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珊瑚橘
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包含视频、专栏和新节目的预告等。
51好读  ›  专栏  ›  珊瑚橘

《红色警戒》中的桥段成为现实!AI间谍卫星发现导弹基地只需42分钟

珊瑚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11-23 18:21

正文


最近“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异常火爆,成了企业和政府发言稿中的高频词,AlphaGo和无人驾驶车也一度引爆舆论热点。其实有很多新技术都是军方先研究出来,等到技术十分成熟应用多年以后才慢慢转向民用领域。像GPS就是美苏冷战时候的产物,逐渐演变成现在全球的基础设施。


GPS和互联网都是当年“星球大战”计划的产物


美国在卫星技术上确实独树一帜,而且在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卫星图像处理相结合。根据10月发表在《应用遥感》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描述,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让AI分析卫星传回来的图像数据集,最终准确地将东亚某国方圆90000平方公里一块区域内所有地对空导弹阵地分布位置都找出并打上标记!而且准确率达到98%以上。通常美方训练有素的情报分析人员找到这些新的导弹基地需要3天以上,而AI只要42分钟就够了。要知道这还只是一个民间的科研团队,用的是公开的卫星图像数据集,细思极恐∑(っ °Д °;)っ~


S-300防空导弹阵地(图片来自谷歌地图)


这不禁小编回想起童年时候玩过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哈(๑•ᴗ•๑)),里面玩家可以建造一个叫做“间谍卫星”的建筑。一但完工,立马可以得到全部地图的视野。敌对阵营玩家的兵力部署,甚至核弹发射井位置都被暴露在眼皮子底下。



这次美国的AI+卫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署(IARPA)的一个“阳谋”。美国IARPA专门赞助举办了一个人工智能算法大赛,参赛者可以免费使用IARPA提供的带有标签的全球卫星影像数据集(这是全球最大的卫星图像公开数据集)来设计并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这些数据,来完成一个目标:比如预测美国玉米和大豆的收成;或者像那篇论文中的团队那样筛选并标记地对空导弹基地。大赛还设置了10万美元的奖金来奖励表现优异的参赛团队。



IARPA办的这个大赛吸引了全世界不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高手参加。论文中那个团队就是由密苏里大学的数据科学家格兰特·斯科特以及其它教授、研究生一起合作组建的。虽然10万美元奖金不多,但这些带标签的卫星图像数据集本身非常值钱。很多大公司都愿意花大价钱买高质量的大数据来训练自家的AI程序。美国IARPA不用花太多钱招投标自己搞一套AI系统,而是仅仅用10万美元和卫星数据集就让这些大神出山,贡献出自己的算法程序,这招挺聪明的。


图为美国媒体曝光的朝鲜导弹发射场


现在的侦查卫星越来越厉害了,图像分辨率也越来越高。军用的卫星精度有多高我们不得而知,但民用商业卫星精度就已经很恐怖了。每天卫星传回来的高精度数据是海量的,再像以前那样人工筛选评估效率太低,已经不现实了。AI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算法的重要性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咱们国家在卫星这块吃了不少亏,所以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北斗系统。之前 “银河“号事件就和美国的GPS有关。



1993年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就直接停了下来。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使得这条船变成了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还有1996年李登辉搞“两国论”那会儿,我们在东海试射了3枚导弹警告台方。第一枚好好地,后面两枚全都都偏离了目标,也怀疑是美国切断GPS信号导致的。北斗系统对咱们国家的重要性重要可见一斑!用美国的东西你就受制于人,特别像现代军舰、导弹、飞机高度依赖导航和定位,没有北斗是万万不行的。


北斗卫星导航示意图


等北斗达到卫星全球覆盖以后,我们也要加把劲,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全球情报网,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目前国家对卫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大力支持的,北斗自不必说,人工智能方面国家下定决心要举全国之力,在2030年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像百度无人车、阿里智慧城市、腾讯医疗影像、科大讯飞语音识别都被列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相信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可以引领世界潮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