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币 / 生活 / 不停歇
2019,luancheng
9月19日开始到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进行第一批次的预约兑换。
如果您预约的是第二批次,那么就要等到10月25日至10月30日进行兑换。
如果您都没有预约到,现场兑换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11月7日。
那么,兑换后该如何保养呢?
在与硬币进行任何亲密接触,应避免接触硬币的正反面,只能接触硬币的边缘。
先来看一组演示图片:
前两张图是错误操作的演示;第三张图中的操作比较常见;第四张图为部分藏家的操作方式,即100%纯棉的工业品管手套,可避免弄脏硬币。但目前更多的朋友采用天然乳胶手指套。
无论你最终决定如何操作,请在平台上铺好厚垫子(如键盘垫),并降低操作的高度。
笔者操作时双手是挨着平台的,硬币距离平台的高度只有几厘米。
纸夹是一种廉价的硬币贴身保存工具,但现在它却不受现代币玩家的待见,原因如下:
其一,纸夹上的薄膜虽然不一定有害,但一些企业仍然将其与采用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币册搭配,出售给广大收藏者。
其二,纸夹的厚度要比绝大多数硬币薄,而很多人摆放币册采取平放的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册页叠加,让凸起于纸夹纸板的硬币受到较大的压力,最终在硬币表面产生印痕;
其三,纸夹本身并不密封,在潮湿的环境中难以隔绝湿气和有害物质。
整个过程看起来比较简单,但也有讲究:
对于中小型硬币,笔者选用了比硬币直径大0.5mm-1mm的纸夹;
动态图中出现了平角订书器和平角钉,它们能防止订书钉刮伤册子;
平行十字式的订钉方法相对其他方式更容易上手。
纸夹封装好,下一步就是放入硬币集藏册和盒子中,我们一定要竖着放。
绝大部分现代金属硬币的保护工具就是硬币保护盒,带可调节内垫的亚克力圆盒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种圆盒的上盖一般带有半月形凹槽,如图所示:
圆盒中间有凹槽,用指甲可抠开。
有的圆盒是带有内垫的。
在装入硬币之前,我们要用气吹吹去盒内和硬币表面的灰尘。
放置硬币的简单示例。
注意轻拿轻放,带内垫的盒子放入硬币,需要用硬币侧边抵住垫圈圆孔内侧,再向内按入。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取出硬币。
全透明圆盒自不必说,从带内垫的圆盒中取出硬币相对难一些。
以下示范,仅供参考:
用工具(这里笔者用的是塑料栗爪)插入垫圈外缘,小心挤压垫圈,使硬币脱出。
以上是从圆盒取出硬币的方法。
很多朋友问,中国金币总公司金银币包装盒中的圆盒为什么抠不出来?
答案是:
这种盒子根本不是用来抠的,请见下图:
如图所示,放置圆盒的孔槽下部,有个小台阶,在这个位置下按圆盒,硬币盒子便随杠杆作用挤压出来。
一般情况下,建议金银币不要随意从圆盒中取出。
如果您兑换的是几枚的散币,银行工作人员就需要拆卷。
兑换时,可以递给银行工作人员一张结实的面巾纸,请他用这张纸包着硬币递给你。
拿到硬币后,找到一块平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封口袋(PE材料),将硬币逐个放入。
硬币拿回家后,再按照场景二、三中的操作,对硬币进行进一步保存。
如果要很好的保护硬币,一些延缓、阻止硬币氧化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收藏者为了防止硬币氧化,想出的点子五花八门,有些行之有效,有些则是好心办错事。
下面这些是应当杜绝的。
有些文章说硬币浸泡在无水酒精或者机油中,或者涂上清漆都不会氧化,实际效果未必如此,反倒可能损伤硬币。
虽然关于硬币保护的文章都在讨伐聚氯乙烯(PVC),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这种材料不太了解,有人问,“啥是PVC?
”甚至有人说,“PVC袋?
我用着挺好的呀!
”
PVC册子和PVC自封袋是最常见的硬币“保护”工具,它们长这个样子: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透明、胶质感、气味大、易变色。
似乎只有一种方式能够坚持用PVC护具保持硬币原光——硬币用无害的OPP透明自封袋包好,再用纸夹封装,最后再放入硬币集藏册。
下图就是OPP自封袋,作为硬币的贴身包装很合适,有大中小尺寸可选。
防止硬币氧化首先要记住一个原则:无论什么工具,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使用。
大多数硬币保护盒都比较安全,从外形来看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但圆盒最受大众欢迎。
这些圆盒基本上都是塑料盒,有些是亚克力材质,有些则是普通PC塑料材质。
肉眼基本可以识别亚克力,其重要特征是高透明度、材质圆润耐磨、任何角度观看都没有五彩光,如下图:
整卷硬币保护筒有两种,一种仅有一头开口,两头有海绵堵头;
另一种则分为两片,很容易开合。
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