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心语境
刘承恩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先生  ·  刷手机真的会让“大脑腐化”吗? ·  3 天前  
科学世界  ·  流感季节来临,如何使流感疫苗更有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心语境

大道童年第一期(109):「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之三

道心语境  · 公众号  ·  · 2024-04-29 02:50

正文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农事活动繁忙之时。 民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之际,气温升高,雨水丰沛,草木渐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此时,春日的气息越发浓郁,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欣欣向荣,焕发着勃勃生机。
每当看到这春日绚烂的美丽风景,这滋养万物的广袤大地,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这里也曾有过先辈们的身影,想起诗人艾青的那首《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当时的中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饱受摧残,艾青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清明时节,上清下明。追忆历史,珍惜当下。祖国今天的繁荣稳定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拼搏争取来的。不忘先辈,懂得珍惜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便是清明这一节日的意义所在。
下面为大家展示王宏鸣、 李欣彦、 向开诚小朋友 和丁贞羽、湉橞同学参与清明节活动的 过程及心得体会


王宏鸣( 3 周岁)

01



心得体会(家长撰 写):

清明时节,一连几天的阴雨天,为这个祭祀的节日增添了几分凝重的色彩。晨起茶灸后,我给孩子们讲了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清明节的由来。这个故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节日的由来,还让我这个家长又一次地温故而知新,更坚定了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不仅我们要给孩子们讲,还要让孩子们给自己的下一代讲。我们的文化包含的内涵是孩子们的精神宝藏,必须要发扬和传承下去。

清明后,天清地明,温度慢慢回升,带 孩子走进大自然, 踏着软软的青草地,迎着徐徐的春风,让孩子感受这生机 勃勃 的春天。感恩这一切!!


李欣彦(5周岁)

02



心得体会(家长撰写):
因为家里没有祭祖的活动,我们便带着孩子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了解了孔子的生平及对后世的贡献之大,学会了祭拜的礼仪,也聆听了古代圣贤的故事。
听了钱学森先生的故事,看了守卫边疆的战士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捍卫着国家的安宁与尊严, 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这些先辈们曾经的付出。 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不可能有如此安定的生活。 这次旅行不仅放松了孩子的身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感恩心和恭敬心,非常有意义。

向开诚(6周岁)

03



孩子心得(家长代写):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是在与寒食节合并后发展而来的,寒食节是古代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的节日。

清明节既是纪念逝去的先祖和英烈的节日,同时也是春耕和播种的季节,除扫墓外,人们还可以 在清明节 进行春游, 踏青赏花 等活动。清明节这天, 和爸爸妈妈去爬山、踏青了。呼吸了山林间清新的空气,欣赏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感觉好开心啊。


丁贞羽(9周岁)

04



孩子心得(家长指导撰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节前后都会下雨,妈妈说这雨代表了我们对过世亲人的思念。我也很想念外婆,希望小雨把我的思念 带给外婆。

老师说清明除了祭祀祖先外,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没有他们的奋勇抗敌、不畏困难、勇于牺牲,也不会有我们现在平安幸福的生活。

想到革命先烈, 想到外婆, 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日子。我会好好学习,传承先烈的崇高精神 长大后 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辜负长辈们对我的期望


湉橞(17周岁)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