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431集
2017年4月27日 讲于 香港
学佛学经给别人讲,而自己在五欲六尘里头打滚不是真修
我们看念老下面选的,都是《楞严经》上的。
“如是演申,不逐色尘,反观自性,是为端目。”“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能守住自己的本位起作用,“不逐六尘”就对了,这叫“真修行”。
所以
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
。
如何能够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成佛了。
不分别、不执着,菩萨。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
有分别,没有执着,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执着不造业,所以他不在六道里头。六道是要造业,堕六道。阿罗汉不造业了。虽分别,没执着。
我
们最起码的要守住不执着,你的功夫才得力
。
否则的话,你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怜!跟着外头“色声香味触法”在打转。妄想杂念一个接着一个,止不住,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桩事情!
学佛学经教讲给别人听,自己还在五欲六尘里头打滚,这不是真修。
真修怎么样?不逐六尘,六尘摆在面前,不是不在,不理会它,若无其事
;或者像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六尘”也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你要去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你要去度它,那行菩萨道了。
【解】如是六根,不逐六尘,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为第一也。
第一大善!
第一善是修心,心清净,身口自然清净,没有染着了。
【解】下云“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亦同具上之浅深二义。浅言之即身心离垢无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
都是善,想什么?想“三福”、想“六和”、想“十善”、想“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想世尊教导我们,好好念佛,求生净土,是为大善。
这一段说得好,身心“离垢无染”。
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
【解】深言之始觉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
为什么?儒释道都讲,这一点很重要。
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
。孔子,如果他老人家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孟子要在印度,古印度称他作菩萨。佛陀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称呼不一样,他们地位是平等的,同在一个阶层。这个我们要知道,不能疏忽
一
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怎么样?把六根、六尘当真
。觉悟了,知道是“空”无所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上讲得多清楚!这一个“色”字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讲的“六尘”。
六尘有没有?没有,是真的。我们现在怎么?迷了,迷了才出现。虽出现也不是真的,为什么?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念念生灭,这心是妄心。一定要知道,时时要记住,甚至所行,口至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样样都是善,与“十善业”相应。这“善”怎么讲法?与“十善业”相应。
【解】深言之始觉智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
这就是“本性本善”。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谁出来?佛说的,不是佛说不出来。儒家的圣人就是佛,儒家的贤人就是菩萨,儒家讲的“君子”,“圣、贤、君子”等于佛法里面的“阿罗汉、辟支佛”,这样我们才能把外面境界、圣贤境界看清楚、看明白了,不再迷惑了。
我们念头善,依报统统变善;我们念头不善,依报统统变恶了
下面念老告我们:
【解】但应谛知,此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
两句话是总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才叫与善相应。
“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是大乘教上说的,美国的科学家他懂得。我记得是二0一一年,这些科学家们在悉尼开会,他邀请我参加,我没有时间,我没有过去,我派了八个学生去参加。他们回来告诉我,他说化解的方法,几句话跟经上讲的一样——“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个灾难就化解了,是美国的一位量子力学家,说得好!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随着我们念头转,
我们念头善,统统变善;我们念头不善,统统变恶了
。所以善恶不在外面,善恶在你念头,念善多么重要,最后念老在这里总结,教我们应该谛知,谛是真实,真实的知道,这个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真正明白了,你不会造恶,你起心动念善,你的言语善,你的造作善,没有一样不善。
【解】更就本宗,第一之善,实即大势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
这是究竟圆满的大善,我们净土宗的,殊胜到极处,再没有能超过的了。
就这一句佛号,大势至的念佛法门,海贤老和尚一生专修这个法门,真正是达到“善中之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法。
心里面是阿弥陀佛,“眼耳鼻舌身”自自然然都是阿弥陀佛
【解】一声佛号,六根俱摄。即六根自端也。
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加上“念头”,六根全部包括了,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六根自端”,自自然然就端正了。
【解】又灵峯大师
他住在西天目山,灵峯,后人对他老人家尊敬,不称名,不称字,称他修行的道场,灵峰大师。
【解】“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这句话是蕅益大师说的。
我们心里念佛,心里头生起这个佛号,口里头念出来,耳朵听进去
。这是念佛的方法,巧妙极了!你用这个方法念佛,这个“乱心不得不佛”,心什么?心归佛了,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心,好!
【解】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
一切法不离心念。所以
心里面是阿弥陀佛,“眼耳鼻舌身”自自然然都是阿弥陀佛
。
甚至于说我们今天用量子力学家说,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佛法的术语,每一个粒子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