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法学-10篇 |
刊次 | 作者 | 题目 |
2016年第6期 | 孙 谦 |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研究 |
林喜芬 | 中国减刑程序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
封利强 | 我国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的转型:从日常思维到精密论证 |
2016年第5期 | 韩大元 | 论1954年宪法上的审判独立原则 |
2016年第4期 | 何挺 |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以数据及其运用为中心的探讨 |
2016年第3期 | 程雷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施问题的解释论分析 |
2016年第1期 | 李奋飞 | 舆论场内的司法自洽性研究:以李昌奎案的模拟实验分析为介质 |
2016年第2期 | 朱孝清 | 错案责任追究与豁免 |
陈卫东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
顾永忠 |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辩护突出问题研究 |
(2)法学研究-8篇 |
2016年第6期 | 孙 远 | 全案移送背景下控方卷宗笔录在审判阶段的使用 |
刘品新 |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
2016年第5期 | 秦策 | 刑事程序比例构造方法论探析 |
2016年第4期 | 魏晓娜 |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 |
2016年第3期 | 左卫民 | 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的实证研究 |
秦宗文 | 刑事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李昌盛 | 积极抗辩事由的证明责任:误解与澄清 |
2016年第1期 | 陈如超 |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逻辑 |
(3)中国社会科学-1篇 |
2016年第1期 | 易延友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基于1459个刑事案例的分析 |
(4)中外法学-6篇 |
2016年第4期 | 陈瑞华 | 新间接审理主义——“庭审中心主义改革”的主要障碍 |
2016年第3期 | 李奋飞 | 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 |
2016年第2期 | 樊崇义 | 刑事证据规则立法建议报告 |
刘忠 | 未完成的“平等武装”——刑辩律师非知识技艺理性的养成 |
陈虎 | 律师与当事人决策权的分配——以英美法为中心的分析 |
2016年第1期 | 熊谋林 | 两种刑事司法错误的危害相当性: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考察 |
(5)政法论坛-16篇 |
2016年第6期 | 刘计划; | 刑事诉讼法总则检讨——基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分析 |
元轶 | 法官心证与精神病鉴定及强制医疗关系论 |
施鹏鹏 | 法定证据制度辨误——兼及刑事证明力规则的乌托邦 |
2016年第5期 | 万毅 | 刑事诉讼法上的“权力”概念:反思与重构——以分析实证法学为中心 |
2016年第4期 | 陈瑞华 |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
2016年第3期 | 何家弘;徐月笛 | 腐败利益链的成因与阻断——十八大后落马高官贪腐案的实证分析 |
王林林 | 多元刑事司法模式共存语境中的量刑基准研究 |
徐昕;黄艳好;汪小棠 |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5) |
张小玲 | 审判中心背景下审前侦诉关系之重塑 |
于改之 | 刑民交错案件的类型判断与程序创新 |
2016年第2期 | 孙远 | 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之实质解释论纲 |
王贞会 | 审查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量化模型的原理与建构 |
方娟 | 刑事案件律师庭外造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
2016年第1期
| 汪建成 | 以效率为价值导向的刑事速裁程序论纲 |
石莹莹 | 构筑“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诸要件的思考 |
郭松 | 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
(6)清华法学-5篇 |
2016年第5期 | 左卫民 | 对抗式刑事审判:谱系与启示——读兰博约教授的《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起源》 |
2016年第4期 | 黄卉 | 专题絮语 指导案例 |
2016年第2期 | 杨 贝 | 论判决理由与判决原因的分离——对司法虚饰论的批判 |
| 王 钢 | 美国刑事立法与司法中的紧急避险——对功利主义模式的反思 |
2016年第1期 | 泮伟江 | 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
(7)环球法律评论-8篇 |
2016年第6期 | 孙皓 | 论检察权配置的自缚性 |
纵博 | 公共场所监控视频的刑事证据能力问题 |
2016年第3期 | 王虹霞 | 司法裁判中法官利益衡量的展开 ——普通法系下的实践及其启示 |
2016年第2期 | 田夫 | 中国独立行使审判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
谢澍 | 刑事法律援助之社会向度 ——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扶持” |
2016年第1期 | 孔令勇 | 供述自愿性审查判断模式实证研究 ——兼论非法供述排除难的成因与解决进路 |
王景龙 | 美国的自白任意性规则及借鉴 |
彭文华 | 英国诉权化量刑模式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 |
(8)法学-20篇 |
2016年第12期 | 陈卫东 | “以审判为中心”与审前程序改革 |
王君炜 | 我国强制医疗诉讼救济机制之检讨 |
2016年第11期 | 龙宗智 | 寻求有效取证与保证权利的平衡——评“两高一部”电子数据证据规定 |
张泽涛; | “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及其制度完善 |
洪冬英 | 论虚假诉讼的厘定与规制——兼谈规制虚假诉讼的刑民事程序协调 |
2016年第10期 | 熊秋红
|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
2016年第9期 | 范依畴 | 冤狱追责虚化势必纵容错案复发——今日呼格案与昔日杨乃武案比较与反省 |
| 顾永忠胡婧 | “疑罪从无”判决的再审 |
2016年第8期 | 陈光中;马康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
| 郭倍倍 |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核心问题与改革路径 |
| 胡铭 | 对抗式诉讼与刑事庭审实质化 |
2016年第7期 | 陈瑞华 | 论刑事辩护的理论分类 |
2016年第6期 | 左卫民 | 审判如何成为中心:误区与正道 |
2016年第4期 | 卞建林桂梦美 | 启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困境与出路 |
| 涂龙科 | 美国法官人身安全保护制度之借鉴 |
2016年第3期 | 方 乐 | 审委会改革的现实基础、动力机制和程序建构 ——从“四五改革纲要”切入 |
周长军 | 撤回公诉的理论阐释与制度重构 ——基于实证调研的展开 |
2016年第2期 | 陈海锋 | 错案责任追究的主体研究 |
刘广三李艳霞 |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反思与重构 |
2016年第1期 | 周 赟 | 当前审判独立不足原因之考辨 ——从审判独立的逻辑前提说起 |
(9)法学家-9篇 |
2016年第6期 | 林喜芬 | 论中国羁押审查制度改革的四重逻辑 |
2016年第4期 | 陈卫东 | 以审判为中心:当代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基点 |
胡铭 | 审判中心、庭审实质化与刑事司法改革——基于庭审实录和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
2016年第3期 | 吴洪淇 | 非法言词证据的解释:利益格局与语词之争 |
周长军 | 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法官问责——兼评《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
2016年第2期 | 王伦刚;刘思达 | 从实体问责到程序之治——中国法院错案追究制运行的实证考察 |
韩旭
| 辩护律师核实证据问题研究 |
谢小剑 |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效研究 |
2016年第1期 | 黄宗智 | 中国古今的民、刑事正义体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法系 |
(10)现代法学-8篇 |
2016年第6期 | 左卫民,谢小剑 | 检察院内部权力结构转型:问题与方向 |
张磊 | 《刑法》第64条财物处理措施的反思与完善 |
2016年第5期 | 陈光中朱卿 | 中国古代诉讼证明问题探讨 |
2016年第4期 | 谢小剑 | 论我国刑事拘留的紧急性要件 |
王昌奎 | 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 |
2016年第3期 | 崔永东 | 法官责任制的定位与规则 |
2016年第2期 | 宋维彬 | 论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能力 |
2016年第1期 | 陈兴良 |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修订:以律师为视角的评判 |
(11)法律科学-14篇 |
2016年第6期 | 陈邦达 |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实证研究 |
胡德葳,董邦俊 | 论我国刑事司法职权配置下侦查权的定位 ——以“刑事错案”问题为出发点 |
2016年第5期 | 尹茂国 | 裁判权让渡: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基于刑事法官职业风险化解视角的思考 |
宋志军 | 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会支持体系 |
刘克毅 | 法律解释抑或司法造法?——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 |
2016年第4期 | 贺小军 | 重大刑事案件中精神病人处遇程序透视与重构 |
2016年第3期 | 强卉 | 刑事证人证言的可信性问题研究——以美国证据法中的证人弹劾制度为视角 |
蔡元培 | 论印证与心证之融合——印证模式的漏洞及其弥补 |
2016年第2期 | 张栋 | 我国刑事诉讼中“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
艾明 | 犯意引诱型侦查的认定与证明:实务观察与理论反思 |
刘方勇 | 人民陪审员角色冲突与调适 |
2016年第1期
| 苏青 | 鉴定意见概念之比较与界定 |
王景龙 | 中国语境下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
于改之;蒋太珂 | 论警察防卫行为正当性的判断——以“庆安火车站警察枪击事件”为例的分析 |
(12)法学评论-9篇 |
2016年第6期 | 邓立军 | 控制下交付与诱惑侦查的边界及其勘定 |
2016年第5期 | 吴洪淇 | 证据法的理性传统与理论维度——威廉·特文宁的证据理论解读 |
2016年第4期 | 瞿郑龙 | 我国司法模式的历史变迁与当代重构——政治视野的考察 |
2016年第3期 | 左卫民 | 省统管法院人财物:剖析与前瞻 |
2016年第2期 | 周国兴 | 法治思维视野下的收容教育制度之检讨 |
杨凯 | 论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刑事冤错案防范机制建构——以湖北高院六年175件刑事再审发改案件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
詹建红 | 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
2016年第1期 | 姚莉 | 未成年人司法模式转型下的制度变革与措施优化 |
郭名宏 | 论被诉人自主性辩护的价值及实现 |
(13)法制与社会发展-11篇 |
2016年第6期 | 刘忠 | 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话语批评 |
杨继文 | 印证证明的理性构建——从刑事错案治理论争出发 |
郭松 | 审判管理进一步改革的制度资源与制度推进——基于既往实践与运行场域的分析 |
2016年第5期 | 吴洪淇 | 证据排除抑或证据把关: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研究 |
2016年第3期 | 张保生 | 审判中心与控辩平等 |
张伟;杨菁 | 检察委员会在案件办理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能设置 |
闵春雷 | 论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 |
李玉华 | 论独立统一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建立 |
谭世贵 | 论刑事诉讼模式及其中国转型 |
康黎 | 刑事自辩权探究 |
2016年第2期 | 朱孝清 | 司法职权配置的目标和原则 |
(14)法商研究-7篇
|
2016年第6期 | 骆多 | 规范化量刑方法构建基础之检讨 |
纵博 | 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的排除标准探究 |
李波 | 当代美国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 |
2016年第5期 | 李奋飞 |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持续发展因子探析 |
2016年第4期 | 陈柏峰 | 法律经验研究的机制分析方法 |
2016年第3期 | 黎晓露 | 论我国法官的角色定位 |
2016年第1期 | 何挺 | 解决刑事纠纷的双重方案:基于模型建构的分析 |
(15)政治与法律-8篇 |
2016年第12期 | 苏敏华 |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融合与借鉴 ——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视角 |
2016年第9期 | 王强之 |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庭外制度保障 |
2016年第8期 | 艾明 | 拒绝提供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正当性反思——以刑事程序权利保障为视角 |
2016年第7期 | 周长军;马勇 |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 |
| 周新 | 刑事电子搜查程序规范之研究 |
2016年第5期 | 王瑞君 | “认罪从宽”实体法视角的解读及司法适用研究 |
2016年第4期 | 汪家宝 | 论刑事被追诉人的有效辩护权 |
2016年第1期 | 覃冠文 | 亲属免证:究竟是谁的权利——以亲属免证特权权属为基点的展开 |
(16)比较法研究-13篇 |
2016年第6期 | 陈光中 唐彬彬 | 深化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重点问题探讨 |
向 燕 | 论口供补强规则的展开及适用 |
刘 磊 | 米兰达规则五十周年的纪念与省思 |
2016年第5期 | 熊秋红 | 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 |
| 施鹏鹏 | 诱惑侦查及其合法性认定 ——法国模式与借鉴意义 |
2016年第4期
| 郑曦 | 英国被告人认罪制度研究 |
裴炜 | 犯罪侦查中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比例原则为指导 |
2016年第3期 | 张吉喜 | 论脆弱证人作证制度 |
2016年第2期 | 陈永生;白冰 | 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的限度 |
2016年第1期 | 张千帆 | 如何设计司法?法官、律师与案件数量比较研究 |
王禄生 | 法院人员分类管理体制与机制转型研究 |
李奋飞 | 刑事误判治理中的社会参与——以美国无辜者计划为范例 |
岳悍惟 | 反对自我归罪权的英美法溯源与法理分析——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完善 |
(17)法学论坛-10篇 |
2016年第6期 | 牟 军 | 刑事卷证:以文字为起点的证据分析 |
杨馨馨 | 陪审员参审职权调整的实践困惑与路径突破——从“同职同权”到“分工合作” |
2016年第5期 | 马永平 | 论审判中心主义对重构诉审关系的影响 |
陈娜 | 社区服刑人员悔罪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上海的问卷调查 |
刘广三;李晓 | 刑事速裁程序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C区法院为样本 |
谢雄伟 | 论刑事违法所得没收的本质、内涵与计算方法 |
贺红强 | 论我国刑事被告人受审能力的制度补位 |
2016年第3期 | 谢登科 | 论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 |
2016年第2期 | 刘政 | 扩张非监禁刑视野下的假释政策宽缓化初探 |
2016年第1期 | 王洁 | 构建统一刑事司法数据库的可行性及其路径选择 |
(18)当代法学-6篇 |
2016年第6期 | 顾永忠 | 关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
方柏兴 | 论辩护冲突中的权利保留原则 ——一种协调被告人与辩护律师关系的新思路 |
2016年第4期 | 陈瑞华 | “认罪认罚从宽”改革的理论反思——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经验的考察 |
陈卫东 | 以审判为中心:解读、实现与展望 |
孙远 | 侦审关系侧面之审判中心主义的形式与实质
|
2016年第1期 | 吉冠浩 | 论庭前会议功能失范之成因——从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切入 |
(19)华东政法大学学学报-6篇 |
2016年第5期 | 王林清张璇 | 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模式之建构 |
2016年第4期 | 谢登科 | 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
2016年第3期 | 蒋龑 | 正当程序条款的不同命运——美国宪法和印度制宪会议旧事 |
陈晓聪 | 员额制改革背景下的法官约束与激励机制 |
2016年第2期 | 熊谋林 | 从证据收集看审前羁押——基于A市的实证研究 |
2016年第1期 | 张翔 | “近亲属证人免于强制出庭”之合宪性限缩 |
(20)法学杂志-26篇 |
2016年第12期 | 李战亚 | 落实庭审实质化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修改后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为中心 |
2016年第11期 | 郑成良李文杰 | 人民陪审实践:法治中国语境下的考量与反思——基于上海三区法院陪审运行之研究 |
洪道德 | 省以下人财物统管背景下的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研究 |
李华伟 |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并案侦查机制研究 |
2016年第10期 | 吴占英 | 坦白成立要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理解探微 |
蔡可尚; | 亲告罪追诉机制的困境与出路 |
2016年第9期 | 刘昂 | 论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构建 |
胡之芳 | 刑事案件另案处理概念及其适用范围再议——以《关于规范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指导意见》为参照 |
李刚 | 上级检察院领导与下级检察院依法独立办案关系研究 |
邓陕峡 | 英国刑事庭前程序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2016年第8期 | 谭世贵 | 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
李娜玲 |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精神病人”之司法判定 |
2016年第7期 | 刘广三;李洪杰 | 论刑事诉讼中辨认的真实性 |
王弘宁 | 我国搜查与扣押制度的完善——从中美搜查与扣押制度比较研究谈起 |
2016年第5期
| 魏建文 | 以审判为中心对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 |
2016年第4期 | 王向明;张云霄 |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职务犯罪侦查模式之转型 |
王贞会 |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法治化探讨 |
闫博慧 | 我国司法公开的主要障碍及其保障探析 |
刘红霞 | 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2016年第2期 | 吕泽华 | 美国量刑证明标准的变迁、争议及启示 |
徐康平;高立克 | 司改背景下法官、法院与司法程序的融合与共生 |
彭新林 | 论腐败犯罪的侦查监督 |
2016年第1期 | 陈卫东;赵恒 | 刑事申诉听证制度研究 |
顾永忠 | 关于刑事冤案再审程序的几个问题——以刑事冤案应当专设再审程序为研究重点 |
李玉华 | 从念斌案看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我国的确立 |
魏小伟 | 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讯问风险及防控 |
(21)政法论丛-13篇 |
2016年第6期 | 杨宁芳 | 言词证据如何得到辩护 |
2016年第5期 | 王守安 韩成军 |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我国刑事证明模式的重塑 |
董凯 | 中美刑事错案中司法鉴定致错的比较研究 |
谢佑平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诉讼职能为视角 |
洪浩 赵洪方 | 我国逮捕审查制度中“社会危险性”认定之程序要件 |
娄超 | 我国公诉案件程序变更之正当性研究 |
黄硕 | “以审判为中心”的新型侦诉审模式的构建 |
2016年第4期 | 宋志军 | 从旧与从新:刑事再审之程序法适用论 |
2016年第3期 | 杨晓静;周晓武 | 论“审判中心主义”下的审前程序控制——以“隐性超期羁押”为切入点 |
2016年第2期 | 宋远升 | 精神病强制医疗中的法律父爱主义 |
王进喜;高欣 | 未成年证人基本问题研究 |
张霞 | 生态犯罪案件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研究 |
2016年第1期 | 林铁军 | 古代审案官员司法调查权溯源——以秦汉爰书为背景 |
(22)知识产权-1篇
|
2016年第7期 | 贺志军 |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运行之反思与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