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Club,分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1;QQ群:13539691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者语
报考MBA通常需要提前一年准备,对于学霸来说前前后后也得有半年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专业的MBA考前辅导课程和向过来人学习取经,是成功走进商学院的重要举措。
我们一起来看看学霸级人物2017复旦MBA新人熊家美的入学面试分享。
作者:熊家美,2017复旦MBA
去年的这个时候,带着长久以来的心愿和梦想,刚结束月子的我一个人悄悄溜去参加了复旦、交大的宣讲会。梦想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有两个宝宝的我(大宝幼儿园小班,小宝刚满月)在产假期间,通过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后有幸拿到交大和复旦两所学校MBA面试的C2。
如果说当初我有相当部分信心和勇气来自于复旦MBA官网看到的另外一位新手妈妈的成功经验分享,那么此刻我想将自己所有的正能量接棒传递给后面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位同学,如果我都可以做到,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寻找初心,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痛苦的,梳理过去更是痛苦。这个过程只有自己可以帮到自己,因为老师只能从你已经整理出来的文字中给出点拨意见。求是关老师的要求是网申资料没有经过整整24个小时的思考和准备就不用拿给他看,到现在我依然清楚记得自己那段时间每晚在孩子们睡后拿出笔记本拧开台灯,开始码字,一点一点地将自己抽丝剥茧……关老师说,好的网申资料最终像是经过打磨的艺术品,字句标点都富有美感。
非常感谢这个痛苦的过程,我这个完美主义者终于在第二批截止日期前提交自己满意的材料。如果把复旦比作女神,这些几经思考、斟酌、修改的资料洋洋洒洒近万言,不就像给女神写的情书,不经一番费思量,哪得女神垂青眼?
经过充分准备的网申绝对能给个人面试优秀打下夯实基础。
展现内心真诚,拒绝头上长角
1. 个人面试
这里我特别感谢求是关老师的个人面试指导课!很多同学们都说光是这个部分已经值回票价,它不仅对这次MBA面试有直接指导作用,还对今后的每一次面试都有帮助,这是一次梳理过去轨迹和拔高未来的宝贵机会。
复旦个人面试回忆:
尽管我自认为已经充分准备,而且经过求是的三轮不同校友老师的模拟个人面试演练,但是最终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还来不及说到亮点就被喊停,真正被问到的仍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题目。
一位校友老师(企业高管)和一位复旦教授组成的个人面试官,他们看着和蔼可亲,实则笑里藏刀,特别是校友老师更喜欢问有难度的问题,而且连连追问,比如:师范专业怎么选择非师范工作?有人说:一等人才去企业,二等人才才去学校,你怎么看?你认为如何将优秀的人才留在教育系统?我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想过这类问题,现场回答得没条理也没深度,但是还是很真诚地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2. 小组面试
求是设置了线上和线下组面演练,还设计了线下讨论奖品——复旦小熊,这个奖品实在太有诱惑力,每天中午发布案例后,大家下午有时间会提前做些功课,提前把要说的整理好,到了晚上八点就开始噼里啪啦搬砖,场面特别热烈。最后大家投票给发言对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人,投票数量最多的人获得小熊。
我们面试班的同学们都把这个可爱的小熊当做面试吉祥物了,讨论地热火朝天,而遇到主题恰逢自己行业的同学往往是主场开挂,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深刻的行业洞见。感谢小伙伴们的投票,我在唇枪舌剑中赢得一回小熊,虽然它可以在复旦的纪念品商店中买到,可是这种方式获得的意义非凡。
小组讨论对于从事销售、市场类工作的同学是强项,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却是短板。充分的线下讨论给了大家反复模拟演练的机会,因为谁都无法提前知道自己将遇到麦霸还是沉默者。我刚好属于不善言辞的后者,我自己利用零碎时间观看和收听了之前学长分享时推荐的一些财经节目,如《财经郎咸平》、《听见吴晓波》、《解码财商》、《头脑风暴》、甚至辩论大赛、演讲比赛、和综艺节目《奇葩说》,让自己对各种热点经济话题多些了解,防止出现生僻话题梗住。
我们第二批面试班有几位积极热心的同学还自发组织了学习小组,提供公司景观会议室,进行了好几次案例讨论,让平时很Shy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锻炼,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听说求是第一批面试班中,有同学们每周都从外地赶到上海自发组织讨论案例,如此积极的态度和行动真是感染每个人。
复旦小组面试回忆:
我面试的那天,竟然真的遇到了两个“奇葩”,他们俩真不知道是从哪个培训辅导机构来的,一上来一个“表哥”不停掐表,另一个“麦霸”安排每个人的发言!大家都不喜欢这两个人,却无可奈何。我明显感觉到这个时候如果表现出抵抗反触情绪,以及试图夺回话语权都让老师不悦,而最后有位女生笑着调和带动整个团队的气氛,即使自己发言内容质量不高,也让评委老师们眼睛一亮。复旦不喜欢头上长角、锋芒毕露的人,喜欢能调和、带动整个团队气氛的人。
个人对面试结果其实有些意外,个人面试自认为发挥不佳,回答得不够好,但结果优秀,小组面试恰逢自己平时关注到这个案例(香飘飘奶茶),侃侃而谈,一共三轮发言,每次发言都是有条理有深度,但是结果一般。
个人对面试结果其实有些意外,个人面试自认为发挥不佳,回答得不够好,但结果优秀,小组面试恰逢自己平时关注到这个案例(香飘飘奶茶),侃侃而谈,一共三轮发言,每次发言都是有条理有深度,但是结果一般。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KKs8J7VH9z1ziaT2DXpS6gRwrZdchgnnOT5Z4jFX05UomVdMNicRUK4l8wBHNljQtZuUGuTnuONffvCIHGWZohw/0?wx_fmt=jpeg)
求是有交大的校友老师,会有针对性举行两次交大面试课,一次解读交大游戏规则,一次模拟案例讨论,给我们揭开交大的神秘面纱,如果没有听过他说课,我这个文理科偏科严重的人压根不会去尝试申请交大,更不会料到自己能在竞争激烈中拿到优秀。有了复旦的面试经验,再去交大面试,感觉自信笃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