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读过一篇 E 大的微博,印象很深。最近突然想起又翻出来了
除了这个残酷的真相以外,大家注意到里面的衡量单位没有?
牛熊:一轮大涨 + 一轮大跌,缺一不可
投资领域一直有个特别的地方——
很多重要的道理总要亏过钱才能真正领悟,赚的是时候别人讲我们是听不进去的
。
新手赚过钱,高手赚到钱,而赚过和赚到的区别,总要等下跌之后才能看出来。
投资最好的两位老师,一个叫「错过」,另一个叫「亏钱」:
实际上每个小伙伴都是这么过来的,
每次更深理解投资、更完善投资体系,也都是在错过或亏钱之后,这并不是总是坏事
。
在我看来,现在已经是第二好的投资的时候了。虽然还远没到谈抄底,但却是复盘反思过去几个月投资经验的绝佳时期。(第一好的是,2018 年末,2020 年初)
这些道理亏过钱以后,我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
为什么
不要跟着短期排名买基金
?
大跌到来,跌得最惨的常常就是前期排名最好的。而抗跌甚至还在涨的,往往却是前期收益不出彩的。
短期排名没什么意义,反而可能帮倒忙。
为什么
不要倒金字塔加仓
?
倒金字塔加仓这个说法可能比较抽象,大伙看下面这张图肯定就懂了,这是我在 1 月文章里配的图。
很多人买基金都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越涨越大胆。但大部分资金都买在了高点,一轮下来市场比之前涨得更高了,但我们的真实收益率却是负数。
为什么
没钱才是开始投资最好的时候
?
亏钱,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亏钱是投资入门的必经之路,
钱多亏得多、钱少亏得少,但学到的东西却是差不多的
。越早开始、本金越少,长期看付出的成本也越低。能花很少钱学会的问题,没必要支付一笔巨款作为学费。
为什么
基金的缺点比优点最重要
?
每个基金都有缺点,选择能够坦然接受缺点的那个,而不是看起来最牛的。
牛市里判断一只基金的缺点很难,但下跌则是 easy 模式。只要问问自己现在怕不怕,是不是非要找人问问「XX 基金怎么办」才能安心,就知道自己有没有把基金的缺点想清楚了。
为什么
财务自由的决定尽量等到熊市再做
?
当我们谈「投资收益」的时候,说的不是现在赚了多少钱,往往是那现在赚的钱减去未来可能亏的钱。
上涨行情里我们常常会低估未来亏钱的影响,却高估自己的预期收益。真实的收益往往要等到下跌过后才能看清楚。
熊市是杆秤,
被动收入是否真的超过工资,往往要下跌中才有答案
。
……
投资是认知变现,
投资成功是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以后自然的结果。收益
的根源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某一个看起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很多投资中至关重要的道理,往往都要在亏钱中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