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成为成功的自由职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5-22 17: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9月马上快结束了,而我自由职业也整整4年了,我梳理了下自己的职场经历后,还观察和采访了自己认识的其他自由职业者,他们有的是摄影师,有的是护肤品达人,有的是程序员,还有的是瑜伽教练,以及开个人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等,我发现那些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且一干就是很多年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

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1、 自由职业重点是职业,而非自由,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个专业还是他们喜欢的,热爱的专业。

我之所以能成为心理咨询师,除了报班接受职业培训外,其实在这之前我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在网上也写了不少回复读者来信的情感问答类的文章,而且还一直在学习。我采访了几个自由职业者,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的一位独立摄影师朋友,她特别提到这一点, 她说,你是自由职业而不是自由失业,自由职业的前提是你得有一技之长,如果你什么都不会是没法自由职业的,而且最好是你喜欢这个专业,不然你很难坚持下去。

我自己也是如此,从原来的会展专业,转到广告学、再转到心理行业,看起来职业方向不断的发生变化,其实有两点一直都没有变,一、就是我喜欢写作,坚持写作,二、我每次选择的专业都是我感兴趣和喜欢的专业,也许以后随着我兴趣的转移,还会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也说不一定呢。

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可以通过先学习一门新专业,再考虑自由职业。你可以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考研、出国留学等方式进行专业领域的学习,但选择学什么专业很重要,千万不要别人说学金融好,你就去学金融,别人说学心理的将来能赚钱,你就去学心理。

我认为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专业比选择热门的专业更为重要,因为喜欢和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而愿意学习又有专业能力的人是不怕在未来赚不到钱的。

选择学什么专业,这需要你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在浑浑噩噩地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下,缺乏对自己职业偏好的基本了解和判断,因此没办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于这个部分,这里就不多讲。

2、成功的自由职业者,自律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都比较强。

根据《韦氏大词典》,自由职业者的定义是: 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其实,这个定义还不是很准确,自由职业者这个词的英文更准确,英文是“Self-employed”,自己雇用自己,香港人译作“自雇人士”(来自百度百科), 就是说自由职业者自己是自己的领导,他需要管理好他自己。

自由职业者拥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没有自律、自我管理很容易自我放纵,虚度光阴。很多人想自由职业却无法成功正是缺乏自律精神。我看到一些人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可常常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晚上又打游戏,熬夜看剧到半夜两三点钟,将原本要做的工作一直拖延,结果这样过了三五个月,只好乖乖地回公司上班。因为他不会自我管理,没法在没人催、没人管的情况下不拖延的高效率完成工作。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简单地说,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他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你就懂了,比如你是个自由职业的插画师,接到一笔单子,要画6张画,目前只画好3张,这个项目的deadline是三天后,这时到周末了,朋友请你出去吃饭和看电影,你要学会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那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拒绝朋友的邀请,安心在家完成工作,等工作完成了,再出去和朋友娱乐。

自律对自由职业者来说是一把衡量标尺,代表着你这个人靠不靠谱,对你的信誉至关重要。比如客户将一个订单或者一个项目交给你做,你因为拖延,无法自律的完成工作,那你不仅会丢掉这个客户,还会影响其他人对你的信任。

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是无法胜任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的。作为自由职业者,你需要克服偷懒的诱惑,当你的办公桌离床只有一米远的时候,你要是爬到床上,我跟你讲,你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基本上就废掉了,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需要自己给自己安排每天的工作量,不能让自己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偷懒,你也要对自己进行考核。

那些优秀的自由职业者大多都会有自己每日工作的具体清单,他们不仅会明确自己每天要做什么,还会清楚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还经常追踪自己的工作进度和效率。

我自己的习惯一般是在周日或者周一早上,用outlook里面的日历工具,做一个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通常不会安排得很满,方便我到时可以随时更新和调整、。

同时,我也会经常在每周和每月结束之后,看看自己的工作量,尽量让自己工作和休息的时间达到平衡。

3、自由职业者第三个共同特点是懂得自我营销。

什么叫自我营销呢?简单粗暴得讲就是自己卖自己。很多专业人士一提自我营销就皱眉,觉得自己为自己做营销怪不好意思。可是不做自我营销,别人怎么知道你呢?专业能力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只有得到别人对其进行价值认可,才有意义。就是说,你得有市场需要,你的专业技能才有价值。

有句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你越有专业能力,越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这样才能将你的专业转化为商品,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

另外,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你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专业人士,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或者单位,只不过搞营销的、提供专业服务的、负责财务管理的、还有后勤保障的,都是你自己一个人。

自我营销的方式因人而异,我认识一些朋友特别会自我营销,因为我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是很擅长,目前还在努力学习中,所以可以分享的部分不多。以我自己为例,我写文章,做微信公众号就是在宣传自己,我写的每一篇文章你都可以认为它是一次自我营销。比如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讲微课,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营销的方式。

我认识一个朋友是自由职业的钢琴老师,他在家教儿童和成人的钢琴课。他说自己自我营销的方式是口碑营销,即通过服务好自己手头上的客户,与客户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客户的口碑宣传帮他进行营销和招生。


他说自己除了给学生上课,还会和学生或者学生的家长坦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事,拉近彼此的关系,和他们做朋友。这样很多学员不仅认可他的专业能力,还喜欢他这个人,就会经常推荐身边其他想学钢琴的亲朋好友到他这边学习。

口碑营销是非常好的营销方式,也是很多专业人士会采用的方式,它除了需要你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你懂得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另外还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积累,所以这又要求自由职业者要有一个努力坚持的心态。

如果你是个完全不懂营销的专业人士,也不想提高自我营销的能力,那你需要学会与那些擅长营销的人合作。让别人帮你搞营销,然后你就可以安心做好自己的专业,分工合作,彼此共赢。

所以,自我营销的这个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关键的是:懂得与人交往和合作,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4、 他们是持续的学习者,他们会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

在心理行业,作为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自己花钱做个人体验、参加各类工作坊、培训班,参加案例督导都是很常见的学习方式。


我自己每年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和金钱进修自己,学习新知识,比如目前我除了每两周一次找我的心理咨询师做个人体验(之前是每周一次),在读一个在职的心理学硕士,还会购买一些心理学的网络课程等。

我身边的其他自由职业者也大多是持续的学习者。前面我提到的那个独立摄影师朋友,她告诉我,她每次给客户拍完照片,都会总结和思考,思考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以后可以怎么改进,她会努力让自己的摄影技能不断精进。

同时,她还会学习与摄影相关的其他技能,比如化妆啊、服装搭配等。

我采访的另一个自由职业者朋友,他在网络上卖自己去国外买来的国际护肤品,他不仅对护肤品有很多的了解,还会拍照、ps、写很棒的广告文案、对国外旅行时目的地和住宿的选择也很有心得,然后写文章进行免费的分享。

我还认识的一个自由职业的程序员,他说,自己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学习行业新知识,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参加同行的一些活动。最近他还想学习写作,说这样可以将自己的职业经验分享出来了,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成为一名讲师或者培训师。

看得出来,他们都在玩跨界,一个人好像什么都会,会拍照、会ps,会营销、会写作……他们都在持续学习新的东西,更新自己的能力。 而跨界学习,不仅是现在的趋势,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像我前面讲的那样,自由职业者,就是一个人的公司,经营公司需要的那些人才,比如运营、财务、行政管理等就是你自己,所以你得懂得很多东西,你需要持续的学习,因此,很多自由职业者常常也会觉得很累。

其实不管你做不做自由职业,在这个时代你想发展得好,都要成为一个持续学习者。

我看过一个数据,说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世界五百强的平均寿命是40年。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大概也是40年左右。

就是说,无论你进中小企业、还是进世界五百强,你都不可能一辈子只是做一份工作,只待在一家企业里。


就算你非常牛逼,毕业就创业,并且还把这个公司创业成世界五百强,那到了你退休那年,它也差不多要倒闭了。


因此,这需要你保持一个变化的心态,持续学习的心态。做好一辈子会换多份工作,会跨多个行业的准备。

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讲,你要让自己成为斜杆青年、斜杆中年、斜杆老年。

5、成功的自由职业者的第五个共同特点是有管理好自己财务的能力。

从我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第一天起,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注自己财务状况,同时开始记录自己每个月的收支情况,为什么呢?

因为做自由职业,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你不能完全确切的知道你的下一位客户是谁,下一笔订单是什么时候来,也不能完全确切的知道未来的一年你能赚进多少钱。

还有,你没有单位给交社保,老了也没有退休金,任何一个节假日都不像上班族一样可以有收入,而作为女性自由职业者,一旦怀孕生孩子,你无法工作时,你的收入也会中断。

另一个现实是 钱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平常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煤气水电、人情往来样样都需要钱,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家里有人生病,还需要花更多的钱。

所以你需要有财务管理能力。

我翻看了一下自己的日记,看到2013年自由职业第一年自己记下的收入表,4月3450,5月1500,6月3937……而那时我每月的房租是1500。如今想来,还是能感受到那个时候自己的经济压力。

但其实在那个时候,为了能顺利进行自由职业,我已经做了充分的财务缓冲,在此之前存上了好几万块。但必须承认,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很多安全感的人来说,每个月都要花掉一部分存款,也是一件蛮令人情绪焦虑和紧张的事。

我采访过的几个自由职业者,都提到在他们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会存了一笔足够保障自己半年到一年的基本生活费。

所以,成为自由职业者,需要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最好在辞职的时候,有一笔能抵御空档期的存款,这对于自由职业者而言非常重要。不然,你很容易因断了经济来源而整日焦虑不安,压力太大,以致于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我建议你多方面的对自己进行财务评估,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


我目前每个月的生活开支是多少?


是否有一些花销太大了,给自己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是否可以做一些开支上的缩减?那样就不会因为成本太高而把自己陷入困境。


如果我三到六个月没收入,我能正常生活吗?


如果我短期内没钱了,是否有提供经济援助的人?伴侣、家人、亦或者朋友?他们可以为我提供多大程度的经济帮助呢?


当我通过自由职业赚到稍微稳定一些的收入后,比如月收入一万时,我打算怎么分配这笔收入?百分之多少用来支付一些保险,百分之多少存起来,作为假期和退休的储蓄?

这些问题你提前想清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财务危机。

6、 他们都有一个好身体。

我在自由职业之前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慢跑,长期的慢跑练习帮助我锻炼身体和自我的意志,同时也让我感觉精神上的放松。

我好几个自由职业者朋友都共同提到自由职业者要有一个好身体。为什么要有一个好身体呢?很简单嘛,身体好,你才有精气神去努力工作,去应对自由职业带来的压力。即便你是上班族,也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难想象,一个一天到晚病恹恹的人怎么有能量去拥抱工作和生活呢?

那怎么样有一个好身体呢?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比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规律的饮食,每周至少一次体育锻炼,调解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等。

但是这些对于很多自由职业者来说却很难做到,很多人会日夜颠倒,忙得时候顾不上吃饭,时间一长,体力透支严重,对身体伤害很大,结果自由职业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自由生病,自由挂掉。

另外保持规律的作息,稳定的生活状态,不仅是为了保持你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利于让你自由职业的状态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秩序感,这会增强你内心的安全感。

7、他们的第七个共同特点是有强大的内心应对不安全感带来的焦虑,他们能适应焦虑、适应不确定性。

安全感这个东西本没有,谈论的人多了,很多人以为就会有。其实在这个时代,人只要活着,都缺乏安全感,也经常要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

自由职业的工作形态,相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更具有不安全感。

这个不安全感一来自现实层面的,我前面有讲到,自由职业很多东西是不完全确定的,你没法每月领到一笔固定工资,没有社保、没有养老金,你对未来会有焦虑和不安。

二来自存在层面,你不属于某个公司,某个集体,不受某种制度的约束,你身边没有其他同事,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是个自由的电子,这种自由也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纪伯伦说,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也讲到,当人们变得更自由的时候会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会甘心交出自己的自由,希望归属于一个强大的权威,让身处精神与身份孤独的自己在一种从属关系中找到安全感。

他们的话,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越自由,他就感到越不安。

我采访的几个自由职业者朋友,他们中有的人认为自由职业适合那些不害怕孤独的人,有的认为自由职业者适合那种爱冒险,对不确定,对不安全感能良好适应的人。

但是作为人类,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憎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和变化,但是自由职业者的生活常常又充满不确定性。

如果你问我,这几年的自由职业让我收获了什么,我会回答,让我生活得比以前更好,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不确定性的耐受能力提高了很多。

其实,无论你是自由职业,还不是自由职业,生活总是充满很多不确定性的。

我总结一下成功的自由职业者的几大共同点:






根据这些共同点,我给想 从事自由职业的朋友们几条 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 很多时候,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自由职业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当你想选择自由职业时,请慎重地思考,谋定而后动。


你需要认真思考:


你是真的喜欢自由职业,还是只是出于一种暂时逃避目前职场遇到的困难的一种心理,或者是看了别人自由职业觉得很好,出于羡慕和一时脑热。


你自己的性格和自律性是否适合自由职业。


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一个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怎么把这个专业技能进行商品/产品的转化。


2、学会自我营销,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专业,那更应该好好营销自己,不然对自己的专业就是一种浪费。


3、 做一个持续的学习者,自己给自己设定学习计划,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最好还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4、 积极与人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找到客户,也可以帮助你缓解自由职业带来的孤独感。


我不是一个社交能力比较强的人,但我会尽量让自己每个月都约一次女朋友们出来吃午饭或者喝下午茶,并不是为了工作,只是为了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分享彼此的近况。这对我能够长久地一个人在家工作和保持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缓解我的孤独和社交狭窄)。


5、建立财务缓冲期,在还未开启自由职业之前,最好能够存下一笔保证你6个月或者一年的生活费用,自由职业之后,也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钱包。


合理开支,养成储蓄的习惯,懂得未雨绸缪,应对工作的低潮期或者空档期。我去年给自己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今天才开始给自己交社保。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早购买一些保险,以及挂靠一个公司缴纳社保。


6、学会整合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比如我写心理类的文章、运营微信公众号,就是整合我广告学的专业、心理学的专业和写作的能力。


我一个朋友原来是编剧,后来学习心理学,他同时还会讲课,于是他就开教人心灵写作的课,教人们通过写作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你看,他其实也是在整合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7、 循序渐进地实现自己的自由职业梦想。


在开启自由职业之前,你最好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


比如你是一名律师,自由职业之前,可能会自己接一些私活作,你是设计师,自由职业之前,已经利用周末的时间自己去见客户,和客户谈设计方向和理念。你想做自由写作者,在平常下班的时候,已经在网络上写了很多文章,积累了一些读者。


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不要一下子离开舒适区,而是可以选择时不时地逃离安全区,在小范围内冒冒险。这样你既不会感觉很不安,也提升了自己的安全感,还能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为自己真正的自由职业做准备。


其实,无论是自由职业,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我们的人生都是一场冒险和挑战,都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且都能在这种变化中获得或大或小的成长。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最后努力了没有实现,也没有关系,我们也能对自己感到满意,觉得我至少努力过了,为了自己的梦想有付出过!




查看我的更多文章可以 点击菜单栏中的文章目录

新浪微博: meiya慢慢来

预约咨询&约稿&商务合作请发邮件到: luohaiying86@163.com,我现在远程咨询收费是300元/小时,9月份会调整到400元/小时

或添加我的工作微信: meiyang86 (添加时请注明理由)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新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