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还能回部队,我肯定第一个往回跑!”
这话是已经退役三年的老宋说的。
还记得当年老宋退役的时候,可谓是意气风发,没想到才过了这么久,就已经后悔了。
老宋当年坚持要退役的原因有二:
一是受不了天天加班。
那时老宋说自己年纪大了,承受不了天天加班到凌晨才能睡,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的工作生活。
每天早上吃完饭到办公室一坐就是到半夜,周六、周日正常休息的时间,也都拿来加班了。每年20天的假期,有一半时间也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如此没白没黑的干活,除了颈椎突出、腰椎突出,别的都不突出。因此,不顾战友和领导们的劝阻,执意要退役。
在老宋看来,回到地方就算是加班,肯定也没有部队这么厉害。
不说别的,最起码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能够保证。
自己能够趁着这两天,出去锻炼一下身体。
任何时候,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二是已无晋升空间。
老宋说,但凡当年有一点儿晋升空间,自己肯定也不会选择退役,就算是累到哪哪都突出,肯定也是要争取一把。
但是那
时
单位刚调整完,降级缩编,自己上升空间一下子给压缩没了。
就算在单位
通宵达旦地加班,也没啥前途,还不如趁着年纪还没有那么大回地方去。
一来早点适应地方生活,万一有机会,自己还有进一步的可能。
二来爱人已经随军未就业多年,老宋担心等自己过了40岁再退役,爱人跟着自己回到地方找不到工作。
老宋跟所有想走的战友的想法是一样的,既然早晚都要走,早走肯定比晚走要好。
老宋要退役的时候,不少战友也劝过他,说他走了说不定会后悔。
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地方体制内的很多单位也需要加班,并没有老宋想的那么轻松。很多已经转业到地方的战友都说,地方上的人心眼多,一个不注意就容易掉“坑里”。
二是老宋转业是回老家十八线的小城市,体制内工资根本比不上刚涨薪完的部队,就算是回去两口子挣钱,可能赶不上现役的时候老宋自己的工资高。
三是地方上晋升比部队更激烈,在部队都难晋升,回到地方也很难找到能晋升的机会。
事实也确实如大家所料,甚至比大家想象的更艰难。
因为老宋前脚刚交接完工作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去了,后脚就疫情就来了。
安置后,还处于疫情期间,各地抗疫任务都非常重。老宋单位日常也要参与抗疫工作,别说周六周日了,几年都没有休息过。
而且,疫情发生之后,老宋爱人的工作也不好找……
毕竟那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都在失业、就业的路上,一个已经随军未就业十年多,年龄超过35岁的军嫂,根本没有优势。
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体制内还降薪了。
老宋本以为熬过疫情就好了,没想到,疫情是结束了,地方财政困难,去年的时候单位连着好几个月都没有按时发工资,公积金也欠着。
一边是收入降低,爱人迟迟没有找到工作,一边是部队里的战友,虽然没有晋升,但工资提升了,待遇提高了,老宋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老宋总在想,要是自己没有退役,现在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自己这几年的收入不仅不会降低,还会有所提升。
老宋算过,要是没退役,现在每个月加上公积金,到手能有1.7w+。
比起自己在地方上拿的工资,多了1.2w,这是啥概念?自己不吃不喝也得两个多月才能攒这么多钱。
爱人虽然在驻地无法出去工作,但是每个月能有随军未就业补助,部队的加上地方的,每个月能有2000元。
现在不仅这2000元没有,每个月还得交10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钱,里外里,自己就少了3000元。
最重要的是,一家三口都能享受部队的免费医疗。
去年春天和冬天,老宋一家三口一直在生病,孩子住了两次院。
年底的时候两口子算了算,光花在医院的钱就一万多。
没退役的话,这笔钱就省下了。
而且,老宋的父母2022年下半年就满了60周岁,每个月还能增加600元的随军未就业补助。
只是这样随便想一想,老宋就无比后悔走早了。
老宋说:
“没退役之前,总是听一些战友说,只要是转业的,就没有后悔的。
自己认识的一些已经退役的战友,也都是说转业挺好的,不后悔转业。
等自己离开了部队才知道,大家只是不后悔选择转业作为安置方式,而不是不后悔从部队退役这件事。
自己认识的好几个战友,现在都说后悔退役早了。
当然了,条件好的战友,就是那种不管退役不退役,对家庭生活没有影响的,他们自然是不后悔的。
因为经济条件好,不用为了钱不够花而烦恼,在地方拥有更多的自由,自然是不可能后悔的。
也只有自己这种,家底子不厚,生活负担重、压力大的才会后悔走早了,应该在部队多干几年,多拿几年高工资,多享受几年好待遇。
只可惜,没有后悔药。
要是还能回部队服役,我肯定第一个往回跑!
老宋的感慨,是发自肺腑的。
但也正如他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所以即便是后悔退役早了,也无计可施。
老宋说地方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混,赚的少,花的多是常态。
奉劝家里经济条件跟不上的战友,能长期服役就不要早走。
因为,退役没有回头路,尤其是军官,没有二次入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