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焦Deep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 ·  4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30110450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焦DeepFocus

诗歌与影像:现代灵晕的重寻

深焦DeepFocus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10-17 07:18

正文



在诗与影像之间:现代灵晕的重寻


李小飞 深焦南京报道专稿


编辑│兰礼







爱、记忆与理性是此次南京“诗歌▪影像——灵晕的追寻”三天活动的主题,我们借此机会把中德两国的电影人、诗人和观众集合在一起,一起讨论诗歌、诗性和电影。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就像《摇摇晃晃的人间》(范俭导演)中诗人余秀华对婚姻的理解和对爱的渴望、《昨日之岛》(于子洋导演)中男女主人公的疏离与寂寞随岛屿的海浪遗失殆尽、《25》(逍遥导演)中女儿对母亲和自我成长的记忆、《诗人出差了》(睢安奇导演)中虚无之中的残酷理性……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我们的生活?如何解决我们今天面多的许多问题?以及如何行动?

在三天活动中,中德两国诗人从诗歌与电影的艺术形式切入同样回应了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我们可以把第三代诗人的韩东、于坚从文学杂志《他们》开始行动,“提倡口语化的写作”,不光是看作一次内容与形式的更新,我想更多的是观念与意识的挑战;我们今天的讨论,可以试图明白第三代诗歌运动的真正意图,以及它对旧有文化的颠覆性力量,也明白这些发源于三十年前的行动和它的持续发酵,对今天文化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日式日曜散步者》(黄亚力导演)似乎佐证了这样的一个回应,“风车诗社”这一文学团体在台湾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它的遗忘与被重新发掘,我们可以认识到一种暗藏于历史叙述之外的力量,某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管它是否被遗忘或重新唤醒。


今天,短暂回望“诗歌▪影像——灵晕的追寻”这样一个尝试性的行动,我们可以籍此思索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艺术机构,它可以提供给社会什么?

——策展人:陈平

注:“诗歌▪影像——灵晕的追寻”由TPM紫麓戏剧空间和歌德学院(中国)共同发起,得到德国诗歌之家、德国斑马诗歌电影节协助,于2017年9月22日-24日在南京TPM紫麓戏剧空间▪戌度剧场举行。

本次活动的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的陈平老师认为,面对着当下多元变化的艺术实践潮流,我们要做的并非是区分何种话语更有价值与作用,而是要提供一份平台让观点彼此对话、交锋以沉淀出艺术实践最终的意义与可能来。


诗歌

记录

文明、记忆与族群消亡


在面对全球化文明不断侵蚀、洗礼的今天,不仅仅是城市时刻遭受着重创与改写,甚至连隔绝于城市之外的广大乡村地区也无可避免地卷入到现代化的狂潮中来。对于城市来说,乡村具有着双重的文化意味,正如80-90年代中国遭遇现代化时刻多重混合的震惊体验一样,乡村在现代中国的纪实影像中也承担起复杂的文化角色。一方面,乡村是城市文明的前史,作为现代化浩荡潮流的“前现代”文明的遗址,乡村依旧完整保存着饱满的生命活力与纯真的性灵气息,因此乡村也往往成为城市文明最后的救赎之地;另一方面,在第三世界关于自身寓言的写作中,乡村又是愚昧、麻木、封闭的晦涩景观,沦为与繁丽景观一再错位的文明裂谷。因此,在全球化文明逐步建构起同一性的文明形态、现代性的反抗也内化为现代性一部分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定义乡村与失落的乡土文明在经济时代的位置?亦或说,以城市中心为批判圆点,我们作为现代文明的主体又该以何种姿态与立场去重新赋予古老文化渐趋萎缩的空间价值?


昨  日  之  岛 

ISLAND OF YESTERDAY

作为当下社会意识形态激烈争夺的文化空间,身体作为一种装置艺术无疑呈现出对于主流的自反与警惕,如果说《昨日之岛》中的身体表达是个体私密化情感体验的彰显,那么在情欲、生存与消亡的潮汐变幻中,我们该如何重新调整自我与主流、秩序与法则间的关系?

2015 I 中文 I 中英文字幕 I 黑白 I 20’ 


在诗歌影像节第二日的放映现场,诗人于坚带着他的长纪录片《碧色车站》与现场观众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文明苦旅中再度涉渡,试图借助诗歌的触角再度抚慰文明失落的创痕。


如果说《碧色车站》以一种平静、坦然的纪实语调重述了文明消亡瞬间,那么在放映结束后的短暂交流中,消亡瞬间撕裂的痛感被都市视野所发掘,并在一场关于“诗歌语言”的观点交锋中获得了更真实的体验。对于坚导演来说,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源于一种文明发现的冲动,作为一名在全球各地感受过诸多异域文明的漂泊者,面对现代化丰富的文明感受到的绝非是自我作为现代身份的欣喜,更多是被一种文明遗失的焦灼与迷惘情绪所淹没——关于现代文明同质化、单面化的深刻反思。诗歌作为文字对文明废墟的记录功能显然无法将这种“错位感与困惑性”推向更广泛的阅读群体中去,因此影像书写也就不自觉成为诗歌写作的一种延宕,亦或说关于文明生存经验的更普世化、深度性地传递,而《碧色车站》显然是于坚导演所说的“关于诗歌记忆的拼贴与重组”,只不过纪实影像特有的画面动感赋予了诗歌更丰富的多义性。


碧  色  车  站 

JADE GREEN STATION

《碧色车站》在尝试记录文明最后的废墟同时,也试图通过捕捉这种“异质性”达成与历史的和解。对于当下来说,对于历史的批判与否决始终未曾停止,我们应该获取一种更为现代化的经验重新去审视与内省。

2003 I 云南方言 I 中文字幕 I 彩色 I 126’


在于坚看来,“灵晕”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概念显然不再缚结于本雅明时代的机械意味,更多传递的是一种乡土文明消亡前的纯真与恳切,“犹如每个离乡的人都无法抹去故乡留给你的一切痕迹一样”,“灵晕”亦包含着关于故土、乡村与文明的多重意义,诗歌作为影像书写的一种先在意识,本身就与乡土文明的衰竭分享着共通的现代批判意识。因此,影像对文明的记录本身就是诗歌现代化的一种实践。

映后观众在交流中也敏锐指出,《碧色车站》的转场方式颇具趣味:依靠茫茫暗影中当地族民带着浓重故土口音的方言交谈来推动着一种“割裂化”的叙事节奏,而在这些灵活、粗鄙的方言碎片中,又潜藏着如此丰富的“前现代”文化碎片——历史、人民公社、女人、性欲与包产到户……当这些隐伏于黑暗中的被封存的历史再度复活于银幕时,这显然不是通过单纯的诗歌阅读所能捕捉到的震惊体验,更是诗歌与影像不断激撞、交叠并在艺术形式的凝聚中所传递出的一种丰厚的文明记忆。在某种程度上,“黑灯瞎话”的转场方式似乎也与彼时《碧色车站》所联结的时代经验息息相关。正如现代“寻根文学”作家韩少功在追忆故乡时,将“黑夜中的回归”描绘成“一条虚无的归乡之途”那样,当关于故乡、文明的记忆失陷于茫茫的黑暗中时,黑暗本身的虚无意义就已经宣告了文明的最终消亡。但于坚也认为,南京TPM紫麓戏剧空间为当下的我们抵御物质狂潮、重新遭遇文明提供了一份美好的契机,这片完全由一群年轻人组织运营的艺术实践空间无疑再次洞开了自由与青春平等对话的无限可能,而这份来自现代艺术的实践馈赠显然是他们那一代人无法想象的,TPM紫麓戏剧空间昭示出现代艺术实践中对于泛滥的物质主义的自觉警惕。“在这40年间,许多艺术家在黑暗的地下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而他们没有这样的平台展示,而现在有了这样的平台,让它们放在上面展示。”如果说80年代以于坚、韩东为首的先锋诗人发起的“第三代诗歌运动”正是渴求将诗歌塑造成深刻解放时代个体欲望的实践性力量的话,那么当代以紫麓戏剧空间为代表的新锐艺术实践群体的浮现无疑是30年前“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深远回响。


80年代于坚与韩东所倡导的“诗歌运动”正是将诗歌作为一种深刻的实践形式去尝试触摸社会真实的细节与心理,亦或说,存活在当下现实的“细节”成为实践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


于坚导演认为,《碧色车站》中所捕捉到的历史记忆对于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文明中仍以某种异质性的文化因素持续存在着,《碧色车站》在尝试记录文明最后的废墟同时,也试图通过捕捉这种“异质性”达成与历史的和解。于坚导演指出,对于当下来说,对于“历史”的批判与否决始终未曾停止,我们应该获取一种更为现代化的经验重新去审视与内省。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历史”作为一场实践运动实质上是文化潮流的自反之举,在不期然间成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与生命形态,于坚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实践的经验。五千年来始终笼罩于封建桎梏阴影中的知识分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借助文化实践来抵达现代性的诉求,而历史所负载的巨大创伤性经验恰恰为文化实践提供了一份广阔的社会心理空间。因此,80年代于坚与韩东所倡导的“诗歌运动”正是将诗歌作为一种深刻的实践形式去尝试触摸社会真实的细节与心理,亦或说,存活在当下现实的“细节”成为实践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在映后现场的交流中,一位观众提出影片为何出现大量的人的脚特写时,于坚回答“脚”恰恰构成了历史真实的细节。“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人的脚潜藏着故乡丰富的记忆,脚的气味、沾染的泥土的颜色、走过的路痕以及脚面的皱纹都可以生动地说明一个人的全部历史,他来自哪里,他生活过的诸多地域。”

在电影中,尽管于坚运用了繁复的长镜头与固定机位企图留住文明最后的“灵晕”,试图重新捕捉故乡生命繁衍、传承的痕迹,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大规模入侵,现代/古老作为二元对立的文明形态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于坚显然无法回避这样的时代症候。在电影中,一个羞涩的女孩对着摄影机操起了一口带着浓重乡音的英语,现代性的“语言”与古老身体以一种奇异的组合形式获得了展现,尽管这样的展现仍显晦涩与凝滞,但对于日渐消逝的故乡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文明实践的可能。正如女孩儿憧憬远方、但仍留恋故乡的迷茫情绪一样,《碧色车站》以一种“前现代”的古朴与恳切再度重返历史废墟燃烧“灵晕”,而影像作为诗歌韵律的一种延续赋予了“灵晕”深刻的文化生命回馈银幕前的现代观众。答案也许仍在未知之中,但对于诗歌/故乡/灵晕的不懈实践不正是本次诗歌影像节最丰厚的艺术馈赠吗?


日  曜  日  式  散  歩  者 

LE MOULIN

《日曜日式散步者》(黄亚力导演)似乎佐证了这样的一个回应,“风车诗社”这一文学团体在台湾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它的遗忘与被重新发掘,我们可以认识到一种暗藏于历史叙述之外的力量,某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管它是否被遗忘或重新唤醒。

2015 I 日语 I 中英文字幕 I 彩色+黑白 I 162’



诗歌

空间

外部困惑与内部解答


作为本次诗歌影像节的主持人,学者周瓒对于“诗歌与灵晕”的理解显然有着认知的自觉。在采访间隙,谈起对“灵晕”的解读时,她还是忠实地遵循了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核心概念——“灵晕”本身即艺术品独一无二的神秘韵味与审美气质。但周瓒也指出,对于“灵晕”的理解也不能完全局限于自然力本身的艺术特质,尽管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破坏了原始的审美趣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正是“灵晕”真正进入现代视野并被赋予独特的艺术价值的时刻,正如工业文明时代的欧洲蒸汽船的来临使得帆船日渐盛行、印刷术的传入导致手工艺术愈加珍贵一样,也正是因为机械复制技术的盛行才使“灵晕”的延续具备了充足的物质可能,亦或说,机械复制技术在现代化宣告全面终结的今天恰恰为银幕前的我们保留了最完整、最丰富的“灵晕”。在诗歌影像节借助“银幕”这一古老的“机械复制技术”将来自世界各国的、风格不同的“灵晕”推向银幕前的观众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创造力的震惊式体验,还有国内与国外对于“诗歌与影像”截然不同的的理解角度与表现方式。

周瓒认为,通过为期三天的观影,可以发现西方“诗歌影像”呈现出更浓郁、严肃的作者化气息,是一种真正由诗歌出发、触碰到世界之后再度返观心灵的书写方式,当然这种书写方式更大程度上是“文学化”的。                     

周瓒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空间呈现方式。在为其三天的放映活动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以《诗人出差了》、《碧色车站》、《日曜日式散步者》为代表的“东方诗歌影像”显然将艺术的触角与诗歌的实践抛向了更为悠远、辽阔的社会空间中去,通过毕克伟所说的“个体生存的异化与幻灭”分娩出诗歌,亦或说由社会巨大的震荡与时代环境的陡然转型呼唤着一场张扬狷狂的诗歌革命,在《诗人出差了》中这种艺术实践的残酷血腥味在诗人最后疲软的性阉割中获得了触目惊心地展现;在德国的朗格博士与托马斯·桑德吉亚科莫·比尔总监带来的一系列德国诗歌实验短片中,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微型空间的囚禁与释放——个体与家庭、爱情、生活间的微妙而丰盈的张力,如果说现代社会中里产家庭的核心位置一度遭遇欲望禁忌挑战的话,那么“诗歌”显然承担着丰富的反叛/抵抗的角色。不论是黏土动画中所呈现的老诗人谵妄的情欲狂想曲,亦或是一幕发生在男女家庭辅导课上的暧昧情感游戏,又或是现代城市街道上的长足怪虫吞噬人群后荒诞恐怖的死亡景观……欧洲的“诗歌影像”更趋近于一种自我化、个体性的展现,与东方的外部环境质询不同,欧洲“以小见微”的创作方式正是由诗歌出发、返照世界的一种内化探索。


诗  人  出  差  了 

POET ON A BUSINESS TRIP

睢安奇导演的《诗人出差了》显然是将个体的想象放逐于90年代处于剧变时刻的社会之外,但个体最终诗情的幻灭仍然暴露出了无法驱逐的时代梦魇。

2015 中文 I 中英文字幕 I 黑白 I 103’


周瓒认为,通过为期三天的观影,可以发现西方“诗歌影像”呈现出更浓郁、严肃的作者化气息,是一种真正由诗歌出发、触碰到世界之后再度返观心灵的书写方式,当然这种书写方式更大程度上是“文学化”的,与东方的诗歌影像相比,展露出更多无规则的、想象化的创造可能。在现场放映的来自德国的众多影像中,“诗歌”往往呈现出一种散点式、错乱排序的状态,但影像却始终与诗歌之间产生着紧密关联,甚至完全成为诗歌意象延展的功能性角色,“这一点上,我觉得西方的创作者们做得相对更成熟,更自如一点,他们的影像往往是围绕着诗歌而展开,诗歌是影像张力的核心主导,而影像最终的出发点都源于诗歌的完整想象。”


安  娜  ·  布  鲁  姆 

ANNA BLUME

散发着强烈“城市狂想曲”气息的黑白动画最后的动作也象征性地定格在了一个封闭性的家庭空间之中——在城市里自由飞驰的礼帽最终重新回到了衣架上,时钟再次规律地摇摆起来,一个中产之家再度从狂想中抽身而出,回归于正常的秩序中。

2009 I 保加利亚/德国 I 德语 I 中文字幕 I 彩色 I 09’02" 


但是,周瓒也指出,东西方诗歌影像间的差距也与地域文明的发展历程有着紧密联系。对于西方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的高度成熟的现代化文明赋予了“诗歌”一个完整的空间想象,特别是后冷战时代下的西方世界里的中产阶层所秉持的核心家庭观念的盛行使家庭外部的世界逐渐趋于稳定性的常态,而个体开始由外部转向内部空间的探索与反抗,家庭成为西方重新遭遇世界的唯一方式,所以我们在西方诗歌影像中所看到的大量无规则的舞蹈、酣畅淋漓的肢体运动以及身体器官的裸露都是在家庭的一个个封闭空间中发生的。即便是其中一部散发着强烈“城市狂想曲”气息的黑白动画最后的动作也象征性地定格在了一个封闭性的家庭空间之中——在城市里自由飞驰的礼帽最终重新回到了衣架上,时钟再次规律地摇摆起来,一个中产之家再度从狂想中抽身而出,回归于正常的秩序中。


在某种程度上,“西方诗歌影像中所呈现出的肆意的狂欢与张扬仍是一种渴望中产秩序重建的社会心理的展现”,周瓒认为,东方诗歌影像中的个体之所以时刻遭遇外部空间并一再被外部空间挤压与重塑,“关键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还是处于一种急速的流动与变化之中,个体的不安感与社会的震荡混合在一起,使得人不自主地被抛向外部空间寻求生命的安稳。”如果说于坚导演的《碧色车站》通过记录废墟重新打开被封闭的诗意想象的话,那么睢安奇导演的《诗人出差了》显然是将个体的想象放逐于90年代处于剧变时刻的社会之外,但个体最终诗情的幻灭仍然暴露出了无法驱逐的时代梦魇。“这种由个体向外的诗歌书写方式其实并非真正的诗歌影像,更像是一种影像诗歌”,周瓒指出,因为受限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国内诗歌影像的发展始终难以逃脱意识形态的规训,这也是导致国内影像中的“诗性”不纯的原因。


孤  立  无   

UNFED

我们在西方诗歌影像中所看到的大量无规则的舞蹈、酣畅淋漓的肢体运动以及身体器官的裸露都是在家庭的一个个封闭空间中发生的。

2005 I 澳大利亚 I 英语 I 中文字幕 I 彩色 I 06’25"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为了将诗歌重新还原于“灵晕”本真,并充分发酵出诗歌本体丰沛充实的情感效应,这几年周瓒率领着她的团队一直在尝试着“诗歌话剧”的社会演出,通过叙境表演、诗歌朗诵等一系列先锋形式重新赋予“由外向内”的诗歌意蕴魅力,这似乎对于在当下中国正处于孕育阶段的诗歌影像来说是一次颇具新意的探索与创新。巧合的是,此次诗歌影像节的举办地正是南京当地的一个小剧场,这是否又是诗歌影像与舞台实践的一次趣味互动呢?在影像之外,诗歌或许也期待着全新艺术实践与观众重新遭遇的美好瞬间。



影像

技术

数字化创造与艺术实践


在为其三天的圆桌讨论中,诸多导演与影评人都频繁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化媒介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的今天,技术对于艺术实践的影响也愈发深刻,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在国内著名影评人卫西谛看来,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真正推动了艺术实践的生命力,传统的精英艺术掌控的权限被打破了,数字技术为大众赋予了记录与观察的广泛权利,“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开始捕捉创造的时代,影像实践的最终发展方向还是要面向公众,这是传媒化时代一个无法逾越的趋势。”

卫西谛认为,现在人们掌中的手机已经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储备,像素的不断更新与人像捕捉功能的渐趋极致化与稳定性使得传统影像记录的内容、形式都遭遇了全新的挑战,所以当下的大银幕重新面临数字传媒技术的挑战并做出更为乐观的回应是诸多创作者反复探讨的主题核心。  

                                             

卫西谛认为,现在人们掌中的手机已经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储备,像素的不断更新与人像捕捉功能的渐趋极致化与稳定性使得传统影像记录的内容、形式都遭遇了全新的挑战,所以当下的大银幕重新面临数字传媒技术的挑战并做出更为乐观的回应是诸多创作者反复探讨的主题核心。“人人拿手机都可以拍正是影像记录最理想的状态,我一直认为记录就应该发生于大众之中,当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充足的物理技术去记录他们周遭的世界时,电影才会迎来大的解放与革新,记录的真实化与丰富性价值才会真正地凸显出来。”当然,卫西谛也指出,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虽然赋予了公众记录的权利,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经典影像的力量与价值依旧是不可颠覆的,我们在记录的同时,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典影像叙事思维的影响与限定,数字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扩充了经典影像无法延展的视觉触感的极致,在挑战与机遇间,如何弥合技术与艺术间的裂隙亦为新生代的影像创造者们亟待解答的命题。

人人拿手机都可以拍正是影像记录最理想的状态,记录就应该发生于大众之中,当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充足的物理技术去记录他们周遭的世界时,电影才会迎来大的解放与革新。

此次南京诗歌影像节对于数字技术革新的敏锐思考也正是近些年来电影学界、创作领域围绕数字技术大探讨的一阙回响与凝思。北京大学文化学者戴锦华教授已经深刻关注到了在“胶片已死”时代下的影像实践、艺术创新如何弥合诸多文化裂隙的问题。她认为,在当下这个“胶片已死”的时代,“数码转型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构成了整体性的改变,这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广度和深度的全球变化。”


长  着    膀  的  人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在高速运动镜头中,演员的毛孔、肢体与微妙的情绪变化都获得了清晰的呈现,这部来自德国的借助数码技术完美复原诗歌韵律的影像似乎也打破了我们关于“灵晕消失”的顾虑。

2014  I 德国 I 英语 I 中文字幕 I 彩色 I 4’


在第二日晚“数字化可再创时代的诗歌活动”的对谈现场,影评人卫西谛在询问起近些年来的“全球变化”带给德国诗歌影像的冲击时,朗格博士认为“全球变化”已逐渐深化为全球影像创作者的一份潜在共识,在技术分享、数码交流渐趋活跃的今天,当下全球诸多的创作者们唯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技术挑战并从中真正探索出一条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颠覆的艺术道路。朗格博士与德国“诗歌之家”的选片委员会在近些年遴选影片时一个最显著的感受是,“与以往递交的影像不同,这些年来影片的制式、拍摄手法与制作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供创作者自由选择的空间也更多了,或者说以往的创作经验与当下突飞猛进的技术之间会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错位,这也迫使我们的诗歌之家与创作者们的制作经验保持同步,时刻与技术潮流跟进。”

但正如工业文明时代本雅明有感于机械复制技术所导致的自然性灵的消逝一样,卫西谛也指出“胶片时代”下关于世界空间、时间参数的精准再现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迅速流失,亦或说数码技术对于世界空间的模拟、仿造使我们失去了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真切感知,而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里也丧失了对于时空的把握,这种审视、批判性思维的消失无疑使诗歌创作遭遇着语境倾覆的危机。朗格博士承认“语境危机确实对于当下德国诗歌创作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虚拟空间的建立封闭了都市对于自然、世界的微弱感知,但这种变化或许也会为诗歌实践带来某种实质性的改变。”

诗歌之家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娜·朗格(Dr. Christiane Lange)与斑马电影节艺术总监托马斯・桑德吉亚科莫・德・比尔(Thomas Zandegiacomo Del Bel)参与现场讨论。

在第二日放映的诸多德国短片中,有一部运用高清数码技术拍摄而成的影像吸引了现场观众注意。在高速运动镜头中,演员的毛孔、肢体与微妙的情绪变化都获得了清晰的呈现,这部来自德国的借助数码技术完美复原诗歌韵律的影像似乎也打破了我们关于“灵晕消失”的顾虑。在全新的数码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技术作为身体官能的延伸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将我们此前未曾感知的丰沛的生命诗情通过大银幕得以真实再现,这是否又意味着当下机械复制技术与“灵晕”的一次完美交融与生动演绎呢?或许正如卫西谛所说的,“影像发展的最终阶段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有记录与创作的冲动,技术应该像人们自由创作的自来水笔一样便捷。”在数码转型的今天,一度捕捉生命与情感的诗歌影像也将在技术变革迎来新的解放。


我们的所为,并不专断

由南京TPM紫麓戏剧空间和歌德学院(中国)主办,德国诗歌之家、ZEBRA斑马诗歌电影节协办的南京诗歌影像节尽管只有短短三天,却无疑为当下中国的诗歌创作与诗歌影像的实践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验可能。在面临着数码技术转型、多元文化碰撞与全球化文明逐步同构的今天,如何达成艺术实践的共识与深刻理解诗歌影像的实质显然仍需要吸引更多影像创作者的参与并为之努力,这也是解放国内诗歌影像创作想象的关键。此次南京诗歌影像节的举办恰恰为多元声音的展现、各方观点的交锋、不同时代的思维碰撞提供了一方舞台。

我们或许可以借用德国女诗人许俐雅女士的一句诗回归此次诗歌影像节的主旨:“我们的作为,并不专断。”


正如本次活动的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的陈平老师所说的,面对着当下多元变化的艺术实践潮流,我们要做的并非是区分何种话语更有价值与作用,而是要提供一份平台让观点彼此对话、交锋以沉淀出艺术实践最终的意义与可能来。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借用德国女诗人许俐雅女士的一句诗回归此次诗歌影像节的主旨:“我们的作为,并不专断。”正是在“不专断的作为下”,诗歌影像的艺术实践才会迎来创新的可能,并且在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中大胆释放诗情,真正感受技术时代的灵晕的魅力,并在返璞归真中重获诗歌艺术的秘密。




-FIN-



点击查看关键词


NetfixMUBI凡影A24戛纳影评人周

安纳西(1)|安纳西(2)|洛迦诺片单洛迦诺综述

FIRST初审FIRST训练营FIRST开幕片11届FIRST指南

华语武侠电影戛纳日影综述卡塞尔文献展

夏日片单新好莱坞50周年香港电影新浪潮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