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纳米人
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纳米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4 天前  
中国中医  ·  浙江:推广试点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应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纳米人

终于再次登上Nature,纳米合成这次借用了诺奖技术!

纳米人  · 公众号  ·  · 2018-06-21 07:51

正文


第一作者:Kai Ma

通讯作者:Ulrich Wiesner

第一单位:康奈尔大学(美国)

研究亮点:

1.自组装得到尺寸约10 mn的高度对称、超小尺寸SiO 2 纳米笼。

2. 通过冷冻电镜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确认这种纳米笼的存在,这很可能是单颗粒3D重构技术 首次运用在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2.组装方法具有优异的普适性,可以很容易拓展到其他各种无机纳米笼的体系。

纳米合成的黄金十年早已不在,如今想要在纳米合成上有所突破,不是做Library,就是要有高超的技术手段。作为纳米合成中的重要手段,自组装使DNA、RNA或蛋白质得以构建高度对称的多面体纳米笼结构,在生物和医药领域发挥重要应用。其中,冷冻电镜技术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是这类研究的两大关键。但是,单颗粒3D重构技术一直以来都应用于有机生物体系,还没有拓展到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有鉴于此,美国康奈尔大学Ulrich Wiesner团队结合冷冻电镜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实现了高度对称、超小尺寸、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的普适性自组装。


图1. 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结构

研究人员首先以CTAB/TMOS/TMB形成胶束,调节初始pH到8.5,然后反应后的pH降低到中性。更低的pH加速硅烷凝聚,得到2 nm左右的SiO 2 团簇。合成的关键在于,前驱体的快速水解和凝聚。

经过透射电镜、冷冻电镜的观察,以及单颗粒3D重构等技术,研究人员确认了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结构的存在。至于纳米笼的形成,则是由于带负电荷的SiO 2 团簇倾向于吸附到正电荷的CTAB胶束表面,以胶束作为模板进行自组装得到。

基于以上认识,研究人员成功将这种自组装技术拓展到其他无机纳米材料领域,实现了Au、Ag、V 2 O 5 等多个体系,得到了高度对称的相关纳米笼结构。


图2. SiO 2 纳米笼的透射电镜和冷冻电镜表征


图3. 十二面体SiO 2 纳米笼的单颗粒重构


图4. 普适性拓展到Au、Ag、V 2 O 5


总之,这项研究为硅基无机纳米材料的构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系列化构筑单元,并将为医药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KaiMa, Ulrich Wiesner et al. Self-assembly of highly symmetrical, ultrasmallinorganic cages directed by surfactant micelles. Nature 2018.


深圳华算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为海内外 纳米 催化 能源 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材料计算模拟整 体解决方案。目前,华算科技已为全国60余个高校科研团队提供数百个优质解决方案,涉及功能纳米材料能带结构、吸附能、键长及电荷密度等百余种理论计算模拟。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