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沿观察
热点财经快评,faster and deeper.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前沿观察

特朗普上台后,西方精英如何反思全球化

前沿观察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24 11: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几天,我每天清早起来去钓鱼台宾馆,中国最高端的经济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那里举行。


我参加这个会有好些年了,每年来嗅一嗅味道,顺便看一看湖里游来游去的黑天鹅。与其他论坛很不一样,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一个聚焦欧美及顶尖企业家、全球一流经济学家和最多中国财经部委官员的论坛,没有什么第三世界的人士。


这不是中国秀肌肉的地方,而是朱老板当年指示聚焦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舞台。其意义非同一般。


今年的会,18号早晨一开场我就感觉到一股不一样的氛围。主持人余斌说,当前全球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句话说得很重,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数据支撑,全球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去年还没有爆发出来,现在却已经显露出来了。如,人口老龄化、收入不平等、全球治理失序、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等。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导致了全球当前的混乱状况,而且很可能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理解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是最重要的任务。


为什么说今年有一股不一样的味道?因为即使在2015年全球在大宗商品沉重下跌之后的去年会议时,大家也只是说说新平庸,说说增长动力不足而已,那是那时的主题。


而今,全球大宗商品都已经走过低谷,全球经济也出现了明显的复苏——正如后一位演讲者引用IMF的预测数据说,今年全球增长3.4%,明年3.6%。势头很好,世界经济似乎走出了通缩,一些央行沾沾自喜,认为这么些年的宽松终于起到了效果。


相比去年应该是高兴的日子啊!可是,没有。 我在会议上没有嗅到丝毫对当前形势乐观的气氛 。去年只是增速掉了,模式没有变,但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之后,轨道变了, 即使增速短期向好,但也抹不去人们心中的惊恐和忧愁


人们陷入了沉思:这个世界怎么了?因为变化太大了,人们至今无法找到解释方法。


许多时候,人们还是在原地踏步地重复宣誓, 全球化就是好,全球化就是好,全球化就是好。这么好的全球化怎么会逆转呢 ?一定是居心不良的份子破坏这个东西。一位著名的诺奖经济学家在演讲中说,也许应该让哈佛大学取消纳瓦罗的学位,当然也许这是个玩笑。


但整个精英阶层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


许多的分论坛、主会场,每个人都在问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试图给出答案。在我看来, 这个反思不亚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反思 ,当时人们试图给金融危机以解释,起码有一百个解释理由,总体上还是可以说过去。


当时,这个西方的反思思潮迅速传到了中国,中国也开始了反思,并直接影响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老师, 我们一直仰视的伟大老师竟然都出这么大问题了,我们该怎么走


而今对逆全球化的反思,在我综合看来,解释体系并不丰富,比较集中的在于收入分配问题—— 一大批人被淘汰在全球化之外,他们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而国内政策并没有照顾到这些群体。因此,他们反叛了,投了特朗普的票


其实,中国的一些群体何尚不是损失巨大,当年加入WTO,中国的大豆产业基本放弃了,全军覆没,现在农产品进口中最大的也是大豆和豆粕等相关产品。这两年我们才开始重新提倡种植大豆。当年种植大豆的农民,他们的声音呢?


只不过,开放带来的增长消化了这些失利者(大概这么解释吧),所以当TPP不要我们时,我们内心充满了将要被世界抛弃感。结果确实TPP被特朗普们抛弃了。


许多经济学家在反思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是个典型,他说,也许 我们高估了全球化的好处,低估了问题


他说,当时在克林顿时期他们明显感受,出口创造工作岗位,而进口则摧毁工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高技术产品并不会摧毁原有工作,因为这个产业是空白。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增加了工作,却摧毁了发达国家同类工作。他还说到,跨国企业却可以享受全球化的好处,迁移到税收低的地方。所以,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思,成为这个论坛最密集的话题,可在中国几乎没人接招 。因为中国当前的主流经济学家很少研究这块,他们大多数关于金融风险、债务、制造业等等。居民消费嘛,似乎好不到哪,坏不到哪,虽然去年居民收入增速已经低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了。


而在HW十年,中国的城乡差异有所缩小,收入分配在城乡之间有改善,但在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却在拉大。收入分配问题,这几年似乎没有成为经济和政策学界关注的焦点。


在对逆全球化反思的思潮中,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是脱节的。


前沿观察(zhengjingguancha),嗅觉灵敏,关注政经大势,持续为你解读财经政策风向,剖析政策变动影响的财富变化奥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