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选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等服务。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美陆军旅战斗队如何进行保障训练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军事  · 2024-08-18 23:35

正文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导读】本文摘自美国陆军部2017年6月发布的第4-0.01号训练通报《保障训练之战略与指南》。该通报介绍了美陆军从兵力生成向持续性战备转变的背景下,部队开展保障训练的重点、目的、组织基础和资源基础;并阐述了保障部队的渐进式训练战略;通过分析旅战斗队和旅级以上保障部队的训练战略,探讨了从战术层面到战略层面对作战人员和保障人员进行保障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该报告为保障部队的训练提供了总体指导,为全体部队制定了一项综合训练战略,解决了美陆军保障部队的训练和验证问题,对各级保障指挥官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概述



a.根据现行陆军条令,旅/营执行官(XO)的职责之一是作为保障协调员,密切监测部队内的行政管理和保障问题。根据机动作战训练中心决定性行动训练环境(DATE)轮换的观察、见解和经验教训,已经观察到部队有效管理旅战斗队保障小组的需求,并建议旅战斗队执行官必须同步并引导支援机动指挥官。为了协助旅战斗队/营执行官和关键旅战斗队保障人员履行其保障职责,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向陆军提供训练产品和资源,以增加部队在常驻地训练的机会,并为机动作战训练中心轮换做准备,从而使陆军能够过渡到保障决定性行动上,支持统一陆上行动。

b.根据当前观察、见解和经验教训,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主管部门确定了旅战斗队训练重点领域,如图1所示,并通过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提供了这些领域的可用训练资源。

图1 旅战斗队训练重点领域

c.每个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主管部门,都在本出版物的附录中制定了一项训练支援战略,以支持部队在常驻地的训练活动,如财产管理责任、维修保养管理、远征部署和人员战备训练。

d.军械学校(ODS)初步确定了履带式车辆故障排除/诊断和恢复行动的重点培训领域;旅保障地域(BSA)弹药转运暂存站(ATHP)作业;以及利用部队维修收拢站(UMCP)生成战斗力。可用训练资源包括:eOrdnanceU黑板;应用程序/播客;训练支援包(TSP);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程;以及区域训练场能力等。

e.军需学校(QMS)通过机构培训、机动训练小组、在线培训以及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和保障知识中心上的可用信息来支持常驻地训练。军需学校初步确定了供应管理(Provide Supply Management)的旅战斗队训练重点领域;油料作业与配送;在旅战斗队训练活动中建立/整合殡葬事务收拢点业务。可用培训资源包括指挥供应纪律计划和财产管理责任知识中心;S-4参谋军官课程等。

f.运输学校(TCS)已经确定了十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排在前三的优先领域是部署/再部署、许可/认证/资格/证书授予计划(Licensing/Certification/Qualification/Credentialing Programs)以及自动化部署与配送系统。在部署/再部署中,我们将解决政策、条令问题,特别是快速远征部署倡议(REDI)。许可/认证/资格/证书授予计划包括标准化的驾驶员训练、海事资格和证书授予。自动化部署与配送系统包括运输自动化信息系统(AIS)。

g.财务管理学校(FMS)侧重于确定在六个核心能力/关键职能方面支持常驻地训练的资源:为部队提供资金;银行业务;支付;薪酬支持;会计支持和成本管理;审计准备和管理人员内部控制计划,统一陆上行动内的财务管理。可用财务管理资源包括士兵支援学院的学习资料中心(LRC)网站;财务管理学校 milSuite;通用基金企业业务系统沙盒;以及训练环境交付(TED)模拟(例如终极训练演习系统(Ultimate Training Exercise System,UTES))等。这些类型的训练资源可以帮助S-8/G-8在指挥官做出资源管理决策时,向他们提供及时、相关和准确的信息。

h.副官学校(Adjutant General School,AGS)侧重于确定在三个核心能力/关键职能方面支持常驻地训练的资源:人员战备和问责报告;伤亡行动报告;人力资源(HR)计划与行动。人力资源方面的可用资源包括《指挥官人力资源指标指南》(MILPER 13-055)和milBook上的“S1NET”,这是一个由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组成的社区,旨在为全陆军提供当前/更新的人力资源知识。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营或旅的人事参谋军官(S-1)向指挥官提供及时、相关和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有关人员和部队战备方面的决策。

i.陆军后勤大学(现已改名为“陆军保障大学”)将通过提供从支援作战课程(第一和第二阶段)、后勤上尉职业课程(Log C3)、合同官代表(COR)课程和战区保障计划人员课程到作战合同支援课程的培训资源,来支持部队常驻地训练培训。

j.在可预见的未来,保障卓越中心将继续通过逆向搜集与分析小组(R-CAAT)会议、机动作战训练中心右座驾驶(Right-Seat-Rides,RSR)和调查等活动,来监测机动作战训练中心决定性行动轮换,以保持对当前/相关保障有关的观察、见解和经验教训的态势感知。根据保障观察、见解和经验教训,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将确定所需的训练资源,并通过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将资源提供给作战部队。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存档了每一份逆向搜集与分析小组文件,包括可搜索的文字记录和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经验教训网页上的简报。在保障知识网络实时虚拟演示存档(Live Virtual Presentations Archive)页面上,也可以找到逆向搜集与分析小组文件,上面还附带有司令部领导的采访。

k.在旅战斗队参谋人员和下属参谋人员制定和完善旅战斗队部队训练日历时,旅战斗队/营执行官/营或旅作战参谋(S-3)应注意以下陆军部队训练原则:训练要贴近实战,并进行多级并行训练。当旅和营制定重大训练活动计划时,根据决定性行动训练活动(DATE)机动作战训练中心轮换观察,计划人员应制定常驻地训练重大训练活动,为开展以下职能的训练创造条件:

·整个旅战斗队的保障梯队;战斗辎重分队和野战辎重分队;维修/回收人员和设备;配送;医疗后送/伤员后送以及建立和保护旅支援地域(BSA)。

·保障任务式指挥:主要、备用、应急与紧急(PACE)通信计划;保障作战节奏;以及后勤同步(LOGSYNC)和维修会议。

·旅保障小组(旅支援地域、旅基本指挥所或旅战术指挥所)。

·医疗/卫生勤务保障计划。

l.旅/营执行官/参谋制定常驻地训练计划时,应考虑与旅战斗队保障行动相关的以下方面:

·培养参谋人员——确定职权范围/角色和职责以及参谋战斗演习的预演。

·通过使用沙盘、无实兵战术演习(TEWT)和专业发展研讨会,发展和加强旅/营/连领导人的条令能力。

·制定旅/营级保障政策、标准和现行作业程序。

·开展旅战斗队保障计划活动和旅战斗队级保障预演。

·沟通和改变文化,使受援部队能够通过实施指挥纪律计划(指挥供应纪律计划和指挥维修纪律计划)、进行保障地形移动和执行核心能力来帮助减少需求。

m.由于财政限制,保障部门必须更好地确定如何为战备管理提供驻地支援。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减少驻地承包商的使用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相应地增加使用陆军整体保障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美国部队的要求,将需要一个能够快速解决任何问题的战备模型和增援能力。

n.根据当前的旅支援营条令,在开展多级并行训练的背景下,旅支援营被设计为由旅级以上梯队——保障旅和战斗保障支援营——保障组织提供支援。目标是减少作战地域的补给和装备数量。当旅/营执行官/参谋制定他们的常驻地训练计划时,旅战斗队/旅支援营应与旅级以上部队进行协调,并将其纳入计划好的旅战斗队训练活动中。在为旅战斗队未来的机动作战训练中心轮换做准备时,旅战斗队/旅支援营需要协调和规划适当级别的旅级以上梯队的支援活动。

二、运用条令训练模板



a.旅战斗队/营执行官和参谋人员可以使用持续性战备条令训练模板。这些模板是为拥有基本训练科目表的部队开发的。这些模板还可用于帮助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维持对重大活动事件的可见性,以及部队持续性战备过程的可见性。有关完成任务所需基本训练科目表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附录B。在持续性战备训练模式框架内,当执行官及其参谋人员制定部队训练计划时,他们有权为其部队或下属部队安排不同类型的训练活动,如态势训练演习、参谋训练演习(STAFFEX)、无实兵战术演习、指挥所演习或野战训练演习。

b.在确保挑战性和实战化训练方面,指挥所演习、职能训练和作战训练中心轮换尤为重要。这些训练将迫使保障界领导者适应各种境况,并成为保障一系列不同任务类型的专家。在物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我们仍必须要发挥领导者的才智和适应能力,即使这意味着进行无实兵战术演习和参谋实地考察需要更少的资源。图2介绍了一个条令训练模板。

图2 条令训练模板

三、开展多级并行训练



a.未来的领导者必须能够规划和执行从战术层面到战略层面的保障。在旅战斗队编队内,随着旅战斗队/营执行官/营或旅作战参谋军官(S-3)及其参谋人员制定或完善其部队训练计划,鼓励旅战斗队将旅支援营部队训练活动,与旅战斗队训练活动及其相关的旅战斗队配属机动营的主要训练活动结合起来。这提供了一个训练想定,即旅战斗队的一个诸兵种合成营,计划在当地靶场进行为期一周的多次连级实弹演习。有几种方式可以为诸兵种合成营提供后勤支援:首先,他们可以利用其前方支援连(FSC)的施援能力来支持多个连级实弹演习的需求,如给养、水、燃料、弹药和维修;第二,旅支援营与诸兵种合成营领导层协调,让旅支援营分发连的一部分执行补给行动(RO),以支援(ISO)相关的前方支援连;第三,随着旅支援营部队继续提高或保持专业熟练程度,他们与旅级以上施援部队(可能是保障旅)协调,开展旅支援营分发连补给行动。旅支援营分发连反过来与相关的前方支援连一同开展补给行动。

b.可以推测,旅支援营作战军官/高级作战中士与旅战斗队作战参谋军官(S-3)、旅战斗队S-3作战军士长(SGM)和/或旅战斗队 S-3计划人员,在开发和完善旅战斗队部队训练日历场地方面进行保持密切协调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就旅支援营训练活动向旅支援营指挥官提供建议。当保障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制定和完善其部队训练计划时,他们就会想到陆军条令出版物/陆军条令参考出版物ADP/ADRP 7-0《训练部队和培养领导者》。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页面和陆军训练网上基于Web的部队训练管理,为领导者提供了管理部队训练和领导者培养所需的概念、实践和工具,以支持统一陆上行动。此外,旅战斗队集体任务出版物/训练通报CTP/TC 3-90.6也是一份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

四、旅战斗队保障训练面临的挑战



a.旅保障地域防御:部队和领导者面临的挑战是建立旅保障地域防御并击败一级威胁。轮训部队不使用侦察与监视/警戒(R&S)计划、潜听哨/观察哨(LP/OP)、快速反应部队(QRF)、交叉火力或防护和战术障碍物。

b.支援构想:部队和领导者面临着支援构想开发及其在作战过程中作用的挑战。它通常不与机动计划挂钩,而是同时进行依次计划。

c.后勤状态(LOGSTAT):后勤状态报告产生有限的态势感知,并且不会以固定频率、标准或通用报告平台进行报告。后勤状态不推动后勤通用作战图提供或补充的战术车队行动/后勤包(TCO/LOGPAC)流程。这不利于预期行动。

d.后勤通用作战图(LOGCOP):各部队很难绘制一张将旅战斗队与保障旅和战区计划人员联系起来的后勤、人力资源和医疗信息的近乎实时的后勤通用作战图。

e.保障演练:没有开展保障演练,或者开展的保障演练没有效果。

f.营或旅作战参谋(S-3)当前作战行动:各部队面临的挑战是缺乏经验的连级军官填补了当前作战军官的角色。他们的作战或指挥经验非常有限,难以实现营或旅情报参谋/作战参谋(S-2/S-3)部门的同步要求,以便为指挥官提供一张更好的通用作战图。

g.后勤情报系统(LIS)和陆军战斗指挥系统:各部队和领导者在有效使用后勤情报系统和陆军战斗指挥系统方面面临挑战。

h.伤员后送/医疗后送:这些行动是作为应急行动规划的,不属于整体任务的一部分,不能有效平衡空中和地面伤员后送。平均轮岗因伤致死率(DOW)为40%。受伤点对第一阶梯的医疗救治来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i.空中投送:空运资产(全般支援航空营)很少用于配送。吊索吊运训练熟练度低。

j.前方支援连人员和装备跨梯次配送:所有梯队的保障通常是不同步的,就旅保障地域、战斗辎重分队指挥所)和野战辎重指挥所的能力和士兵技能而言,没有两个营的供应链是相同的。

k.联军/盟军互操作性:保障部队与其他部队、姊妹军种和多国合作伙伴,在燃料、回收、通信和任务式指挥系统等关键赋能因素方面的互操作性存在挑战。

l.通过使用《保障虚拟战术手册》(Sustainment Virtual Playbook,SVPB),可以化解诸多挑战。陆军《保障虚拟战术手册》是一种交互式、移动、在线学习的生存条令解决方案,提供在决定性行动环境中实施同步保障的条令和最佳实践战术、技术和程序。该战术手册提供了思考复杂保障过程的工具,从而实现行动自由,扩大作战范围,延长作战持续时间。《保障虚拟战术手册》的目标受众是营级(保障支援营)和旅级(旅战斗队)的主要参谋军官。

五、旅战斗队保障训练相关资源



·合成兵种支援司令部保障部队一站式服务网站。

·陆军训练网。

·数字训练管理系统。

·合成兵种训练战略开发工具。

·陆军作战合同支援相关资源。

·《保障虚拟战术手册》。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热点专题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装备采办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双一流 | 净评估
前沿科技 颠覆性技术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数字孪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