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新闻网  ·  高端高质高新!深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2 天前  
深圳新闻网  ·  高端高质高新!深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2 天前  
全球风口  ·  回顾DeepSeek的4篇重要论文,聊聊R1 ... ·  2 天前  
全球风口  ·  回顾DeepSeek的4篇重要论文,聊聊R1 ... ·  2 天前  
碳索储能  ·  特斯拉斩获日本最大储能项目订单 ·  2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登山机器人”在泰山试用!网友:我又行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精耕细作 | 高考历史重要概念补充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5-02-05 00:00

正文

01.定义
通过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表现:

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器牛耕、唐代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作物);

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劳作方式。

02.札记

“精耕细作” 是传统农业里一种很细致的干活方式。

它把好多农业技术合在一起,主要是想让一块地种出更多东西,让地更 “出活儿”。

这里面有不少技术门道。

比如耕地要耕得深,把土翻得松松的,让土里能进空气,还能存住水。

耙地的时候要把土块弄碎,这样种子种下去容易发芽,根也能好好长。

施肥得合适,就像给庄稼做饭,让它们有营养。

灌溉也不能少,就像给庄稼喝水一样,让它们渴不着。

地里长草了要赶紧拔掉,不能让草把庄稼的饭(养分)、水和阳光抢走。

还有复种和间作套种,复种就是一块地一种庄稼收了再种别的,间作套种就是在一块地里同时种几种庄稼,让地一点都不浪费,能多收东西。

这种方式是以前农民的智慧,对多打粮食可重要了。

就拿种玉米和大豆来说吧。

在种之前,农民伯伯先把地深耕,用牛拉着犁,把地翻得深深的,土都松松的,这就像是给玉米和大豆的家打了个好基础。

然后再用耙子把地耙平,土块都弄碎,就像给它们铺了个软软的床。

种下去之后,要给它们施肥。

就像小孩要吃饭长身体一样,给玉米和大豆施合适的肥,让它们有劲儿长大。

要是天旱了,还得浇水,就像给它们喝水一样,让它们能一直精神饱满。

等它们长起来,地里要是有杂草,就得赶紧拔掉。

杂草会抢玉米和大豆的营养、阳光和水分,所以要把杂草除掉。

还可以使用间作套种,就是一行玉米一行大豆这样种。

大豆能自己制造肥料(“根瘤菌固氮”,生物必修课本里面也有讲到过),就像一个小肥料厂,能给玉米也提供点营养。

而且这样种,一块地能收玉米和大豆两种东西,地就被利用得很好。

这就是精耕细作。


【辨析】

  • 与粗放式农业的区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