复。这里面背后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我说单边向下或者空头,其实我在去年年初时候,提出观点从
2016
到
2018
年三年大的熊市下大的反转行情。其实行业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会因为去产能解决,这里面两个主要观点支撑。第一个观点其实我们中国的钢铁行业不是非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在这个不能完全进行交易的这种大行业里面,其实我们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在成本利润核算上我们是存在着这样不均衡。非要我们国企改革改制完成以后,这个核心矛盾才能完全解决。第二个,我们的中国现在钢铁产量释放能力超出大家想象,在我们大家对产能预估范围之内,我们的实际产量可以比大家预估增加
20%
到
30%
没有问题。比我们国家实际钢铁产能多释放
2
亿以上的产量没有问题。我们通过高炉环节包括转炉环节提高利用系数,我们可以把它的产量提高。这里面还没有把废钢加进去,废钢大家知道我们现在
2016
年社会蓄积量已经
80
亿吨,现在一年的废钢利用是
1.6
亿吨。短流程炼钢替代长流程炼钢是一个趋势,如果每年增加短流程,再加上长流程我们这种释放。如果在需求端增加
1
亿吨,看我们需要多少投资,我们固定资产投资
1
万元拉动钢材消费可能是
150
公斤,基建是
200
,铁路是
300
。如果你要增加
1
亿吨需求钢材量,你至少需要投资
5
到
6
万亿。
我们这样投资机会不多,但是产量释放能力,对不起,我是给你多加
3
、
4
亿吨没有问题,所以基于大逻辑判断,我认为就是这样。
其实我们现在给出策略,这个时候就是空螺纹多原料,甚至多卷板。我们从煤焦角度来讲,再往下跌
10%
,就是铁底。铁矿石
45
美金就很硬了,跌到
40
美金概率太小。但是螺纹钢
30%
、
40%
水分没有问题。半年时间一定可以回归,大家相信钢铁产业能力,自生态的能力超出我们每个人的想象,是非常强大自生态系统,有自我修复能力,半年时间任何背离都可以修复掉。
钢铁行业有一个确定,有两个不确定,一个确定是,供给这一块容易把账算清楚,数据搞明白。我们统计了
400
多座高炉,每天观察开工率,一算释放产量很清楚,这个各家差不多没有问题。但是需求我们都不清楚,我们现在需求靠国家统计局上来的各种数据汇总起来,这个数据一个是滞后,一个是淹没了很多中间消费层次钢材需求,比如间接出口这些;再一个,数据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