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叮咚!新学期突袭,什么来了?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为什么孩子厌恶学习?根源其实在家长身上……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5-27 12:00

正文





有一位妈妈,曾在小红书上晒出,自己定制的育儿成长计划:


3岁自己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6岁上区里最好的小学,7岁钢琴过8级,8岁看完西游记和论语原著,绘画要拿全国奖.....

在父母的周密安排下,孩子似乎在精英的道路上,一路开挂。 但孩子的童年时光,被各种兴趣班和课外补习班填充,压得孩子喘不过来气。

孩子们太忙了。忙着补习、预习,忙着完成一摞又一摞的练习册,忙到每一分钟都被精准规划,连上个厕所都要争分夺秒。
想起前段时间,被各大官媒痛批的“课间圈养”问题, 69.8%的初高中生没有课间休息,就连小学课间十分钟,“消失”比例居然高达77.2%。
也多家长也曾多次抱怨,自己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课间上厕所要列队去、不能到操场玩、要用休息时间做卷子……
爱因斯坦曾说:“只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成不了一个完整的人。”
当孩子的生活里看不见青山绿水,只有背不完的英语单词、做不完的勾股定理时,常年紧绷精神、压抑情绪,又如何热爱学习。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玩耍试验”:将老鼠分为两组,第一组自由活动,第二组限制玩耍,并将带有猫气味的项圈放入老鼠活动区域。
被剥夺玩耍权利的老鼠,因长时间禁锢、对天敌气味恐惧,不敢动弹,最后全部死掉。
实验结果证明, 当自由时间被剥夺,大脑功能发育会严重受损,负面情绪也随之滋生。
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带来的不是排名提升、成绩高涨,而是消沉、抑郁。
从小时间被占满的孩子没有自由、更别提思考人生的机会。




不少父母把目光聚焦在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上,孩子的成绩,仿佛成了父母脸上的晴雨表。

孩子考得好时,父母笑容灿烂;一旦孩子考试失利,父母脸上则阴云密布。

父母的焦虑状态,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川攀枝花的一个小男孩,哭诉着打110“求助”:妈妈督促我每天写作业,必须每天无时无刻的写。她如果回来看见我玩了一下,就打我。哪怕我已经写完了妈妈布置的作业,她也逼着我看书。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小男孩深深的崩溃和无助。

当孩子将“学习”和“痛苦的体验”建立联系后,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
一位教育专家一阵见血地指出: “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被逼着学习的感觉。” 加上父母经常责骂,容易让孩子产生紧张、抵触、害怕的心理,孩子的心思全部消耗这些负面情绪上,哪还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呢?

除此之外,父母的高期待,也会把孩子压垮。


网上曾看过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一名14岁的小女孩,成绩优异,是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可两个月前,老师向家长反映:女孩近来学习成绩一直下滑,上课喜欢发呆,也不和别的同学交流。女孩父母以为孩子只是叛逆期,没有多加关注。

直到女孩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一去学校就会呕吐不止。父母这才立马重视,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医生建议父母去挂精神科,最后诊断为“抑郁症”。

医生了解后才知道: 原来女孩父母对她期望太大,让女孩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开始排斥学习。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过度期待,就是施虐”。

深以为然!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孩子身上,最终把孩子压垮。

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说: “有效率的学习,无法在不信任、恐惧、不关心和胁迫的氛围中产生。”

在父母的高期待下,孩子精神高度紧绷,怕父母对自己失望,在恐惧情绪的支配下,孩子会在失控的边缘徘徊。




这个时代的孩子,背负太沉的担子了。
课业范围增多、考试难度加大,更要命的是还要面对五五分流的中考压力。
作为父母,在顺应时代的同时,也要 为孩子赋能,懂得做孩子爬坡路上的推手。

具体怎么做,不妨看看以下3点。

戴上规划帽,成为孩子的学习助力
父母为了孩子更快提升成绩,选择强迫孩子增加学习时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耗费再多时间都是无效学习。与其挤压孩子时间,不如帮孩子提高时间质量。
合理规划时间:善用 番茄学习法 ,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25分钟后,适当休息5分钟回血。
提高时间质量: 学习存在周期性,父母可以利用艾宾洛斯记忆法,帮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周期,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做到有效规划时间、优化学习效率,才能从容的面对学习压力,做“拿捏”时间的主人。
戴上平和帽,与孩子沟通按下情绪暂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调查: 情绪稳定的家庭,孩子学习能力更突出。反之,孩子将无心学习。
父母过多释放负面情绪,孩子不得不分出精力来消化、对抗父母,不能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中。孩子磨蹭、拖延,作业写到半夜都没完成,父母难免会因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气、愤怒。

首先,要觉察自身情绪,试着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因为你的低效率感到很生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