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哥的视界713
独特的宏观视角,时政、经济、产业、投资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通通免费!北京8个被严重低估的小众景点!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20 小时前  
最爱大北京  ·  复旦大学研究:周末补觉1-2小时,竟有这些神 ... ·  22 小时前  
北京本地宝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哥的视界713

从中东到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未来会如何演化?

猫哥的视界713  · 公众号  ·  · 2024-04-16 07:00

正文

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联,欢迎大家加我的个人微信好友。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4月14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这个新闻直接让国内社交网络都爆炸了。

各种专家出来解读,很多人认为这将导致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但是呢?猫哥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 今年之内不仅是中东,包括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都只会降温不会升级。

下面我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逻辑。

1 报复政治秀

首先是 中东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

4月14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射导弹与无人机报复。


这次报复伊朗前期声势搞得很大,什么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云云。

但是真到袭击的时候却是非常克制甚至可以说是小心翼翼的,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

—— 袭击选择在周日。

为什么是周日?

因为周日是全球资本市场休息的日子,所以周日发动袭击不会直接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特别是不会影响油价的动荡。

现在哪些国家希望油价上涨?

当然是石油输出国,呃,伊朗恰好就是。

现在哪个国家最怕国际油价上涨?

答案当然是老美!

因为老美通胀看油价,油价上涨会推升老美的通胀指数,从而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

目前美联储利率维持在5%—5.25%的高位,因为通胀下不来,导致美联储一直迟迟不能降息。

老美以金融立国,利率长期维持高位,对于老美是很难受的。

现在伊朗精心选择在周日发动袭击,袭击之后立刻宣布报复结束。

这就让袭击对资本市场以及国际油价的影响降到最低,站在老美的立场,伊朗怎么这么贴心呢?

这是巧合吗?

——袭击目标不是以色列本土,而是 以色列本土之外通过侵略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土地上的空军军事基地

150颗导弹以及几十架无人机干过去,结果以色列不但没有一兵一卒伤亡,甚至连这个空军基地的以色列飞机因为“提前起飞”而没有任何装备损失。

这也是巧合吗?

以上当然不是巧合。

从以上细节可以看出,本次袭击, 伊朗只是象征性的报复。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本次袭击其实就是美国伊朗联合表演的烟花秀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伊朗大使馆被袭击之后的伊朗表现:

一开始,伊朗气势汹汹,企图利用自己受害者身份以及美国不愿深陷中东的心理漫天开价:

——要求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沙地区作为伊朗不报复的交换条件,结果被以色列拒绝;

——要求美国重启伊核谈判作为伊朗不报复的交换条件,结果被美国拒绝。

为什么美以毫不犹豫拒绝伊朗开出的条件?

因为美以已经看透了 伊朗色厉内荏 的本质;

首先,以色列袭击伊朗大使馆,这是 让伊朗非常难受的。

如果伊朗不报复,那么不仅在国际上颜面无存,威望丧失殆尽,中东一群小弟未来也可能有别样心思,甚至伊朗内部哈梅内伊地位也会动摇。

所以报复是一定要报复的。

但是怎么报复?

如果以牙还牙,或者对以色列境内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伊朗很难效仿以色列去打击与以色列建交国家驻地大使馆)——

那差不多就是直接对以色列宣战了。

伊朗亲自下场,这个时候,就将逼出美军这头大老虎。

站在伊朗立场,最好的模式还是躲在幕后,出钱出军火指挥小弟打代理人战争。

现在这个阶段跳在前台直接参战是不符合伊朗的利益的。

其次, 伊朗内部政局也很有问题。

伊朗目前实际执政者哈梅内伊年事已高,身体也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接班人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伊朗现任总统莱希根正苗红,是哈梅内伊一手培养的,本来是最理想的接班人选。


但是莱希最大的短板就是在宗教内部级别不够,目前莱希在宗教内距离最高宗教学者级别大阿亚图拉还差两个级别。

如果哈梅内伊去世,最高宗教领袖位置将很可能被其他派别人物所掌握。

伊朗是实施毛拉治国,宗教领袖高于世俗的政治领袖。

宗教领袖如果被其他人物掌握,那么就意味着最高权力被其他政治派别掌握。

目前正是因为哈梅内伊年事已高,而是身体也不好,所以伊朗内部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角逐接班人的位置。

如果在这个时候,伊朗与以色列大打出手,甚至引出美军下场,内部不稳又引来外部强敌,那么哈梅内伊扶持莱希上位的计划就将面临极大的变数。

这是哈梅内伊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正是因为美国看透了伊朗底牌,所以伊朗前期的讹诈失败。

讹诈失败就只能与美国联合作秀。

所以真正的剧情应该是这样:

首先 伊朗向美国协商确定袭击的时间、地点以及规模,选择周日袭击并且在袭击之后立刻宣布结束。

这就避免了袭击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特别是油价上涨,这就极大照顾了美国的利益。

通报袭击地点就是让以色列早做准备,避免了人员伤亡与装备损失。

然后 布林肯装模作样和各个国家外长通电话(其中还包括我们),要求这些国家出面让伊朗不报复。

结果当然是碰一鼻子灰,这是美方前期能预测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投桃报李,给伊朗一个面子——

你看看美国找了这么多国家都无法阻止伊朗报复。

与此同时 拜登高调宣布对以色列的安全保障坚如磐石,这是震慑伊朗不能脱离剧本乱来,同时也是震慑其他反以色列武装不能袭击以色列本土。


然后伊朗象征性报复。

伊朗发动袭击之后,美国验收袭击后果感到满意,然后公开宣布,如果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报复行动,那么美国将不参与。

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在袭击之后还一度强硬表示,“谁打了我们,我们就要打回去”。

然后内塔与拜登通了一个电话,最后被拜登“说服”,取消了报复攻击伊朗。

至此,美国、伊朗、以色列三方联合演出的报复政治秀圆满结束。

2 中东局势不大可能升温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

中东冲突在目前是很难扩大化的 原因有两个:

伊朗比较怂,竭尽一切可能避免自己直接参战;

—— 拜登政府不仅不愿中东地缘政治冲突扩大化,而且也不愿被以色列绑架 让美军主力深陷中东泥潭。

为此,拜登政府甚至公开表达了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所代表的有益势力关键时刻切割的决心。

4月4日,拜登亲自出面警告,要求以色列必须立即在加沙南部地区停火;

4月6日,布林肯出面说得更加直接,以色列如果不在加沙地区实现停火,那么美国对以色列政策将出现重大变化。

这里必须给大家讲一讲,拜登政府为什么要威逼以色列从加沙南部地区撤军停火的原因。

本来以色列用了半年时间击溃了哈马斯大部分军事力量,目前哈马斯最后成建制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加沙南部地区的拉法。

以色列当然希望一鼓作气将集结在拉法的哈马斯最后的军事力量全部消灭掉, 但是拉法目前却汇集了加沙地区超过150万难民。

以色列攻击这个地区铁定会血流成河,造成拉法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这种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不但会直接导致拜登政府在国内支持率持续下降,进而 可能导致今年总统大选失利。

另一方面,以色列对哈马斯最后的军事力量穷追猛打,伊朗即使再怂也只能从幕后跳到前面来拼命。

对于伊朗而言, 哈马斯被以色列消灭是地缘政治博弈无法承受之重。

巴勒斯坦有两个政治派别,一个是法塔赫,目前已经被以色列收拾得服服帖帖;一个是哈马斯,与以色列势不两立,也是伊朗全力支持的小弟。

如果哈马斯被消灭,那么以色列就有很大可能与法塔赫落实两国方案,结束巴以冲突。

一旦巴以冲突结束,以色列在老美支持下就能与中东国家建交关系正常化。

伊朗作为什叶派首领之所以能与逊尼派首领沙特建交,除了中方大力斡旋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原因还是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目前还面临着以色列这样一个异教徒外来者的压力。

一旦这个异教徒外来者与中东国家关系正常化,那么中东国家的宗教矛盾就会再次爆发。

伊朗地缘政治环境将急剧恶化,这是伊朗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所以如果以色列强攻拉法,伊朗将不得不跳到前台拼命,这又将绑架美国下场,这又是拜登政府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 对于拜登政府而言,无论是出于今年大选党派利益的需要,还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都不能让以色列放手去攻击拉法。

这就是拜登与布林肯严厉警告以色列必须从加沙南部地区撤军停火的根本原因。

在拜登政府声色俱厉警告下,以色列开始认怂。

首先是在加沙南部撤出全部军队;

然后就是以色列军方对袭击“中央厨房”慈善组织认错,并且开除了两名以色列军官;

再然后就是内塔尼亚胡宣称愿意就加沙停火谈判,但是条件是哈马斯要释放全部人质;

这一系列事件说明,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已经达成共识:

在以色列国家安全没有重大威胁的时候,不能被以色列右翼势力绑架,让美国战略力量深陷中东这个泥潭。 必要的时候,拜登政府甚至可以与以色列右翼势力切割。

很明显这个信息已经清晰的传导给内塔尼亚胡政府。

这就是一贯无法无天态度强硬的以色列最近开始认怂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以色列也好,胡赛武装也罢,在中东绑架老美下场的战略意图目前基本是不可能实现了。

实话实说,老美内部的纠错能力以及关键时刻割肉的决心还是出乎猫哥预料的。

伊朗不敢打,老美不愿打,以色列就算是万般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如果再如同之前那样无法无天乱来,那么就将面临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重大调整”, 这是以色列绝对无法承受的。

所以 未来一段时间,中东局势是不大可能升温的。

3 全球局势的最大变量与定量

中东如此,俄乌冲突同样如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