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魅力儀徵  ·  钙含量比牛奶还高!春天多吃这几种蔬菜 ·  昨天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昨天  
中国青年网  ·  “饭后百步走”走不对反而伤身?医生提醒! ·  2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橘子会冒烟?警惕肺部感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杂志社

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创新“六个一”社区治理模式,打造有烟火气的幸福社区

建筑杂志社  · 公众号  ·  · 2024-08-19 18:00

正文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强调“把社区建设好,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目标实现好”“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3 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建设一批完整社区。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各地完整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阶段性评估,总结梳理了一批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如北京市西城区小马厂西社区、河北省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巴彦淖尔北路社区、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明珠社区、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行署路社区等。这些地方关注“一老一幼”人群,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及时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据此,本刊特别设置专题栏目,总结其典型经验做法,供各地深入学习、交流借鉴。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区社区探索实施“六个一”工作法,打造全要素保障、全年龄服务、全场景赋能、全社区参与的“四全”治理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精准化、智慧化。2023 年,市南小区社区作为山东省 5 个社区之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并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山东省示范社区、青岛市文明社区等百余项荣誉。
用“一圈小马扎”,更好组织群众
社区改变以往会议室集中议事模式,组织党员群众利用傍晚等空闲时间,将议事厅搬到社区广场,围起“一圈小马扎”,让人民群众当“主角”, 搭建基层治理“大舞台”。 通过“马扎会议”,不定期宣讲党的路线理论方针、惠民政策等,引导居民沟通真实诉求,社区党员干部当场认领责任, 全力协调解决,真正实现“群众诉求在哪里,就服务到哪里”。 目前,已开展“马扎会议”47 次,累计收集有效建议 451 条,解决问题 65 个。 特别 是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马扎会议”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破解了电梯加装、违建拆除等工作中遇到的众多难题,让老小区焕发新容颜。

市南小区社区新增游乐场地

用“一本笔记本”,更好了解群众
为更好掌握社区情况,市南小区社区始终秉持“网格无小事”工作理念,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下设 3 个基层党支部。按照“全覆盖、无死角” 的原则,每 300 ~ 500 户划分 1 个网格,共 6 个网格,配备网格党组织书记 2 名、网格长 6 名、红色楼长 88 名。 多年来,社区网格员走访巡查时, 总会携带一本笔记本,及时记录群众诉求和排查到的隐患问题,便于随时翻阅办理。 网格员走访时,也会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做好记录、归纳整理,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问题,以“民智”惠“民生”。 同时,将“一本笔记本”连入“胶心办”等线上平台,实现“现场记”与“网上办”联动衔接, 协同发挥基层治理服务大作用。 “一本笔记本”记录的是社情民意,反映的是群众冷暖,绘就的是基层治理“同心圆”。
用“一个暖心包”,更好服务群众
积极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配备“便民暖心包”,里面装有螺丝刀、折叠凳、应急药品等日常物品,以便及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比如,螺丝刀可随时帮助群众进行“小修小补”,小凳子可随地帮助行动不便老人驻足歇脚,应急药品能在紧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社区在推出“行走的暖心包”的基础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红十字”紧急救护站等服务设施,打造助老大食堂、儿童托育机构等,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干群关系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市南小区社区儿童照护中心

用“一群合伙人”,更好凝聚群众
面对群众多样化、品质化服务需求,社区党组织发布“红色合伙人”招募令,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商户等开展契约化联建共建,建立“红色合伙人”资源库,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合伙”模式。“红色合伙人”配合社区开展党建工作共创、思想宣传共做、便民服务共办、辖区治安共防、宜居环境共抓“五共”活动,举办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 28 场,让社区服务更加精准精细,也更有温度。“红色合伙人”积极参加社区联席会,参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21 个,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新格局贡献了积极力量。
用“一个能人团”,更好引导群众
积极践行“协商 + 共治”理念,通过“居民自荐 + 邻里推荐 + 组织选荐”的方式,选拔出 14名热心社区、办事公道的行业能手组建“能人团”,整合资源参与社区服务。例如,退役军人张连炜老人带领“老兵工作室”“连炜志愿服务队”,常年坚持为居民提供义务维修服务,把爱心献给社区。胶州高氏剪纸传承人王延梅在社区建立“延梅工作室”,从事剪纸保护研究传承等,被评为“五一巾帼标兵上合工匠”。在“能人团”的引领下,社区创建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队伍 23 支,建立社区积分超市等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让居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有德”亦“有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氛围在社区蔚然成风。

市南小区社区沥青道路翻新改造

用“一支小基金”,更好帮扶群众
社区基金作为社会慈善资源的“蓄水池”,能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024 年 3 月,社区成立胶州市首支社区慈善基金,通过社会捐赠、居民自筹、举办公益集市等形式,将街区内的驻街单位、社会组织、爱心居民等慈善资源整合起来,多方合力、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发现社区问题、链接慈善资源、回应社区需求、推动社区发展”中实现良性循环。目前,社区基金池共筹款约5.1 万元,用于助老助学、助残助困、公益活动,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等民生实事,以社区基金撬动自管共治能力提升,提高基层治理“韧度”,助力建设“和美社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