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和日丽
公关和娱乐的混搭,做人要修炼公关,而做人也要享受娱乐。微博@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合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upreme情报网  ·  「权志龙」辟谣IG小号... ·  3 天前  
扩展迷EXTFANS  ·  神吐槽 | “没有绞盘的男人根本不算是男人” ·  5 天前  
扩展迷EXTFANS  ·  神吐槽 | “没有绞盘的男人根本不算是男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和日丽

《奇葩大会》传递的职场经:可以偏执,别有偏见,但最终别走偏

风和日丽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2-14 21:14

正文

今年《奇葩大会》开播至今口碑还不错,豆瓣打分8.3,追了四期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职场排毒减压的精髓。


节目组都是邀请各种“奇葩”,但受人爱戴的奇葩往往没有偏见,三观是正的,可以个性到极致,但并不毒害别人。


而职场里的创伤种种,往往都是源自偏见。


首先来看看李银河奶奶,真没想到节目组会请她过来,这简直是国内“粉碎直男癌”的师尊。


李奶奶的很多价值观对于职场经是有借鉴意义的,你得用“平等”的视野去看待一切问题。


很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喜悦的、真正快乐的人,是不费力气生活的人。”


节目中她分享了很多婚姻的观点,比如婚外恋多了,所以婚姻与人性存在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


男女平等了,女性现在的地位提高了,婚姻就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可结可不结。而性就变得很纯粹,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无关繁衍后代。


网友们的反馈也很好,毕竟我们身边太多直男癌患者,他们对于婚姻,对于女性有太多偏见。



职场对于女性的偏见很重。像很多女同事,她们选择结婚或者怀孕都要跟着职场周期走,很多人生完娃回来,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直男癌大领导特别擅长把一些已婚女同事打入冷宫,职场对于女同事的不公正待遇太多了......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在追的日剧《求职家族》,这是一家四口失业求职的故事。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高中教师,但因为一次档案投递失误,让尖子生进了差学校,而让熊孩子进了名校。尖子生一下子崩溃了,加上在学校受到各种霸凌,在家抑郁着。


学校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女老师身上,要她想尽办法去补救。男家长更是恐怖到要让女教师亲身感受儿子受到的凌辱。


职场上的偏见害死人。


再看暖暖。


他的故事对我而言很有共鸣,尽管我和暖暖还是不一样,但有一些共同点。在学校,在职场,每一种特殊的标签都会遭遇各种非议甚至暴力。


暖暖的遭遇很让人痛心,这个世界对“异类”的包容性太弱了。


还好他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治愈自己,面对恶毒的环境,首先得让自己“毒”起来,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因为我从小也被人贴上过“娘”的标签,学生时期没少受冷嘲热讽,我比暖暖幸运的是没有遭遇过校园霸凌。


我周围的环境比他遭遇的“宽容”多了,但偏见的眼光一直都有。


早些年,我上班不久的时候,我就亲眼看到一个女领导和其他同事一起模仿我的“言行举止”,那种窃窃私语加眉飞色舞,我在旁边看到的时候只是觉得很无聊,因为她们模仿起来很“丑”,于是我大方得体地走过去,朝她们微微一笑。


既然我们有骨气去驾驭“另类”的标签,我们就要面对这些不痛不痒,一笑而过。


我至今还能回忆起那个女领导的“模仿表情”,我记住不是为了复仇,只为了给自己注入一剂强心剂,让自己活得更坦荡。


上海的职场环境算海纳百川的,可还有一小撮狭隘之人,有男有女,他们喜欢把性格标签“统一化”,你以为是统一货币单位么?如果你安全守法的行为举止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他们会来一通说教,劝导你“改邪归正”,消除外界流言蜚语什么的。


我曾经备受这种“说教”的困扰,因为总是有人和我说,“某某客户议论你如何如何娘”,“你要好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引发太多非议”......


我当时想,我是杀人放火了么?忍受不了这般压迫,我火速辞职,眼不见心不烦。


暖暖说得对,做自己就好,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很清醒自己要得到什么。


我们无法控制周围的偏见,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


如果我们被打倒了,不正是便宜了身边的这些流言蜚语么?


暖暖这期节目播出后,网上的正面支持很多。



当大多数人把寡众当做判断对错的标准,靠着庞大的数量压死那些自己看不惯的异类的时候,我希望我们不要成为那种人。



暖暖的微博现在人气也很高,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要学着用好奇心去探寻这种未知。


偏见是很可怕的,但温柔的偏执却很可爱。


臧鸿飞这一期,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可爱的偏执”。


开头说冬天在《歌手》当键盘,夏天的《超女》当评委,我就乐了。这个老炮耿直,但很幽默嘛。


蛮喜欢他的人生态度,“留长头发不上班的人怎么你了”,“都不愤怒了你还玩什么摇滚”,“你们为什么就没有幽默感呢”,这些调调都是可爱的偏执。偏执不可怕,只要没有偏离原有的轨道。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磨平了棱角,可回过头来想,做一个有棱有角的人挺好。


职场上可能不待见“太有棱角”的人,因为会影响既定的职场社交规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人可能在创造力上,更有天赋。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创业公司还是期待员工“个性化”,只要能好好干活(以结果导向),平素里折腾得底朝天,我想很多老板们也是能接受的。


马东对于臧鸿飞的评价是“透明干净”,特别纯粹的人,都会有坚持,他们坚持突破自我,找寻最真实的声音。


蔡康永说“愤怒有时候是我们存在的原因”。


何老师也坦承说喜欢“他这种可爱的偏执”。



回想我的同事们,有个性有偏执的人,确实很可爱。


也许会有那么一小会儿让人无法适应,但相处久了,你会觉得他们的坚持很有生活的信念。尤其是想创意,想细节的时候,这种“偏执”往往会推动精益求精。


最后看看第一期的刘宝宝。


这是一个争议人物,其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刘宝宝”,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活在虚幻”中,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


刘梓晨应该算是“偏离轨道”的偏执,时刻处在自己的幻觉中。


我曾经也接触过这类同事,他们没有刘梓晨这么夸张,但是会虚拟自己另一种“人设”,并且用虚拟的人设和你交流,对接工作,那叫一个生不如死。


职场中现在常见的是“抓马queen”,他们好在能随时抽离舞台和角色,只是阶段性的,这种“妖怪”还有办法可以对抗。


最恐怖就是“全程入戏”的人,你试着想象一下和一个“玛丽苏”对接工作,她完全是把自己当成“公主”,你的所有工作流程要不紧不慢,遵照宫廷般的流程和秩序。有的领导不喜欢确认邮件,又或者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明明他看得到),他非常喜欢下属像朝圣一般的,一个一个排队在办公室外面,再一个一个召唤进办公室,面对面沟通。


我不是开玩笑,我真的在公司遇到过这样的人。


高晓松是这么评价刘梓晨:“希望你不要被虚荣吞噬。”


我们遇到的职场妖魔鬼怪,大部分都是虚荣心太重,把自己看得太重,最后只能跌得最痛。


《奇葩说》这几季看下来,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个“暖暖”的庇护所,给了很多个“暖暖”发声的机会,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他们。尤其这一季的《奇葩大会》,每个人都有十多分钟的分享,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正因为这个舞台允许各种声音的存在,见,自然也收获了不少网友给出的好评。



就像马东说的:“每一个有趣是幸福的,而每一种幸福也都是有趣的。”


四期节目追下来,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奇葩”,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梳理情绪和bug。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被一些思潮禁锢,比如我们常常说要“三观正”,可到底什么样的三观正,并没有标准答案。


好在这次在《奇葩大会》看到了各种声音,总有一些适合我们“自由地调息”。这个节目看起来犀利,可也很宽容,我喜欢节目中这种“不带偏见”的态度。


仔细想想,这档节目还真的适合职场人群看,你会发现每一期都有很多你“似曾相识”的影子,不管每一期的嘉宾你喜不喜欢,他们都代表着你身边的各种“人设”。职场也好,生活也好,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无法改变。但如果能试着去发现背后的各种“偏离”,我们也能端正自己的好心态。对抗任何不公平之前,首先要摆正自己。


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奇葩系列节目出炉后,我们的朋友圈或者微博,大家越来越敢为自己发声了。这也是这个节目的妙处,将每一个“个性标签”放大,这里没有“非黑即白”的武断感,反而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我们可以适度地偏执,但不要偏见,而且最好我们一直不要偏离轨道,如果偏离了,要懂得及时回归。




新浪微博/美拍:@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新浪娱乐专栏/网易号/头条号/企鹅号/凤凰号:风和日丽


--按下去,扫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