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总部位于首都北京的文化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艺术创意产业企业。引领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产业,以艺术会展赛事、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意产业平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艺术产业多元化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10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市场

“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盛大开幕

艺术市场  · 公众号  ·  · 2018-12-21 22:42

正文


点击标题下「艺术市场」关注我们


“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 海报


“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于12月18日下午15:00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来自中国民生银行、学术界、艺术界及各大相关媒体的众多嘉宾莅临现场共襄盛举。该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8年末压轴大展,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苏州尹山湖美术馆协办,安盛天平保险支持。这是首次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艺术进行系统大规模的梳理,水墨艺术40年发展历程在展览中得到较全面呈现。


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首先致辞。洪崎表示今天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十周年,四十年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创造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奇迹。中国民生银行美术机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举行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水墨艺术的代表性作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群体形象,系统梳理了40年来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脉络,浸透着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追求及责任,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他同时表示民生银行开展文化公益已十年有余,经过不断探索,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公益,并走在了当代艺术的前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强国之道,是实现中国梦之神。所以坚持文化自信,倡导文化引领,弘扬中国精神,是民生现代美术馆的社会责任,更是中国民生银行的历史使命。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开幕式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水墨画不仅是中国美术的画种,更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水墨除了特殊的工具以外,实际上跟中国阴阳合一的中庸之道有着直接的关系,跟中国的宣纸、毛笔有着直接的关系,跟中国象形文字发展来的字画合一的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关于水墨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同时表示,这个展览依靠民生银行的品牌信誉,策展团队的细致工作和诸多机构及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画院拿了很多馆藏的精品参加展览,很多是第一次拿出来展出。他代表国家画院向此次展览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开幕式致辞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在开幕式现场,向公众介绍了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的背景、筹备情况和展出情况。周旭君表示,水墨艺术是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符号与象征,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墨艺术在继承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吸收,有了重大的当代性发展,引起东方西方的高度关注。美术馆推出这个展览,希望以40年的时间线索,系统梳理呈现水墨艺术变革发展的动态历程、多样形态和丰富面貌,以此引发并促进对中国艺术40年发展变革的讨论与思考。周旭君同时还介绍到,这个展览是美术馆开馆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也是面临困难最多的一次。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水墨艺术”这个具有中国精神灵魂的视觉艺术进行40年学术梳理,实现一个集大师名作荟萃的历史性展览,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无论是理论研究、学术梳理工作机制的形成,还是作品征集实现的广度难度,空间规划、资金筹措、安防保障等等,许多环节都遇到了事先无法预计的困难。正是因为有深耕学术、专业超强的的策展人和学术委员团队,有敬业奉献、迎难而上、争创一流的美术馆团队,有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的机构的鼎力支持,有民生银行的坚强后盾,才让诸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如果没有各方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如果没有各方的文明开放姿态,如果没有对本次展览文化与学术价值的认同,实现这样一个齐聚众多大家名作的历史性展览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这个展览不仅是北京民生的展览,更是聚集了艺术界心愿的展览,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促成了展览的最终落地。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开幕式致辞


此次展览“中国画单元”策展人张晓凌在致辞中表示,这个展览是一个史诗级的大展,如果不看这个展览就根本无法理解中国水墨40年是怎么过来的。张晓凌认为水墨40年取得的成就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大时代,第二是大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全球化的格局,第三是不断地向民族文化回归、认同和激活的历史过程。他最后给这个展览做了三句话的定位:呈现中国水墨语言变革创新的历史,呈现当代艺术观念不断变革的历史,呈现几代艺术家自我个体成长的历史。


此次展览“中国画单元”策展人张晓凌开幕式致辞


此次展览“新水墨单元”策展人鲁虹在致辞中表示,完成一个水墨40年历史的展览是难度非常大的事情,他大学是学水墨的,也写关于水墨发展的书,但是从没有想过能够做一个这样的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的能量和美术馆团队的力量,让这个展览最终落地。鲁虹向展览团队、学术委员、参展的艺术家、众多支持机构以及为这个展览作出贡献的所有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次展览“新水墨单元”策展人鲁虹开幕式致辞


展览学术委员代表贾方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画有自己的特定概念和规范,而水墨画实际上是从中国画的这个概念里面分离出来,以一个画种的方式成为了大家可以接受的东西。同时水墨画作为画种,解放了一大批用水墨作画的艺术家,又产生出新水墨的概念。新水墨可以不用水墨和不用毛笔作画,只要这个艺术家在精神上想寻求一种传统,其实就在新水墨的范围之内。贾方舟同时认为新中国画是相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概念,新水墨相对于水墨画的概念,这个展览的成功在于把新中国画、新水墨画融合在一起,正好体现改革开放40年我们所走过的路。展览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水墨成果,因此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览。


展览学术委员代表贾方舟开幕式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靳卫红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名生于60年代、成长于80年代的艺术家,她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世界看的阶段,也曾经觉得中国水墨可能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表达了。当她有机会大量接触西方世界后,才发现我们自己其实有很强的上下文,有很强的艺术观看的立场,这个是别人没办法替代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她从来就没有再离开过水墨,这不仅是个人的绘画经历,也代表了一代人在水墨上的坚持。靳卫红同时向美术馆团队和策展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艺术家代表靳卫红开幕式致辞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学术部负责人陈昱主持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前,美术馆举行了此次展览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策展人张晓凌和鲁虹主持,新中国画单元学术委员王镛、尚辉、高天民、孙津、钱晓鸣,新水墨画单元学术委员贾方舟、孙振华、阿克曼、冀少峰、赵力、吴洪亮、柳淳风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对中国水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学术研讨会现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民生以这一历史性机遇为契机,从去年开始筹备“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的工作,希望以40年的时间线索,系统梳理呈现水墨艺术变革发展的动态历程、多样形态和丰富面貌,并通过展览进一步引深理论研究,推动艺术创新发展。去年十月,该展览荣幸地列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的资助项目。


策展人张晓凌、鲁虹为媒体和观众导览


此次展览分“新中国画”部分”和“新水墨”部分,前者由张晓凌先生担任策展人,后者由鲁虹先生担任策展人。展览是历史上首次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艺术作系统大规模的梳理展示,共呈现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182位,200组件作品。这些优秀作品或进入国家、省市政府美术馆的公共收藏体系,或是艺术家、藏家的至爱珍藏,作品资源与征集难度达到了北京民生开馆以来所有展览之最,很多作品都是机构的镇馆之宝。展览得到了包括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上海中华艺术宫、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合美术馆等10多个艺术机构以及众多艺术家及收藏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次展览的展期为2018年12月18日至2019年2月23日。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新中国画版块(部分作品

曾宓《山区小景》98cm×98cm 中国画


方骏《秋云万里》67cm×138cm 中国画


冯远《心幡》146cm×268cm  2014


关良《今日欢呼孙大圣》138cm×69cm 中国画


韩硕、施大畏《人物图》200cm×464cm 中国画


黄秋园《山水》133cm×90cm 中国画


黄胄《织网姑娘》70m×45cm 1978年


纪连彬《云山之四》210cm×146cm 纸本水墨 2011年


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130cm×69cm 中国画


李苦禅《白鹰》136cm×69cm 中国画


李少文《山鬼图》101cm×81cm 中国画


刘勃舒《五马图》138cm×68cm 中国画


刘海粟《荷花》127cm×66cm 中国画


卢坤峰《育雏图》68cm×46cm 中国画


陆俨少《巫峡云涛》176cm×94cm 中国画


聂欧《有雾轻轻散去》68cm×136cm 中国画


潘公凯 《今宵明月》970cm×180cm 2016


潘絜兹《文天祥像》157cm×84cm 中国画


王明明《晚霜幽寂静》


王子武《曹雪芹》100cm×101cm 中国画


魏紫熙《王维诗意图》136cm×68cm 中国画


吴冠中《山水》91cm×68cm 中国画


吴作人艺术基金会《牧驼图》国画 68cm×92cm 1977年


谢稚柳《松谷鸣泉》96cm×60cm 中国画


许勇、顾莲塘《蔡文姬胡笳十八拍》146cm×367cm 中国画


于希宁《梅竹图》130cm×68cm 中国画


袁运生《海边游泳的人》纸本水墨 69×138cm 1983


张仃《玉屏楼》136cm×68cm 中国画


张桂铭《花鸟》138cm×68cm 中国画


赵无极《无题》102cm×104cm 中国画


中央美院美术馆 胡明哲《高原的歌》


中央美院美术馆 贾又福《太行山高》


中央美院美术馆 蒋采苹《叶浅予先生》


周韶华《黄河魂》80.5×93cm 纸本水墨设色 1981


朱理存《踏歌图》112cm×90cm 中国画


朱屺瞻《水仙》124cm×62cm 中国画


卓鹤君《峡江秋晚图》75cm×143cm 中国画


新水墨版块(部分作品)

方力钧《2016-2018》 364x580cm 纸本水墨 2018


谷文达《静则生灵》印刷体书法,遗失的王朝系列  274.5×720cm  宣纸,墨,纸背木板装裱 1984-1985年


黄一瀚《中国卡通一代》 246×248cm 宣纸水墨 2004年


李津《光环组画之二》水墨、布面设色 100×65cm 1993年


李孝萱《股票!股票!》纸本水墨 278×625cm 1999年


林延《希望重⽣#1-天枢》墨、宣纸、线、灯 3.5×4×3m(高度可变) 2017年


刘进安《查无此人》97×97cm 纸本水墨 1989年


刘庆和 《流星雨》220×170cm 1999 纸本水墨


卢沉《清明》133×133cm 中国画 1990 北京画院藏


卢辅圣《国色·端》198×103cm 工笔 2014年 湖北美术馆藏


蒲国昌 《赶场》68×68cm 纸本水墨 1985年


邱志杰《重复书写兰亭序》 水墨影像 尺寸可变 1990-1995年


尚扬《董其昌计划—20》 360×3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08年


沈勤《师徒对话》124×151.5cm 纸本设色1985


田黎明《小溪》 纸本水墨 180cm×90cm 1987年


王川《1997NO.2》97×179cm 1997年


武艺《辽东组画》 纸本水墨 138cm×70cm 1992年


徐冰《背后的故事:江山万里图》 综合媒材装置/磨砂玻璃后的各种材料及装置   152×932cm 2014年


阎秉会《“椅上江山”之三》 宣纸墨汁 178×98cm 1995年


杨诘苍《飘逸的城市》绢上水墨及矿物颜料 布面粘裱 280×160cm×6 2008年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藏


张羽《悬置在空中的指印》(装置) 700×100cm×36 宣纸、植物质颜料 洛杉矶会展中心 2014


周京新《企业家》纸本水墨 92cm×68cm 1995年


周韶华《九龙奔江之一》 纸本水墨 144cm×365cm 1998年


周思聪《矿工图之一王道乐土》 178cm×238cm 1982年 北京画院藏


朱振庚《客邮》 纸本墨彩 270×120cm 1997年


左正尧《南方》纸本彩墨 90cm×120cm 1992年

“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 海报


欢迎订阅 2019 《艺术市场》,微店订阅优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