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考研人
如有版权问题删文/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Sirshikai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最初看到时,嗤之以鼻,但当一切都真正结束时,回顾这段路,还真忍不住给自己点赞。付出了不一定有结果,但坚持下来一定会有一个结局,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真的是“命”和“运”。但坚持到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时,你都已经成为了一名胜利者,因为你战胜了自己。坚持走过了酷暑,走过了寒冬,谨以此文,铭记这段为了梦想坚持的日子。
考研准备期间就想着考试结束以后,就要写点东西,经验谈不上,只算是建议吧,希望能让你们少走些弯路。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进入正题。
关于我自己:
我本科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
,报考的院校具体名字就不说了,是我们省内的一所师范类二本,难度什么的不太大,但是因为前期一直准备的是一所省外的211,所以复习力度还是比较强的。下面说下我考研的心路历程,我是大概三月份决定考研,当时也像你们一样什么都不清楚,不知道国家线,不清楚怎么准备,甚至都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总之完全茫然。
当时只是把考研当成一条找不到工作的退路,所以只想着考一个最好考的专业,所以经过咨询学姐后,前期一直准备着考思想政治教育,但看书并没有看的太深入,因为这个专业确实很枯燥,非常多晦涩难懂的长篇大论,跟本科专业也完全没联系,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就业也会很困难。
直到暑假
七月份
的时候偶然在论坛看到一个学科教学的帖子,突然之间,幡然醒悟,开始搜集各种资料,下决心要考学科教学语文,这个专业对我来说,算是半跨专业,因为有一门专业课教育学333是本科完全没有学过的,另外一门倒是本科大二就学习过的内容,算是喜忧参半,需要准备的东西依然有很多。所以,确定的第二天就上网买了专业课的各种参考书。因此,准确的来说,我是从八月份才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
关于准备:
针对我的前车之鉴,真诚的建议打算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多上网,多加些考研群,多咨询各位前辈,保证自己能清楚和了解考研,了解自己心仪学校和感兴趣专业的历年分数线,参考书目和考试试题等。尤其是那些跨专业的同学,最迟三月份就得确定好你要跨考的专业了,因为你本身跨专业就要先看教材,如果准备的晚,别人都开始背了,你还刚开始看书,那差距可想而知。
关于报考院校,怎么说,还是建议大家前期的目标定得的高一些吧,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你的复习效率和勤奋度。推荐背单词的APP【扇贝单词】,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具体名字我就不一一说了,因为实在太多,大家自己搜就可以。考研期间大家一定要发挥自己FBI的潜质,学会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媒介,到后期复习很紧张的时候也要保证每天半小时的上网时间,要不然错过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这些重要的事情,可就得不偿失了。
关于学硕和专硕:
相信你们现在有很多人在纠结这个问题,下面我就发表一下我的见解,学硕,全称是学术性硕士,大部分读三年,大部分考英语一,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专业知识较强,并且致力于学术研究甚至打算读博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专硕,全称专业性硕士,大部分读两年,大部分考英语二,(我知道的好像只有法硕考英语一,其他可能还有我不清楚的,你们再详细确认哈)。
专硕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简单的说就是你专业知识一般,想混个研究生学历,并且打算早一年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专硕。鉴于考试难度和读书时间等多方面的考虑,目前的形势是,在总体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专硕的报名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并且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选择专硕的同学们,得好好考虑好好好准备了。
关于专业课 333教育综合:
这门课我是上淘宝买的资料,有大纲解析,题库,真题和一个掌中宝,内容比较全面完整,所以我就没有买教材。这门课150分,包括四部分:教育学原理60分,教育心理学30分,外国教育史30分,中国教育史30分,难度差不多也是依次递减的,所以我建议的复习顺序也是原理,心理学然后外教史,中教史。
跨专业的同学,在暑假七月份之前一定尽量把这四本书过一遍,如果打算整理笔记也尽量在7月份之前整理完,我当时是暑假整理的笔记到后来差不多十月中旬才开始背诵,当时时间已经相当紧张了,到后来的心理学干脆只挑了些重点,所以大家整理笔记一定要趁早。关于笔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就喜欢看解析,觉得比较全面,那你就照着解析背,有的同学比较喜欢按自己的方式整理出重点和非重点,并且时间比较充裕,那你就整理。
我的建议是,如果七月份之前连教材解析都没有看过一遍的话,那就不要整理笔记浪费时间了。这门专业课,只要你是确定考教育硕士,那么无论你考哪个学校,都是必考同时也是最拉分的,所以前期可以好好准备333教育综合。
文科嘛,复习没啥巧处,就是背,不停的背,重复着背,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诵,会有比较好的记忆效果的,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你考研结束,期间你可能会有很多次想要放弃的冲动,因为内容确实相当多,但一定要告诉自己坚持,因为我十月份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害怕自己背不完,甚至看到那些字就生理性厌恶,但经过跟同学交流和调整,之后又回归背诵的不归路了。
大家一定要坚持,多和朋友同学沟通,多自我疏导,也不要崩的太紧,适当放松,如果你是七月份开始背诵,那你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记住坚持就是胜利。当你在考场看到试卷上百分之八十的考题都是自己背诵过的时候,那种满足感真的是爆棚。
今年我报考的考试院校的333出的还算是比较中规中矩,我只有两个名词解释和一个简答不太会,其他倒是都背过了,难度倒是适中。但我看其他华中师范和东北师范这些的211高校,今年出的题很偏,简单来说就是历年考过的重点它没有出,而是出了还多非重点的知识,比如,今年华中师范就出了一个梁启超,这个可以坦白讲我连复习都没有复习过,所以打算报考211、985院校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准备,全面复习,非重点,重点的都要背过,这样才不会到考场看到考卷以后很慌乱。
关于另外一门专业课:
这门专业课每个学校考查的内容和难度都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考现代汉语,有的学校要考现代汉语和文学史,你要先去你报考学校的网站下载最近一年的招生参考目录,再确定你具体考试的内容和参考书目。关于这门课的复习我就不复述了。这门课的复习可以放到你确定你要考的学校之后,看看历年真题估摸下难度,再调整自己对这门课的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