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去年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百亿出品天团保驾、国际化金牌团队护航,《紧急救援》在2020年春节档或以差异化优势突出重围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06-15 21:58

正文

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梁嘉烈

2020年的春节档热闹了!

6月14日,中国首部海上救援题材影片《紧急救援》在上海外滩举行“启征沧海”定档发布会,正式宣布加入2020年春节档角逐。

发布会上干货满满,主创团队回忆影片“海陆空”全方位呈现的重重困难与挑战,演员们分享自己对影片认知的同时,也因戏里频频被“虐”在发布会上集体“投诉”导演林超贤。虽然对导演“又爱又恨”,但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们显然也跟随着“魔鬼林”的步伐,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完成了这次全新的“挑战”。



《红海行动》之后,林超贤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拍摄银幕罕见的“海上救援”题材影片《紧急救援》。从犯罪题材的《湄公河行动》,到战争题材的《红海行动》,再到救援题材的《紧急救援》,林超贤的尝试一次比一次大胆,品质在不断升级。此次《紧急救援》无论是资金投入、制作投入,还是幕后班底、硬核动作都比前作更加力求完美。

《紧急救援》刚启动拍摄时,林超贤便在微博表示:“我们整个团队有信心,为大家带来一部质量过硬的电影。”这句话无疑很具分量。从最初的“影帝制造机”、“魔鬼导演”,到北上后的“票房收割机”、官方部门青睐的“金牌导演”,“林超贤”三字已经成为了最好的品牌担当。此次《紧急救援》依旧有他的老搭档彭于晏加盟,从《激战》到《湄公河行动》,林超贤与彭于晏这对组合交出的作品从未让观众失望过。



2016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成为最大黑马,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同样在市场不看好的情况下证明了自己。如今,重工业影片已经成为了大档期内强有力的票房冠军种子选手,由此不难想象《紧急救援》的潜力。况且,此次林超贤带领团队“上天入地”,也将以众多银幕上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百亿出品天团”护航

金牌班底123天全力打造

此次,《紧急救援》背后集结了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中视时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英皇影业有限公司、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博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高德地图、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的“百亿出品天团”为其保驾护航。



纵观这些公司过往主控项目,如博纳影视与英皇影业近几年联合出品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无双》皆是票房口碑双收之作,腾讯影业参与投资的《无名之辈》《飞驰人生》《流浪地球》市场表现同样抢眼,猫眼影业也出品过《羞羞的铁拳》《后来的我们》《来电狂响》等多部热门影片 。除了业内知名出品方强强联手外,《紧急救援》也早已确立了与大地院线、横店院线、 金逸院线 等头部院线公司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影片征战“春节档”助力。

从选角、幕后班底、制作投入、硬核动作等方面来看,《紧急救援》都在不断超越林超贤前作《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红海行动》制作总成本达到了5亿,影片采用了不少世界级装备,如片中的军车、枪械等多是从英国、法国等运输到非洲的。《紧急救援》在制作上就更加较真了,制作成本高达7亿,拍摄时不仅1:1搭建了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援中心,连救援服及装备也是从欧美各地为演员量身定制,每套造价达到了六位数人民币。



从幕后班底来看,《紧急救援》沿用了《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金牌制作班底,集结了金牌制作人梁凤英、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曾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John Frazier、参与过《泰坦尼克号》美术工作的Martin Laing及团队、参与《红海行动》等片的英国资深特别化妆指导Matthew Smith等,无一不是品质保证。



从大场景来看,为了全方位展现灾难场面的惨烈与救援任务的惊险,《紧急救援》剧组辗转国内及墨西哥取景摄制了山地、海面、水下、空中、燃爆等场景,其中重金打造了四段震撼的救援场景,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国际救援大片的大结局,由此可见影片大场景的完成度之高,其银幕效果或比《红海行动》更令观众震撼。



从硬核动作来看,虽然《紧急救援》中没有了《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中激烈的打斗、对战场景,但从预告来看,救助队员空中跳海、火海穿行、负重救援等动作戏依然热血。为了尽全力还原救援过程,演员们在拍摄前均进行了大量的专业训练,辛芷蕾就称每天的潜水训练时间长达6小时,王彦霖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曾因水压短暂性失聪。演员魔鬼训练之下,才有了预告片中即便负重达到15公斤以上,出动及救援时依然健步如飞、训练有素的模样。



《紧急救援》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如世界公认难拍的“水戏”,就是林超贤挑战自己的一次尝试。水戏不仅对负重表演的演员有着高要求,对剧组来说,摄像、灯光、道具、场面调度等无一不是难题,况且影片水戏还不乏爆炸场景,难度可想而知。但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全新的呈现,林超贤曾表示,《紧急救援》中很多场面是以往的中国电影从未出现的。

林超贤 x 彭于晏四度合作

“狠角”方能成就经典

近几年,香港导演迎来“北上潮”,林超贤北上的时间虽然较晚,但无疑是最成功的。林超贤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虽后来考警校落榜,但警匪动作片却成为了他最为鲜明的标志之一,这或许也是梦想的另外一种完成方式。

自1997年处女作《G4特工》上映以来,林超贤至今执导作品已经达到了30多部,并被冠上了“影帝制造机”和“魔鬼导演”的称号。北上后,不少香港导演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林超贤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接地气”,后来他在《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中找到了答案,那便是主旋律与商业大片的完美融合,不过,他在这两部影片中的感情表达都是隐忍而克制的,并没有呈现过多的煽情文戏。



2018年,《红海行动》以36.5亿票房拿下了年度最卖座电影的荣誉,这不仅让林超贤又多了“票房收割机”的称号,也让他在内地的认知度和品牌度急速飙升,并成为官方部门合作的红人。与公安部、中国海军相继合作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后,此次的拍摄《紧急救援》,林超贤又获得了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支持。

成功的背后从来都不止是幸运,“魔鬼导演”林超贤不仅对演员狠,对自己也够狠。拍摄《湄公河行动》时,他曾亲自前往“贩毒村”考察,而那里还居住着糯康的旧部。为了呈现真实的质感,他一直力求实景拍摄,《湄公河行动》中将泰国的村寨、火车站毁了个遍,《红海行动》中也都在用真正的炸药进行爆破,因此他也被影迷称为中国的“爆炸贝”。此次拍摄《紧急救援》,林超贤带着团队“上天入地”,有时连工作人员不敢搞的爆破都是他自己来,可谓一如既往的“疯狂”。


作为林超贤的老搭档,彭于晏身上也带着一股狠劲。拍摄《翻滚吧!阿信》时,导演只要求彭于晏完成几个简单的动作,剩下的部分使用替身,但他坚持能自己上便自己上,于是,8个月的训练时间里他学会了体操的6个全部项目,这也让林超贤“相中了他”。林超贤曾在采访中表示:“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没想到还有年轻人肯花大时间做一件事,我希望自己的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演员。”

彭于晏并未辜负林超贤的期待。拍摄《破风》时,彭于晏为了减下半身重量,锻炼腿部肌肉,累计骑行11万公里;拍摄《湄公河行动》时,他又接受了枪械训练、学习与缉毒犬相处、甚至将泰文及缅甸语练到了专业老师盛赞的程度,拍摄时更是零替身。

彭于晏曾形容自己和林超贤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次在《紧急救援》中,两人再一次联手挑战极限,为了饰演专业的特勤队员,彭于晏直言依旧被“虐”得很惨。定档发布会上彭于晏“吐槽”有场戏自己被威压勾住,被卡车卡在了车底,解索上来后受了伤,林超贤关心过后便告诉他“休息一下再拍几条”。“已经习惯了,又爱又恨”,彭于晏道。



继《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后,此次《紧急救援》已经是林超贤与彭于晏第四度合作,这对经典搭档无疑很容易瞬间捕获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认知。态度决定一切,“又拼又狠”的林超贤和彭于晏前三度合作,交出的作品质量从未让观众失望,毕竟“狠角”方能成就经典,此次,影迷对两人第四度合作的《紧急救援》满怀期待,可谓顺理成章。


聚焦银幕稀缺题材

或引发全民心理认同下的观影狂潮

2016年国庆档开始前,没有多少人能猜到《湄公河行动》会突出重围获得票房冠军,上映首日,《爵迹》排片占比31.7%,《从你的全世界路过》27.4%,而《湄公河行动》仅20.4%,但其上映5天后,单日票房便完成了对《从你》的反超。2018年春节档,虽然博纳总裁于冬早已料到《红海行动》极有可能成为黑马,但市场看好的依旧是喜剧片,《捉妖记2》首日排片占比35.6%,《红海行动》仅11.4%,但7天后,《红海行动》完成了反超。



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到20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这几部影片的成功向市场证明了以往认知中不占类型优势的影片的潜力,也告诉市场硬核质量才是票房保障。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这几部影片以不断进步的工业化水准,为华语电影带来了新的启迪,也是助推中国电影市场走向“内容中心制”的关键存在。

《湄公河行动》成功后,知乎上曾发起了“该片受到认可是否为中国电影崛起的标志”的讨论,不少网友认为国产电影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无疑代表了一种价值回归。制作者在烂片扎堆的市场选择坚守创作原则,而观众对此予以票房上的肯定,这才是一个正常电影市场该有的秩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