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人力资源与管理者学习平台,专业、专注。GHR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和组织转型,陪伴中国HR下一个十年的成长。GHR全平台超100万用户关注,目前已为超8000家企业提供过公开课、内训、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短线无名解盘  ·  AI、半导体、锂电池齐发力,市场风云突变,元 ... ·  23 小时前  
短线无名解盘  ·  AI、半导体、锂电池齐发力,市场风云突变,元 ... ·  23 小时前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昨天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8天在闲鱼上卖货,利用DeepSeek为 ...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8天在闲鱼上卖货,利用DeepSeek为 ... ·  昨天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  2 天前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  2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3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打听工资被开除!薪酬该成为秘密吗?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5-23 07:15

正文



直播预告



组织诊断3节方法课


1. 问卷法的使用场景

2. 六个盒子的问卷分析

3. 什么是问卷法信度和效度?

4. 问卷法使用原则

5. 常见的问卷编写7种格式


点击按钮,预约直播👇


来 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者 | 涂小优

最近刷到一位HR的分享:

在某大厂,有一则硬性规定:员工间相互打听工资属于一类过失,是要被开除的。

这个话题被丢到HR群里,瞬间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企业有用工自主权,通常会制定一些严厉的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无可厚非,而把“打听工资”直接列为“一类过失”,可以看出这家企业对员工讨论工资的反感程度,可谓到了极点。

对公司来说,自然是更希望员工能把精力聚焦到工作本身。

但也有HR说:“谈理想的永远只有老板,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挣钱。”

既然上班为了挣钱,关注工资也在情理之中,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工资,也好奇别人的工资,属于人之常情。

毕竟同样都是出来挣钱,谁都希望比别人挣得更多,更怕比别人少!

相信大家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同事,尽管公司明令禁止,也没办法阻止他们四处打听,最后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既然没有办法回避,索性摊开来聊聊这个话题。


赞同工资保密

HR小喵分享了自己单位的案例:

小喵就职某制造企业,公司内部员工相互打探工资现象频发,考虑到就算明令禁止也不一定能改善这种现象,公司也就没有多加干预。

渐渐地,公司离职员工越来越多。

小喵跟员工做离职面谈时,发现大都跟工资有关。

有些人看到比自己工资高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真是不公平!明明干的活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他的工资会比自己高呢?”

还有些人看到跟自己工资差不多,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我的工龄比他长、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他怎么能跟我拿同样的工资呢?”

小喵跟领导反馈过几次,因为根治不了员工互相打探工资的现象,也没办法阻止员工离职。

后来,有能力的人渐渐离开公司,留下些混日子的。

这就是目前很多企业最害怕发生的职场“死海效应”。

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总是高于实际水平,跟别人一对比,发现自己的薪资不如意,会挫伤工作积极性。

因此,小喵赞同工资保密。

工资保密,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热情的自我保护。


支持工资公开

HR小敏赞同小喵“公司制度明令禁止也无法规避员工私下讨论工资”这一观点,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小敏就职于一家销售型的公司,老板也知道人都有猎奇心理,尤其是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好奇心更是爆棚,这是人性使然。

因为人性的驱动,员工对公平的薪资待遇也更加期待。

既然制度无法对抗人性,索性就把薪资透明化。

小敏认为,薪资不该成为隐私,而是人才的价值符号。

人之于人才市场,都是明码标价的,员工能力和岗位不匹配时,价格才会成为秘密。

企业根据岗位定薪,再匹配合 适的人来胜任,这不该成为秘密,而是人才价值体现。

小敏的公司每个月公开员工业绩、绩效奖金。

上进的员工,看到同事远高于自己的收入水平,也努力向标杆看齐,争取更高的薪资。

不上进的员工,看到别人拿的钱比自己多,为了自己的面子,要么自我突破了,要么就主动离职了。

就这样,企业反而因为薪资公开实现了人才正循环。

薪资公开体现能者多得,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因此,小敏赞同工资公开。

综合上面2个案例,可以看出:

行业背景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不同,工资透明产生的结果大不相同。

归根结底,员工关注的“工资是否透明”背后,其实关注的是“工资是否公平。”


工资是否公平折射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问题

“工资是否公平”折射的多是企业薪酬管理体系问题。

王姐在一家人力咨询公司任职,她曾做过一个人力项目。

据甲方介绍,以前公司只有10多人,大家同吃同住,其乐融融。

近两年,公司业务多了,员工发展到100多人了,问题也跟着来了。

内部关于薪资不公平的声音越来越大,离职率越来越高。

因为核心人员频繁离职,公司损失了不少客户。

老板意识到,可能是公司管理机制出了问题,于是求助第三方公司。

进驻公司以后,王姐对员工做了一次系统访谈。

高层说:“从创业就跟着老板了,以前赚了钱,他心情好了,总是拿出一些跟大家分。”

“这两年行情不好,大家干的活更多了,但是老板也没提分钱的事。”

“大家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

中层说:“这两年,公司进进出出一些新人,很多工资都比我们这些老人要高。”

“活没干多少,关键时刻还得靠我们这群老员工。”

基层说:“公司的薪资体系太落后了,还停留在以前的同工同酬阶段,不同学历、能力工资差异不大。”

“在这样的公司也不指望什么发展了,很多同事开始‘精神离职’、‘骑驴找马’。”

一轮访谈下来,王姐意识到,这家公司反馈出来的问题,几乎都是薪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薪资体系问题。

因此,解决薪资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建立公平的、合理的的薪酬体系。


抛砖引玉
分享薪酬体系设计思路

王姐曾在海底捞任职多年,她对海底捞的认同度很高。

海底捞曾发生一件经典事件:

一次,一位顾客叫来了一车小混混,拿着铁棍,在海底捞门店闹事。

店长杨小丽急了:“公司花了这么多钱装修,可不能让人给砸了。”

她一声令下,所有员工都冲了出去,与小混混们对峙。

小混混们闹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很多人对这群死心塌地的员工赞许有嘉。

很多人疑惑: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对海底捞这么忠诚?

答案就是:海底捞给员工开了“不一样”的薪资。

这里的不一样,并不是单纯的给的更多,而是有着清晰的分配原则。

按照能力付薪、业绩付薪、责任付薪。

这三个付薪标准,让几乎每一个海底捞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尊重。

干起活来也就更加卖力了。

结合海底捞的工作经历,王姐分享了薪资体系设计思路:

1、员工等级划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