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ven_shi
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 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变得更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DeepSeek,紧急声明!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DeepSeek,紧急声明!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桂林市委书记李楚谈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计划 ·  2 天前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2 天前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2 天前  
酷玩实验室  ·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哪吒2》凭什么? ·  2 天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3 天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ven_shi

关于暂住证历史的资料可以做个参考。也算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模式-20241008090147

sven_shi  · 微博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08 09:01

正文

2024-10-08 09:01

关于暂住证历史的资料可以做个参考。也算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我刚看人写孙志刚的事情,就想起前段时间有位老师给我讲北京房地产时的一些事情。她和我说现在的年轻人(90年以后出生的)普遍都对80-90年代有“虚假的记忆”。他们认为那个年代机会很多,“阶层不固化”。她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80年代读的大学。长期在媒体口,所以算得上见多识广。

她首先给我看了一篇非常冷门的文章,内容是2001年时一个程序员在私人博客上写的自己离开北京的经历。2000年时的程序员肯定起码都是高学历者,收入也不错,但是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拿的是最低等的C级暂住证,随时随地要担心被拉去昌平挖沙子。

这篇文章里面很多的“故事”在我粗读来看都是匪夷所思的。因为我没有那段时间的真实经验。可是从文章的来源来看,这些故事的可信度非常高。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但是它就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我之前给这位老师写过篇关于房地产和社会的分析文章。我在里面把房地产比喻成“新时代的阶级标志物”,是大家看得到摸得着的“阶级”。什么样经济阶层的人就是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一个外来务工者走进北京,看看他家里有多少钱,就大概率知道他的未来了。

很多人光看这个很容易就会有一个直观判断叫“阶级固化”。可是她的观点不一样,从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她觉得这是一种阶级松动,我们整个中国的流动性都在越来越大。

这个和我的认知不一样。她为什么那么想?

她8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多少人能考进大学?录取率低得惊人。可是考上北京的大学就能留在北京吗?当然不可能。当年大学生培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来是国家包分配的。毕业了没找工作这个说法的。你想留在北京,可是你自己没得选。

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

结婚。

找个有北京户口的结婚,接下去你分配工作就可以在北京了。大学生改变命运想留在北京,那个年代就是靠结婚的。

我对这段历史不熟悉,所以听得就很懵。接下去她又继续教育我,说她为什么觉得我有些话题不该写。就像你经常可以看到我写比如非婚生育。这类话题他们媒体上基本不碰的。像我就觉得国家政策都允许非婚生育了,户籍登记制度都完善了,我为什么不能写,为什么不能把这个东西告知大众呢?女孩子为什么还要把生育和结婚混在一起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