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为人关心的话题无疑是美国对华为实施的禁令。尽管华为技术实力强大,在全球化专业分工的背景下,仍然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自主创新的国产替代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心。
5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登上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讲台,主讲当下热点的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其中,视联动力的自主创新技术就被倪院士重点提及,其表示:“视联动力解决了我们在网络上快速传递视频的问题,这是我们中国的公司首先做出来的,广大群众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视频通信。”
据了解,视联动力一家在视频通信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4月8日,视联动力申请科创板上市获上交所受理。该公司主要从事“视联网”系列高清视频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视频融合、应急指挥、信息发布和示范教学等。视联动力的视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也被国办“互联网+监管”总平台选为其中视频专网方案的建设方案,提供全国范围内的“非现场监管”的功能。
与国内同行不同,视联动力是该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通信协议、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清视频通信企业。除了自主创新外,由于视联动力是采用主动安全管理的“V2V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对于政府、运营商等用户来说,安全性、稳定性是其首先考虑的因素。或因于此,政府机构占视联动力营收比例较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当下,该公司或将因而受益。
华为风波,令国内上上下下掀起一波自主创新风潮。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受制于人”的硬科技公司,成了重要的投资选择。比如在A股市场,投资者们就炒起了“自主可控”概念。
不仅是投资者们在炒,院士对网信领域国产化也特别关心。比如倪光南院士,其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曾任联想首任总工程师,为联想技术派路线的代表人物。
近日,倪光南在“中国网信领域的创新机遇”的主题演讲中,就讲述了国产化能不能替代GPS、Wintel、IOE(IBM、甲骨文和EMC)等话题。其中,倪光南院士就提到了视联动力研发的“视联网”技术。他表示:“很高兴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网络——视联网。它可以保证高清晰视频无障碍传输,以及实时控制几千公里之外的高清摄像头,而且没有任何延迟,也能通过这项技术开远程视频会议等等。”
“视联网”之所以为倪光南院士看中,主要还是因为其“自主创新”含金量高。
据了解,视联动力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清视频通信协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公司采用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了视联网“V2V”协议,目前已发展成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通信协议的高清视频通信企业。
与同行相比,视联动力提供的是一整套产品与服务,该公司向用户提供视联网交换服务器、视联网应用服务器、视联网终端设备以及标准以太网交换系统等。而视联网平台里采用的全部技术,包括视联网号码分配体系,均为自主创新且已在全球多地申请专利保护。
也就是说,视联网通信所需要的设备,基本都掌控在视联动力自己手中。
在视频通信领域,很多公司只是提供终端服务的产品,而上游核心产品和芯片把控在其他公司手中。一旦上游供应商卡了脖子,终端服务也很容易中断。相对而言,视联动力通过自主研发视联网“V2V”协议,建立起由自己产品组建的视联网高清视频通信系统。
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的:“核心技术创新一定要抓住关键技术的“牛鼻子”,必须要坚持自力更生来突破核心技术。”
截至目前,视联动力已经取得81项专利授权,263项软件著作权吗,并且还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独立承担过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视联动力这套视联网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自主创新、结构性安全,因而更受政府、运营商、集成商以及对安全性更为重视部门的青睐。
首先,这套技术不同于IP架构,而是基于“V2V”视联网通信协议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次,与主流的相比,视联网的安全性更可靠。据了解,目前主流的TCP/IP协议基于的通信网络采用“先通信、后管理”的工作机制,在系统安全方面通常采用升级补丁、查堵漏洞等方法进行,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及其产生隐患。
“V2V”协议则采用主动性安全理论,通过“先管理、后通信”的工作机制对每次服务单独进行通信许可,实现设备与用户数据的完全隔离,最大程度地防止了传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安全风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发布的《中国视频通信行业概览》显示,视频会议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势下,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管是智能政务、智慧商务,还是智慧社区,视频通信都将是必不可少的的组成模块。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
由上文可以看出,视联动力的产品较为契合于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政府视频会议市场。
该公司业务似乎也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得以快速扩张。2014年至2018年,国内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及服务市场规模从2309.0亿元增至11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高达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