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张永琛,
知名编剧。派乐传媒董事长、总编剧,天津作协副主席,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第45届艾美奖最佳电视剧(欧洲)国际评委,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作品:
《像雾像雨又像风》《京华烟云》《末代皇妃》《红处方》《情爱画廊》《孤芳不自赏》等。
主要荣誉:
《混血儿》获世界首届华文皇冠文学奖;《隐形恐龙鸟》获台湾第九届华文九歌文学奖;小说《老酒》《走夜海》分别获第十六、十七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电视剧剧本《红处方》获1999年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在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上,《红处方》《呼唤》《太阳出山岗》三部电视剧分别获得最佳长篇电视剧奖、最佳中篇电视剧奖、最佳短篇电视剧奖。
张永琛非常随和,脸上始终带着笑意,谈到任何事情都是一种云淡风轻的表情,却又总是一针见血,颇有些江湖大侠的风范。这是只有阅历丰富、经受风浪的人才会有的状态。
张永琛是中国最具实力的编剧之一,曾经创作了《像雾像雨又像风》《京华烟云》《末代皇妃》《红处方》《情爱画廊》《孤芳不自赏》等知名电视剧作品。2015年,他创建了派乐传媒,一家以剧本创作为核心的影视公司,现已签约二十多个工作室及一百多位编剧,他希望打造中国最大的编剧平台。
我注意到公司会客室墙上挂着这样一幅书法:“中国第一编剧团队”。
在专访中,张永琛对于影视公司的生存规律归结为:
“现在影视公司如果不做爆款,不做头部剧,基本就会死掉。电影行业有一个‘二八法则’,就是20%赚钱,80%赔钱,这个法则很快就会出现在电视剧、网剧行业。”
张永琛从事文艺创作已经30年,就如同一位熟谙水性的泳者,如何避开暗礁,如何立于潮头,他都已了然于心。
独家秘诀打造编剧团队
在派乐作为一名编剧,“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句话很适用。
派乐的优质项目多,实战机会也多,这些积累和磨练对编剧来说比上课都重要得多。但是,编剧想要承接头部剧、合作大导演之前,需要跨越一关一关的考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抱憾而去。
张永琛谈道,过去自己和很多编剧一样主要是靠单打独斗,虽然也能出精品,但创作过程比较自我。近些年来,影视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体行为不利于应对竞争环境。因此,他于前两年成立派乐传媒,
致力于编剧的快速养成、行情的准确判断和剧集的高效生产。
张永琛认为,
作品能和市场成功对接是最大的艺术。
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剧照
1、选才标准
张永琛说:
“派乐做的是一个平台,我们想将中国最好的编剧、尤其是最好的年轻编剧集中在这里,这其中也有选题方向的布局考虑。
我们合作的编剧擅长的题材各有不同,包括谍战、玄幻、现实主义、青春类、游戏改编和漫画改编等,团队建设的基因就往这个方向靠近。”
派乐的选人标准包括几方面:
首先是剧本创作方面的才能,对结构的把控,对当今影视市场的熟悉程度。
此外派乐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对编剧的文学要求比较高。张永琛谈道:“文学性很关键,可以说对编剧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是影响到他未来走多高的关键要素。有的编剧写到了一定程度,再往上走就完全靠自己的功底和文学素养。”
还有一点,编剧是否具备别的喜好和才能。如果对漫画感兴趣或者对游戏感兴趣,这些都是受欢迎的因素,因为游戏改编、漫画改编会逐渐成为一个类型剧。
张永琛表示,具备心理学、金融知识等才能的编剧也是非常欢迎的。
“专业化题材以后肯定会成为一大门类,能够做出独特故事,但需要具有行业经验的编剧才能够打造出来。我们做某个行业,肯定想要把行业特质的东西体现出来,将其不可取代的东西体现出来,这很关键。这样肯定做出来独一份,也是别人抄不了的。”
电视剧《京华烟云》剧照
2、进阶升级
新签约编剧在派乐会经历一个严格的进阶升级的过程,也被大家形容为“打怪升级”。
第一阶段:实习期。
新人需要每个月完成一部电视剧或者两部电影的拉片作业,一本小说的评估,在这个期间由编审老师指导他们并给他们讲课。
第二阶段:试用期。
新人可以参加编剧会议,旁听讨论过程。
第三阶段:成为编务。
主要任务是帮助编剧查资料、开会参与讨论、整理稿子,还包括剧本的格式调整、文字校对和内容存储。
第四阶段:填台词。
基本达到这个阶段,就离“打怪升级”成功为时不远了。
“打怪升级”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轻松玩笑的味道,但对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期待成为正式加盟编剧的新人来说都有各自难以言说的意味。曾经有很牛的女作家来到这里,面对痛苦的转型,说她“把这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干了。”
选择来到派乐的每个人都必经这样的磨练:成熟的编剧要学习新的创作意识、新鲜的人设,而年轻人因为技术的不成熟需要揣摩技巧。
张永琛介绍,为了帮助每位编剧的提高,会请知名的编剧老师手把手地指导;每个月安排首席编剧来讲课;每季度、每半年则由总编剧给大家进行授课;每年还会特别邀请一次好莱坞编剧前来交流,其中包括《尼基塔》《24小时》《国土安全》《纸牌屋》《越狱》的编剧。
“
只有不断地超越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
我们有些年轻编剧都有非常独特、领先的作品,我为什么喜欢这些年轻编剧,因为他们愿意接受这种挑战,他们这个年龄在创作上特别喜欢新的题材、新的样式而不愿重复以前的东西。”
“我现在天天都跟着年轻人学,他们的人设、台词写出来没有套路,我都喜欢看,这真是个挑战。”张永琛说。
运筹帷幄应对市场风云
近几年的影视市场可谓是此消彼长,承受着分别来自网络平台、行业内部、受众层面、买方行情的多重考验。
张永琛常和编剧们说道,现在所说的传统不再是十年二十年以前,两年以前都可以说是传统。这个时代给大家带来的变化太快了,不但社会变化,新的理念也在层出不穷。
1、网络冲击大
令张永琛感触最深的是2017年。随着视频网站的真正崛起,其对影视行业的题材、制作方向的冲击特别大。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他们有些在2016年做的选题到了2017年竟然就已经过时了,不得不重新做。
视频网站的力量不可小觑,使得“先网后台”和“先台后网”两个概念有了明确区别,在策略上也需要区别对待。
视频网站的受众群体很显然是年轻化,主要集中在15—25岁,如果想在网络上得到更多的关注或者点击量更多,选题方向、人物角色就要受到年轻观众喜欢,这个阶段的受众群体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以上。
电视台的受众群体是30岁以上或是35岁以上,年龄段不一样,关注点不同,所以选题方向自然不一样。
张永琛介绍,“我们做过《轩辕剑》,这是20多年的经典游戏改编,在网络播放的效果非常好,当时的定位就是给年轻人看。现在的细分市场是越来越强烈,我们也想力求达到这种精准:精准剧本,精准制作,精准投放。
“同时,长期以来各大电视台有他们各自的市场方向,我们做剧本时像这些问题都会考虑到。比如这个剧未来要走向哪个平台,由此来调整创作方向、创作思路。”
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剧照
2、市场竞争强
视频网站迅速发展之后,影视内容传播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了,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选择,所以能否调动观众的兴奋点,这个挑战太大了。
“视频网站下一步会走向点击付费的模式,这样会更公平,影视作品将接受更广泛的市场检验并直面其他同行竞争。我们每个选题的对标,出来得都很不容易,都是集中大家的心血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作品。
“现在不做爆款、不做头部剧的影视公司基本就死掉,‘二八法则’很快就会出现在剧集创作行业。” 张永琛表示。
在这样残酷的竞争当中,张永琛的团队也遭遇过挫折与打击。曾经,他们好不容易策划了一个科幻剧,剧本正在打造过程中,结果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要开拍了,那么他们这个剧本尽管已经耗费了许多的人力、财力也只能到此为止!
这就是来自市场的无情。
张永琛说,市场竞争对于编剧本身的挑战很大。年轻编剧缺乏创作经验,但好在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信心和激情。四十岁以上的编剧原来已经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也有自己对于影视创作的认识,但是面对市场都需要调整和超越。真正在编剧行业能够认识了解市场、不断超越自我,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在派乐有的编剧在很关键的时候真的就扛不住了,在创作上他很痛苦,我也跟着很痛苦。因为我知道,他有时候在一个关键的台阶上一旦迈不过去就只能止步不前。我都是鼓励他,想尽办法帮助他,让他跨越过来。
“我自己以前也会经常遇到这个情况,因为创作本身必须是一个个台阶往上走,要是因为上不去而退下来,那很有可能永远超越不了这一步。但你一旦超越过去了,那你就会来到一个新的天地。”张永琛感慨道。
前瞻预测保证作品效应
派乐非常注重前期策划,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剧本初期开始找寻市场定位,这个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在派乐有一个策划团队,包括剧本医生团队,就是为剧本打造过程中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