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指出,江苏雕塑历史悠久且富有灵性,从东汉时期的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到六朝时期的石刻,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南京雨花台雕塑和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雕塑,江苏雕塑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时代,江苏雕塑更是鲜明地提出了写意雕塑的学术主张。吴为山强调,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及各级文化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希望广大雕塑艺术工作者要不断凝练雕塑语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英雄的精神保存下来,作为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榜样。此外,还需要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以促进江苏雕塑的进一步发展。
徐宁指出,近年来,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精心打造特色展览,推出精品力作,为江苏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协会大力推进雕塑进校园活动,依托雕塑独特优势,弘扬英雄精神,浸润青年心智,激励青年奋斗,为青少年教育添砖加瓦。江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关注和参与到江苏的文艺事业中,不断创作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文艺作品,用心、用情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章剑华在致辞中表示,江苏比别的地方“多了一个月”,那就是“江苏雕塑月”。由于多了一个雕塑月,我们多了一批高质量的雕塑作品,多了一支高水平的雕塑队伍,多了一个有影响的雕塑品牌。章剑华认为,之所以称之为品牌,必须同时具备 “五个性”即名称的固定性,内容的创新性,质量的稳定性,时间的持续性,影响的广泛性,而“江苏雕塑月”基本具备了这“五个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最难做到的是时间的持续性,而“江苏雕塑月”坚持了10年,一直是高质量、高水平的。
吴为山担任本次活动学术艺术总主持,并作为特邀嘉宾参展支持了《南仁东》《王继才》《顾方舟》《王蒙》四件作品。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师生尚荣、任艳明、傅礼城、李岩、梁德功创作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高铭暄》《吴文俊》《于漪》《顾方舟》等作品参展。
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国士之风”致敬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主题雕塑创作展的开幕,不仅是一次对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致敬和对雕塑艺术的展示,也激发了南大雕塑专业师生的创作热情,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为我校的美育工作做出积极探索。
吴为山雕塑作品(特邀)《南仁东像》
吴为山雕塑作品(特邀)《王继才》
吴为山雕塑作品(特邀)《顾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