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邱震海
分享我对时政问题的看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破门亮灯”,官方致歉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哈尔滨亚冬会今晚开幕!山西选手姜鑫杰出战单板滑雪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哈尔滨亚冬会 | 宁忠岩、刘梦婷将担任旗手!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突发讣告!感动众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邱震海

CGHK Insight 洞察对话 | 特朗普2.0对华“交易”:经贸让步与俄乌停战的双重施压

邱震海  · 公众号  ·  · 2025-01-23 18:26

正文

撰稿:香港全球化中心研究员 谢遥东 排版:陈诗敏

“本质上作为一个‘交易型’领导人,特朗普可能要求中国向俄罗斯施压,在俄乌停战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简称 AEI)高级研究员扎克·库珀博士(Zack Cooper)在香港全球化中心(Center for Globalization Hong Kong, 简称 CGHK)于1月23日主办的线上研讨会上表示,“因为他关注的是美国的具体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冲突。”鉴于此,特朗普或许还会要求中国在贸易顺差问题上做出显著让步,以此避免更高的关税措施。

另外,为促成中美双方领导人尽早会晤,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淡化意识形态的交易型策略,而中方同样需要作出相应实质的让步和牺牲。“据我的观察,特朗普确实更倾向于与那些能够快速达成协议的强势领导人合作。”库珀认为,尤其在贸易谈判中,特朗普更愿意直接与‘可以拍板’的领导人对话,而非与建制派、制度化的谈判团队周旋。

2025年1月23日,香港全球化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特朗普第二任期首个100天政策议程的线上研讨会。此次对话由香港全球化中心(CGHK)研究员 谢遥东 作开场致辞,CGHK创始人 邱震海博士 主持,邀请了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扎克·库珀博士(Zack Cooper) 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朱锋教授 ,共同探讨特朗普回归后对全球局势的潜在影响。本次讨论涵盖了中美关系的交锋重点、中美俄在俄乌冲突中的互动、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特朗普个人与团队的治理风格等议题。

香港全球化中心 CGHK I nsight 关于 “特朗普‘百日新政’:美国外交政策如何走?” 的洞察对话会议截图

特朗普2.0下中美互动重“交易”,中国或需在经贸上显著让步

针对特朗普上任100天内访华的传闻,库珀表态称:“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在他任期的前100天内出访中国可能性较低,原因在于特朗普在竞选中承诺的主要政策多集中在国内事务,例如边境移民问题和加速出口等优先事项,所以很难让特朗普在这一阶段花费数天时间专门访问中国。”因此,在库珀看来,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内部可能建议他先访问一些盟友国家,再考虑中国之行,或发生在今年晚些时候,甚至下一年。

朱锋则认为,在这种中美双方的谈判局面,中国需要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制造业与技术合作模式,以缓解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当前贸易磋商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美国的 ‘高科技民族主义’ ,朱锋解释道,“高科技领域的限制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而华盛顿在这方面并没有退让的迹象。”对此,朱锋建议,中方应对特朗普的政策需要保持灵活性,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领域的应对上,同时在中美之间的谈判需要在保持韧性的同时避免全面对抗,争取在关键问题上寻找妥协空间。

俄乌战争有望尽早结束:中国应在俄乌停战上发挥更积极作用

关于俄乌战争,库珀分析了特朗普的潜在立场。库珀称,特朗普政府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战争尽快结束,但他希望俄罗斯能够做出必要的妥协。这意味着特朗普可能要求中国向俄罗斯施压,以促使其接受更有利于停火的条件。然而,从现实来看,这一要求实现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中国在中俄关系中承担的战略角色和中美关系中的博弈,使得这种压力的可行性受到限制。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不能在结束战争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特朗普团队可能会对中国的作用持保留态度。甚至可能进一步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或者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这将使中国处于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困境中。

朱锋教授强调,如果战争继续拖延下去,中国的经贸利益将继续受到影响。因此,尽早结束战争符合中国的利益。他提到,中美俄三方或许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合作形式,例如通过联合推动停火谈判,为各方带来积极成果。尽管如此,他也坦言,中国对俄罗斯的施压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需要通过与美国展开新的互动来寻找平衡点。在中美关系方面,他建议中方保持灵活性,以适应特朗普政府可能提出的不同议题。

特朗普团队的风格与治理特点:极具个人化且具有震撼性

库珀指出,特朗普更加注重个人关系,例如他与印度总理莫迪的密切互动,这种基于强势领导人之间化学反应的外交方式将继续对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与拜登时期的高度可预测性不同,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任期预计将更加不可预测。他提到,特朗普偏好在团队中引入不同意见者,并由其个人裁决。

库珀补充道,区别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特朗普2.0团队内部确实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与他的第一任期不同,这一次他的团队更忠于他。例如,现任国务卿鲁比奥和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在对华政策上持强硬立场,但他们会完全按照特朗普的指示行事,而不会像上一届政府那样与特朗普“唱反调”。这种风格使政策的实施更加灵活但也充满变数。

朱锋补充道,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三大派系——技术精英、鹰派保守派和务实派——可能在核心议题上产生分歧。例如,特朗普个人倾向于避免高成本的战争,但部分鹰派团队成员可能支持有限的军事行动,从而在战略目标上形成矛盾。这种内部张力可能影响政策的连贯性。

特朗普政府的新变量:台湾问题适度边缘化?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敏感议题之一。库珀指出,特朗普团队内有多名长期支持台湾的高官,例如负责亚洲事务的副国安顾问黄之瀚具备浓厚的台湾背景,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可能更趋强硬,更不会通过与北京“协商”的方式来讨论台湾未来的归属。然而,库珀研判特朗普更希望避免直接引发台海冲突,通过明确表达对台湾的短期安全支持,确保台湾不会遭受强制性的或胁迫的攻击。换言之,即美国可以用对台湾的短期保障来换取对中国的长期承诺和战略保证,以此寻求平衡。

朱锋则指出,台湾问题对中国的政策表达以及中国领导层而言都是高度敏感的。中国需要在台海问题上避免冲突升级的同时,保持政策的一贯性,且双方领导人可以就此问题达成某种新的共识。因此,朱锋建议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务实的外交互动,将台湾问题从聚光灯下适度边缘化,而不是始终让其成为两国关系中充满火药味的议题,为双边关系创造更多建设性空间。

未来四年,中美关系需重新定位,在复杂压力下寻求突破

在总结中,双方专家一致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但这同时为中美关系的重新定位提供了空间。库珀提到,特朗普倾向于“大国间的交易式外交”,这为中国提供了通过务实谈判寻求突破的可能性。

未来在双方的磋商和谈判中,中方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限制。例如,美国国会对中国投资一直持保留态度,这对双方的谈判空间形成了显著制约。此外,以TikTok为例,即便特朗普政府希望放松一些限制,但国会的强硬态度仍可能阻碍这种调整。因此,中方需要充分认识到特朗普在中美关系议题上面临的内部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性。朱锋则呼吁,中国应加强政策弹性与韧性,在贸易、技术与多边合作领域保持主动,为未来四年的中美互动奠定基础。

香港全球化中心(CGHK)是第一个立足于香港、致力于全球化研究的独立智库,是一个兼具智库与论坛功能的平台。研究范围主要涉及产业政策、全球贸易演变、地缘政治冲突、国内外政经形势和政治决策过程等。香港全球化中心将以区域国别研究和热点问题研究为基础,为中外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咨询服务。未来一段时间CGHK也将根据特朗普上任后的后续情况,举办相应的国际研讨会,敬请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