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检在线
“京检在线”立足彰显法律监督职能,致力于传递法治精神、推进检务公开、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社会交流互动,向公众提供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首都检察资讯和最全面、最优质的法律服务信息等内容。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检在线

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

京检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1-17 21: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为会议现场

1月17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研究初步贯彻落实意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各分院党组书记,团河院、清河院、北京铁检院分党组书记,以及市检察院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 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上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一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市委、最高检的落实要求,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检察行动,始终做到检察工作方向由党指引、检察工作原则由党确定、检察工作决策由党统领。把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了解大局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在融入大局中推动工作,紧扣北京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目标履职尽责,更好落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要求,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二是坚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 把握“首都稳、全国稳”的特性,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司法办案维护安全稳定、防范化解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严重刑事犯罪。依法惩治网络犯罪,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深化开展检察机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办案导向,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方式护佑民生福祉,加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公共权益保护力度,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三是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首要任务、战略任务的首都实践,找准和把握依法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检察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精准性实效性。依法惩治各类经济犯罪,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从严打击金融犯罪,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主动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格局,提升涉外检察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以有效破解“法律执行和实施仍是亟需补齐的短板,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贯彻“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持续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法治监督体系中的结构要素功能。持续抓好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全面协调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加快推动数字检察应用场景体系化建设,着力塑造和发展检察新质生产力;创新完善“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履职方式,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溯源治理发力等具有基础性、标志性和带动力强的重要工作,充分释放检察制度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五是健全高质效办案制度机制。 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为牵引,贯通推进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着力构建检察业务“大管理”格局,细化配置司法办案责任与司法管理责任,强化司法办案“全周期管理”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探索实践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化办理。不断完善检察行权的“规则之治”,持续加大检察行权工作指引与规则供给,分类构建相关规范体系。加大上级院对下级院办案的监督力度,持续强化自身反向审视监督功能,自觉接受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履职制约,深化人民群众实质性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检察权制约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六是锻造过硬检察铁军。 始终把检察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治党治检,着力提升检察机关战斗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首都检察铁军。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实际,坚持面向检察发展需求,完善国家安全、金融、网络、知识产权、未成年人、涉外检察等特色检察及各领域人才培养举措。发挥数字检察能够牵引和带动检察理念、机制、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作用,着力推进检察业务数据模型应用场景体系化建设,推动法律监督向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转变;建用融入多源异构数智技术的检察业务大模型,着力推进监督线索发现由数据归集与碰撞比对向智能筛查与自主分析转变;融合创新要素资源,加快与科研院所建立相关技术检察应用联合实验室,推进检察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科技应用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


(供稿:市院办公室)

(总第3726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