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打卡真题 || 欧洲蔬菜之都(1337)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7-23 20: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甲地因气候干旱少雨而发展日光温室农业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群式发展阶段,提高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关于是否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存在不同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甲地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观点2: 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优势条件

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关键观点3: 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作用

集群式发展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快速将农产品运达市场,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观点4: 是否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

扩大生产规模的理由包括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能增加经济效益和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反对的理由是沿海平原土地有限,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增加资源供给压力,可能导致环境问题。


正文




(2017年全国卷③)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思考 时间

参考答案

【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解析:结合甲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从日光温室的特点及具备的气温条件和水资源的利用优势进行分析。由题意可知,日光温室是不需要人工增温的温室说明当地自然条件较优越,能够在甲地普及,说明甲地日光较强,冬季依靠日光温室即可保障农业生产,且根据气温和降水曲线图可知,甲地终年降水少,日光温室还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日光温室可以普及。

(2)参考答案: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解析:应从甲地和欧洲发达国家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20世纪70-80年代以前,西班牙经济相对落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格较低,且可利用农业技术(滴灌、日光温室)增加产量,实现反季节供应,而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高,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蔬菜产量小。

(3)参考答案: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解析: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可结合其特点,如“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于一体”,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对设备的维护、促进产品的销售等方面作答。

(4)参考答案: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解析:如果回答赞同,理由可以从该地适合发展温室农业的条件、温室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着手分析。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

图解

口诀:物美价廉上市早,需求旺盛跑的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